缩量回调后,11月最后一个交易周A股将作何表现?
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现阶段的调整是由于市场情绪不稳定,在外部扰动下放大了波动。随着再次凝聚共识,结合盈利预期、资金面与风险偏好,以及当前市场位置,看好接下来的跨年行情。
中信证券表示,目前正处于政策空窗期,政策预期出现紊乱,但是国内政策的方向和目标明确,12月料将再次凝聚共识,市场正站在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上。
“短期结合盈利预期、资金面与风险偏好,在加之市场位置,看好接下去的跨年行情,这个行情已渐行渐近,接下来提供的布局良机需要牢牢把握住。”中信建投证券称。
国泰君安证券同样预计,股市有望出现跨年反弹。从中线来看,仍维持N字型走势判断,股市系统性行情的出现仍需要看到进一步扩信用的举措。
“虽然目前市场处于短期调整期,但仍处于大级别上行行情的演化过程中,后续随着经济政策的逐步发力并显现成效,有望迎来重要拐点。”招商证券分析称。
配置方面,多家券商认为回调带来进一步布局机会。国投证券便指出:“眼前市场跌一跌,倒也再次跌出了空间。”
银河证券进一步指出,当前阶段是一个调仓换股很好的时间窗口,在市场震荡过程中,可逢低买入未来内需复苏过程中可能有较好预期的行业和企业,以及有较强分红回报能力的公司。
“短期资金继续在弹性标的中博弈,市场轮动快的特点大概率会持续,建议务必根据个人交易能力决定是否参与短线博弈。若无法适应快速轮动,可适当降低仓位到半仓,但无需悲观。”银河证券强调。
中信证券:定价主力正在切换
当前,市场的定价主力正处于从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切换的阶段,机构关注的房价和社融信号仍需观察,投资者的心态比较脆弱,在外部扰动下放大了波动。目前正处于政策空窗期,政策预期出现紊乱,但是国内政策的方向和目标明确,12月料将再次凝聚共识;市场正站在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上,等待房价和社融的发令枪。
首先,内部方面,新一轮化债政策组合如期落地后,市场进入政策空窗期,前期政策起效下四季度国内经济有望稳步改善,但房价和社融发令枪信号仍需等待,且外部扰动下市场对明年预期比较紊乱。
其次,外部方面,以关税推动产业链回流是美国未来贸易政策的核心,预计国内政策能够从容应对,而国内微观主体也已有所准备。
最后,市场方面,定价主力正处于从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切换的阶段,投资者的心态比较脆弱,美国二次通胀预期和人民币汇率变化放大了市场波动,预计12月政治局和经济工作会议将重新凝聚共识。
配置上,短期可以继续用部分低估值顺周期品种过渡,待信号明确后积极增配绩优成长和内需消费。
中信建投证券:跨年行情渐行渐近
展望后市,比市场一致预期乐观。在面临外部巨大压力与挑战和内部信心不足环境下,更加会保持明年经济增速的高要求,且可能表现出对实现通胀目标的强烈诉求。
因此,短期结合盈利预期、资金面与风险偏好,在加之市场位置,看好接下去的跨年行情,这个行情已渐行渐近,接下来提供的布局良机需要牢牢把握住。
当然,“特朗普2.0”带来外部不确定性,因此结构上确实要更多关注盈利不依赖美国市场,估值不依赖美资的公司。综合看,“关税2.0”不改A股中期牛市趋势。
配置方面,由于本轮信心重估牛逻辑覆盖较为全面,A500将是核心指数,可主动构建A500增强策略, 超配资产重估与化债方向(金融地产、地方开支相关类),新质生产力方向,受益财政的“两重”“两新”方向,服务消费,供给侧改革深化方向等。
银河证券:震荡蓄势
上周市场情绪再度走弱,两市成交量并未回暖,同时上周五在各种传闻影响下,市场跌幅较大。盘面上看,前期市场二次上涨期间表现较好的方向是上周五杀跌的“重灾区”,因此,调整的核心原因仍是市场情绪不稳定,其他事件扰动只是“导火索”。
基于此,展望后市,市场在获得新外力(政策)推动情绪回暖之前,大概率维持3250到3400区间震荡走势。中期维度继续看好,但情绪不稳导致短期指数和板块大概率是无序波动的状态,建议根据投资风格决定仓位配置。
操作层面,当前阶段是一个调仓换股很好的时间窗口,在市场震荡过程中,逢低买入未来内需复苏过程中可能有较好预期的行业和企业,以及有较强分红回报能力的公司,具体拐点出现的时间目前难以确定。
短期,资金继续在弹性标的中博弈,市场轮动快的特点大概率会持续,建议务必根据个人交易能力决定是否参与短线博弈。若无法适应快速轮动,可适当降低仓位到半仓,但无需悲观。考虑到市场定价权依然在活跃资金方向,则机构的“心头肉”在进行短期交易的过程中,还需适当兼顾情绪。
国泰君安证券:有望出现跨年反弹
展望后市,在12月至特朗普政府上台前,预计股市有望出现跨年反弹,但股指总体而言仍是震荡行情。从中线来看,仍维持N字型走势判断,股市系统性行情的出现仍需要看到进一步扩信用的举措。
首先,决策层对于扭转经济形势与支持资本市场的态度转变,是股市出现行情和底部抬高的坚实基础,我们预计有机会的震荡行情还会持续。
其次,当前股市正在快速计入中国潜在政策的空间与特朗普关税压力的复杂性,出现了港股和A股的调整,但这对股市而言并非坏事,并为跨年反弹奠定了基础。
再次,内需不振与外部压力亦为2025年增量经济政策打开空间,潜在政策包括更高的赤字率、更多的向地方转移支付、更积极的促消费举措以及更大的汇率弹性。
配置方面,面向2025年的投资主线,红利仍有阶段性表现,但未必是主角,潜在的机会在产能淘汰的大盘成长和困境反转的地产链。
申万宏源:可回归震荡市思维
目前,市场已从只反映国内政策单边影响,转向考虑特朗普交易和国内政策对冲的相对力量。上周总体市场热度继续回落,余温向小盘成长风格聚焦。赚钱效应的扩散有边界,交易性资金更要顺势而为。小盘成长本身可能反复有机会,但带动市场的效果本就不能持续。
展望后市,调整后可以回归震荡市思维。后续还会有乐观预期容易发酵的窗口,可以积极做结构。调整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的时间窗口,大概率会成为A股市场反弹的契机。这波反弹,顺周期资产借政策预期修复是基本盘,高弹性的方向可能仍是小盘成长主题。
接下来,虽然期待财政的行业多,但目前能提前反映财政刺激有效的行业并不多。从投入产出关系看各行业财政拉动和贸易摩擦冲击的相对弹性:生活性消费更多反映总量经济方向,是国内外政策对冲后的结果。核心消费是当前A股最重要的顺周期资产,股市反映财政刺激效果,需等待国内外政策相对力量验证。
中期结构推荐方向不变,包括新能源(供给压力缓和进程快)、科创(2025年创投市场拐点,一二级联动机会增加)、港股互联网(基本面拐点已确立的核心资产)。
华泰证券:震荡市底色未变
11月中旬以来,A股缩量调整,投资者关注调整的动因、后续行情的空间及关注点。缩量调整后,短期A股仍处于政策难以证伪,业绩验证压力小,成交量中枢较9.24前上移的阶段,震荡市底色未变。
维持轻指数、重结构,哑铃型做结构的配置思路:一是低估值、低筹码且直接受益于增量政策的银行、建筑;二是小盘成长中,需求在具备自主可控逻辑的军工、计算机。
中期视角,继续关注两个配置线索:一是内需相对外需改善,主要对应内需消费品;二是产能周期的供需拐点,主要对应先进制造。
招商证券:仍处大级别上行行情演化中
市场在前期出现了明显上涨后,近期开始出现震荡调整,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前期股票涨幅较大后,赚钱效应逐渐消退,投资者在年底倾向于将盈利落袋为安;前期市场上涨主要由政策频发驱动,而目前进入业绩真空期,缺乏新的政策催化剂;今年业绩不甚理想,年底业绩披露期有业绩压力,中小风格尤其承压;地缘政治格局反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美元指数与美债收益率走强,导致外资存在流出压力。
虽然目前市场处于短期调整期,但仍处于大级别上行行情的演化过程中,后续随着经济政策的逐步发力并显现成效,有望迎来重要拐点,下一阶段可以在年末或明年年初利用政策预热期以及业绩披露期效应建仓,建议关注与稳增长相关的地产及地产链以及空间大叠加政策支持,有技术进步催化的“智安医”方向。
国投证券:“跨年”行情有望爆发
事实上,在政策平稳且没有突发外围风险的情况下,A股岁末年初爆发“跨年”行情(岁末+年初+岁末年初三种情况)可能性较大。(近十年仅2016年和2023年缺席。)
眼下市场跌一跌,倒也再次跌出了空间,当然本质上还是基于震荡市思维。自十一之后,反复强调当前行情类比2019年初是相对恰当的,历史复盘看,震荡区间在于底部上涨15%-30%。
围绕内需消费+地产的内需刺激定价需要留待国内后续增量政策做进一步确认,高股息底仓配置作用并未消失,大盘领域中市值管理将成为定价阶段性重要抓手。
目前并未修正自10月中旬以来“震荡思维看科技(科创)”的中期预判,坚定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科技成长领域主线迹象开始明显,后续更高的期待是半导体能在国产替代+二季度景气拐点+AI产业链海外映射三个推动力下形成产业基本面主线:半导体成为下一个“汽车”。
中银证券:震荡上行逻辑仍在
短期波动不改中期震荡上行趋势。市场进入阶段性数据空窗期,流动性宽松、基本面预期相对乐观而基本面数据修复尚未得到实质性验证,使得短期绩差股行情更为活跃,正式落地实施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引发市场短期对于破净策略关注度提升,上周前半周破净策略显著跑赢其他宽基指数。
展望后市,市场震荡上行逻辑不改。临近岁末,市场对于经济工作会议的关注度有所提升,未来两周市场或进入对于2025年宏观政策的预期演绎阶段,风险偏好不弱而流动性环境宽松,市场震荡上行趋势有望延续。
光大证券:中长期向上趋势未改
尽管市场短期有所波动,但中长期向上的趋势还没有发生改变。预期改善驱动的市场其行情起伏明显,历史来看,市场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趋势。
当前,市场预期主要受政策、增量资金、外部风险等因素的影响,若未来政策加力出台、增量资金超预期流入以及市场对中美关系走向的担忧缓解,或将推动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A股市场有望重拾升势,关注重要的会议时点或事件。
配置方面,中长期建议关注盈利修复及高风险偏好品种。盈利修复主线重点关注内需偏消费方向,如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社会服务等;高风险偏好品种主线关注高贝塔行业补涨(医药、食饮、基础化工、有色等)、高盈利预期行业(TMT、军工等)及主题投资(政策支持类主题,如并购重组、市值管理;科技类主题,如AI产业链、自主可控)三大方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