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任务的转变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风起云涌,中国光伏产业在万众瞩目中实现了超高速发展,同时也迎面遭遇了一系列挑战。
自2013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首次发布以来,经历了三次修订,见证了中国光伏产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制造端所呈现出的成长状态、发展瓶颈及阶段性重点任务。
在上一次,2021年的修订版本之后,历经3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文件,于今年7月被下发,直指制造端高质量发展。短短4个月之后的11月20日,《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24年本)》正式面世。
7月,能环宝就新版《征求意见稿》做了相关解读,从产能优化、技术提升和知识产权三个维度,总结出当前我国光伏制造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三个关键破局点。(具体内容,可点击查阅《工信部重磅发文,光伏行业或将迎来大变革》)
此次,正式发布的《规范条件》,相较4个月前的《征求意见稿》,在细节上又有了几处细微调整。我们可以从中探测到更多信号。
-❶-
拒绝打着环保旗号
行非环保之事
《规范条件》中在第一部分特别增加了“符合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规划环评要求”的表述。说明光伏制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首先要符合生态环评标准,比如用能、用电、用水,废料排放等环节,都需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开展,拒绝滥用资源,打着环保旗号,做非环保之事。
-➋-
从电耗倒逼质量提升
增设低效产能路障
在光伏制造项目电耗板块,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项目还原电耗,由《征求意见稿》中的小于44千瓦时/千克,缩减为小于40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也从小于57千瓦时/千克,减少到小于53千瓦时/千克。
(上:征求意见稿,下:正式规范文件)
要知道,多晶硅生产中的耗电量,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指标。而耗电量,又与原料硅粉的质量、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息息相关。通常高质量、高纯度的硅粉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反应,减少能耗,同时,先进工艺及设备也可以极大程度提高能效,减少耗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规范文件》对耗电的分厘之差,都将直接影响到生产端各方面的质量考核。
再配上“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的内容表述(与2021年相比,资本金比例上升10%),以及一系列光伏转换效率的要求提高,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和改造实力的三重门槛,将劝退大部分低质量产能。这对整顿行业目前的产能过剩、无序竞争,有望起到显著效果。
-➌-
行业可持续建立在
生态可持续之上
《规范文件》的项目生产水耗部分特别增加了再生水的使用要求,并且在环境保护的大章节中,许多细节也做了调整。
其中,“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的要求,在《征求意见稿》中是专门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而设立的。然而《规范文件》执行了统一设定。
在废物处理及排放方面,《规范文件》也提出了更多细则,包括采用库房、包装工具贮存时的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
这些细节的调整再一次印证了第一点,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光伏制造业健康质量的考核标准,必定是与整个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分不开的。这也是光伏作为清洁能源最实质的价值体现。回归光伏的环保属性,才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➍-
严格监管
重振市场信心
在《规范文件》中,还增加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表述:“对于不再符合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将及时撤销公告资格”。
这条信息,是监管机构向行业传达的一个明确信号,即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将被淘汰,无缘参与市场竞争。
这种动态管理,对不规范企业,是一种精准打击和强硬拒绝手段,意味着劣质和不合规的产品将无法在市面流通,保护了光伏应用市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这条规定也将整改近两年出现的不良市场风气,可以重建市场信誉和投资者信心,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成长。
2025年,将是“十四五”规划的圆满收官之年。这五年间,中国光伏产业的成长喜悦和成长阵痛,都在两份间隔三年的《规范文件》中得到了深刻而全面的体现。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光伏行业持续深耕的核心方向,它不仅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内在动力,更是我们迈向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不可或缺的基石。
在此,期待中国光伏能够继续引领全球能源变革的浪潮,不断突破效率与成本的边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引擎,持续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篇章。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公众号【能环宝资讯】,所发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
图源网络,侵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