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宴请了即将前往朝鲜作战的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毛主席知道彭老总喜欢简单,所以只准备了一些湖南菜,全桌也就毛主席和彭老总以及毛岸英三个人。
一开始主席说了些关于朝鲜战争的一些大事,并对彭老总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勇于承担责任表示感谢,彭老总听着也是越来越奇怪,他和主席这么多年了,主席很少会说这些感谢的话,还有当天主席把毛岸英也叫了过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彭德怀元帅
可主席就是迟迟不说,似乎在犹豫什么,彭老总也是个急脾气,便对主席说:“主席,你说的我都记住了,要没有别的事儿我先走了,明天还得到部队去呢。”
毛主席闻之看了看毛岸英,毛岸英立马站了起来对彭老总说道:“彭叔叔,我想当兵。”
彭德怀回答道:“好啊,你爸是军委主席,你和他讲嘛。”
毛主席知道彭老总识破了他的意图,只得点破道:“岸英要当的是志愿军,你是志愿军司令,县官不如现管嘛。”
彭老总闻之连忙起身回答:“主席,那可不行,我这个志愿军司令是你封的,我怎么能到你家来招兵买马。再说了,岸英在后方搞建设,替我们志愿军搞好后勤也挺好的嘛。”
图|毛主席和彭老总合照
毛岸英听了以后再次真诚地说道:“彭叔叔,您就收下我吧,我在苏联打过德国鬼子,参加过苏联大反攻,我不会让您丢脸的。”
彭德怀依旧不同意:“对啊,岸英,你都打过仗了,还去干嘛?我不能收你,你刚结婚才一年呢,我这么把你带走,你媳妇也不会同意的。”
毛岸英看到这么坚决的彭德怀只好求助于毛主席。
毛主席叹了口气对彭老总说道:“现在大家都犯了恐美症,这个时候我毛泽东的儿子不往前面站,你让谁的儿子往前面站呢。在出兵朝鲜这件事情上,我是积极分子,你是热血将军,你就再支持我一次,收下岸英吧。”
彭老总见主席这么坚定,也只得答应了。
图|毛岸英军装照
就这样,在30万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里面,除了有工人的儿子、农民的儿子、商人的儿子外,还有国家主席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他的职位是参谋,负责帮彭老总进行一些文件的整理和翻译工作。
正如彭老总所说,此时的毛岸英才刚结婚一年。
在出征前的那天晚上,毛岸英来到了医院看望此时正因为阑尾炎而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刘思齐,刘思齐的脸因为病情的缘故显得很憔悴,但是看到丈夫来看她,她立马就来了精神,只是她感觉今天的毛岸英和平常相比有点不对劲。
图|毛岸英夫妇合照
她询问发生什么事了,由于出兵朝鲜的决定是军事绝密,所以毛岸英没法对刘思齐说,只是很平静地说了句:“我明天将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出差’。那里通信不方便,如果你没有接到我的信,千万不要着急,一定会有消息的。”
他这么一说,刘思齐更加着急了,她不断地询问毛岸英要去哪,可毛岸英只是告诉她要去很远的地方,并对刘思齐提了三点要求:“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完成学业,先不着急工作;每星期都要去中南海看望爸爸;替他照顾好弟弟毛岸青。”
刘思齐有点不开心,才结婚不久便要出远门,还不说去哪,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临走时,毛岸英让刘思齐送送他,于是刘思齐把毛岸英送到了门口,可是因为赌气,一路没怎么说话。毛岸英察觉到了,只是他也没什么办法,如果说了就泄密了,所以两个人就这么相顾无言地走到了门口。
图|毛主席、毛岸英、刘思齐、李讷合照
终于要到分别的时候了,毛岸英看着还在赌气的妻子说道:“我走了”。
刘思齐没有说话,似乎还在生气,于是毛岸英往前走了几步,然后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又转过身来抱住了她,得到丈夫的拥抱后,刘思齐这才气消的说了句:“早点回来。”
就这样,毛岸英离开了妻子,来到了朝鲜战场成为了志愿军的一员。
按照毛岸英的嘱托,刘思齐认真读书,照顾弟弟妹妹,按时看望毛主席。她每天都让自己过得很充实,因为只要一停下来,她就会思念不知去向何处的丈夫,她每天都盼望着丈夫可以早点回来,她还要把她读书的成果和他分享呢。
可毛岸英回不来了,1950年11月25日,他为了抢救我方文件而被美军的燃气弹击中当场牺牲,年仅28岁。
图|毛岸英烈士雕像
他牺牲后他的志愿军战友去处理他的遗体时,甚至分辨不出他的样子了,只是在他的手上发现了一块手表,这块手表是他的岳母张文秋送给他的,寓意是希望他和刘思齐的日子能像钟表一样长长久久地一圈又一圈地走下去。
在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也是意志消沉,毛岸英是他的长子也是他喜欢的儿子,他对于毛岸英是有愧意的,毛岸英从小吃尽了苦头,在母亲杨开慧牺牲后,他带着几个弟弟逃亡上海,最惨的时候还做过乞丐。
其后在苏联学习又碰上了德军的侵略,他被迫走上战场,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上活了下来。回国以后他在毛主席的要求下从不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而骄傲自满,相反他总能和大家打成一块,就连那些陕北的老乡们也觉得毛岸英是一个好孩子。
这么优秀的孩子就这样牺牲了,毛主席的伤心可想而知。
图|毛主席和毛岸英合照
而在毛岸英牺牲后,朝鲜那边的人曾询问过是否要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毛主席对此也是严词拒绝了,他告诉大家:“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我的儿子毛岸英死在朝鲜了,有人说把他的尸体运回来。我说,不必,死哪埋哪吧!”
毛主席知道有这么多牺牲的志愿军战士都没回国埋葬,他不想因为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而搞特殊化,只是就算能过自己这关,可对于刘思齐,毛主席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说。所以主席只能瞒着她,而自己独自承受着老年丧子的痛苦。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可毛岸英的消息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刘思齐越来越着急了,她想问主席,可她知道主席日理万机,实在是不好去打扰。
图|毛主席、毛岸英、刘思齐合照
1952年的一天,她不知从哪翻出来了一张毛岸英的照片,在那张照片中,她看见毛岸英身穿着志愿军的军装,很是潇洒。她这才知道毛岸英不是出差而是去参加了志愿军,从那以后她总是时不时地去打探志愿军的消息,盼望着毛岸英能早点凯旋。
1953年,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朝鲜战争正式结束,志愿军战士们也陆续地回到了国内,听到这个消息,刘思齐高兴坏了。
她每天都会去给那些凯旋的志愿军欢呼,然后看看毛岸英在不在里面,可去一次便失望一次,于是在无数次失望之后,一种极其不好的预感在她心中出现了。
图|志愿军回国后受到了热烈欢迎
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她找到了毛主席并询问道:“爸爸,岸英为何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来信,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啊?”
毛主席看着天真烂漫的刘思齐,许久说不说话来,但他知道迟早得告诉她。毛主席点了一支烟,吸了一口,随后十分温柔地对刘思齐说道:“思齐儿,岸英已经牺牲了。”
刘思齐听到后,脑子一片空白,一时之间她似乎灵魂离开了她的身体一般。随后反应过来后她立马扑到了主席怀中大哭了一场,声音之凄惨,就连主席也不禁为她落泪。
其实毛主席的痛苦丝毫不比刘思齐少,可这个时候他却反而安慰刘思齐道:
“思齐儿,我知道你对岸英的感情很深,亲人之间的离别,是很痛苦的。我至今还记得当年和你们的开慧妈妈离别时的场景……3年后,就传来了她不幸的消息。对了,还有你们的泽民叔叔、泽覃叔叔、泽建姑姑、楚雄小哥哥……”
图|毛主席旧照
毛主席说的这些全是他的至亲,可为了革命,他们都牺牲了。平常毛主席是很少提这些的,因为一提起他们,毛主席的心就像被刀子割了一样难受,可为了开导刘思齐,他宁愿用自己的苦痛来化解刘思齐的悲伤。
毛主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坚毅且善良。
尽管毛主席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可刘思齐却依旧无法从毛岸英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总是做梦梦到岸英,这也因此影响着她的生活。
毛主席看见刘思齐这样,心里很不好受,毛主席是把刘思齐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的,他不希望她再这么意志消沉下去了,于是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刘思齐去到了苏联学习,专攻数理专业。
图|毛主席、毛岸英合照
毛主席此举也是希望刘思齐能够通过学习转移她的痛苦,同时能够早日找到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毕竟她太年轻了,才20出头。
在苏联的学习期间,毛主席会经常写信给她,问问她学习的情况,随后又问问她的个人情况,在得知身处异国他乡的刘思齐经常生病并且对数理专业也提不起兴趣后,毛主席又同意了刘思齐的提议,让她到北大攻读俄罗斯语言文学。
回到北京后,刘思齐却发现自己又选错了专业,她想换成古典文学,毛主席得知后不仅再度表示支持还给她列了一个长长的书单,上面包括《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红楼梦》、《水浒》、《聊斋志异》等经典名著。
毛主席对于她专业的更换频繁并不感到担心,他担心的是刘思齐这么久了一直不谈对象,这样下去可不行,不能让她年纪轻轻地就这么守寡,于是在一次刘思齐前往中南海去探望的时候,毛主席这么说道:
“思齐儿,你还很年轻,前途遥远得很啊,你不能就这样过一辈子。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将来老了,也还要个伴儿嘛。老来没伴儿,好凄惶啊!”
可刘思齐丝毫不为所动,她还让毛主席放心她过得很好。
图|刘思齐、毛岸英合照
毛主席哪能放心呢,他又说道:
“我知道你对岸英感情很深。但望门守节,从一而终,这都是封建的东西,岸英不会赞成,爸爸也不会赞成。你年纪轻轻的,就这样孤苦伶仃地生活,爸爸心里不安,很难过。让爸爸给你找个对象吧!”
刘思齐听到后,流下了眼泪,她向毛主席的关心表示了感谢,但是对于改嫁这件事她还需要再考虑考虑。
毛主席很纳闷,岸英都离开这么久了,到底是什么让刘思齐对改嫁这么反感呢?
在毛主席的不断追问后,刘思齐向毛主席说出了她的答案:
“岸英牺牲了这么多年,生不见人死不见鬼,我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连给岸英扫墓都没有。如果不祭奠岸英,是不会改嫁的。”
她的这段话让毛主席很感动,没想到刘思齐对毛岸英的感情这么深,他同意了刘思齐的请求,只是他立了三条规矩:
第一、此行不能花国家一分钱,一切开支从他的稿费中支取;
第二、扫墓以秘密、从简方式进行,不能报道;
第三、扫墓不得惊动朝鲜政府。
这几条或许有点苛刻,可对于刘思齐而言能够去给毛岸英扫墓就已经很不错了。
图|毛岸英烈士的墓地
1959年2月,在邵华等人的陪同下,刘思齐进入了朝鲜,她是从安东过去的,当年这条路毛岸英也曾走过,走着丈夫曾经走过的路,她似乎也感受到了毛岸英当年的心情,也愈发感受到了毛岸英的伟大。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她来到了毛岸英烈士的墓地,她想起了毛岸英当年那个奋不顾身的背影,早知道是这样,在医院的那个晚上她就多和他说说话了,一想到这,刘思齐又放声大哭了起来。
“岸英啊,我来看你了,我也代表爸爸来看看你,你知道爸爸有多伤心吗?真对不起啊,过了这么多年才来看你,我来晚了,来晚了!”她凄厉地哭道,这么多年地情绪她总算可以全部释放出来了。
她把这么多年地思念和委屈全部哭了出来,这么多年了,如果岸英还活着肯定他们连孩子都有了,那时该有多幸福啊,这一切本该会理所应当的实现,可却因为一场战争让它变成了幻想。
她很伤心,就像苏轼说的那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图|来到毛岸英墓地的刘思齐
在大家的安慰下,她才逐渐恢复了起来,她在临走前对着墓地鞠了3躬,并小声说道:“岸英,再见了!岸英,安息吧!你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她走了,口袋里还装着毛岸英墓地上的一抷土。
回国以后的刘思齐再度病倒了,只是这次她的心结已经解,病也好的很快,而在病痊愈后她向毛主席详细说了一遍扫墓的过程和毛岸英墓地的一些情况。
毛主席一般和亲人聊天都会边工作边说,这样节约时间,而这一次,毛主席却完全放下了工作仔仔细细地听着,生怕遗漏了什么,并在随后对刘思齐说道:“思齐儿,将来你如果再去朝鲜,最好去岸英牺牲的地方看看。”
图|毛主席和毛岸英合照
刘思齐答应了毛主席,只不过她没想到这个承诺竟然要等到40年之后才能完成。
随后没多久她又生病了,这也让毛主席很担心,因此远在庐山开会的毛主席立刻又写了封信给她:
“娃:你身体是不是好些了?妹妹考了学校没有?我还算好,比在北京时好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是李白的几句诗。你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可起消愁破闷的作用。久不见甚念。爸爸”
在信中,毛主席用了李白的诗句,诗句的意思是感叹大自然的美好的,用至此处,也是寄托了毛主席希望刘思齐能够快点痊愈重新展开新生活,最好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归宿,这样生病的时候也有个人照顾。
可刘思齐却没有看出其中意思,她回来后依旧没有去找或者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眼看快要到30岁了,毛主席比刘思齐还要着急。
图|刘思齐和毛岸英合照
1961年,刘思齐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的科研部门,负责翻译方面的工作。此时她已经寡居了11年,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因此毛主席又给她寄信一封:
“女儿:你好!哪有忘的道理?时间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脑痛要注意,是学习太多的原因。还有总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劝不听呢?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问好!”
在这次信上,毛主席更是直接称呼刘思齐为女儿,表达了他对刘思齐的深切关心,要知道毛主席每天要处理的国家大事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还每天想着刘思齐,这是很不容易的。
在毛主席的一再催促下,刘思齐这才同意让组织帮忙介绍合适的对象。没过多久,空军学院的院长刘振将军就向毛主席推荐了一位年轻人。
图|开国上将刘震
他叫杨茂才,那一年30岁,长得很高大,性格也忠厚老实,还是以前刘思齐在苏联的同学,两个人之前便曾有过渊源,他也是刚从苏联归来,正担任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副师级教员。
毛主席在一番打探之后,觉得这个小伙子很不错,就托亲家母张文秋介绍给了刘思齐。还给这位亲家母写了一封信:
“如果你也满意,可以介绍思齐儿见面,让他们自己去发展感情。如果两人感情成熟了,就委托你为他们举行婚礼。”
毛主席对刘思齐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感动了刘思齐,她后来对人如是说道:“岸英牺牲后,爸爸关心着我的一切,包括我的思想,我的学习、我的工作,我的健康,甚至我闲暇时阅读的书籍。到最后,爸爸又像慈母一样关心着我的婚姻。”
图|毛主席旧照
她决定不能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于是她尝试着去和杨茂才交往一段时间,在发现两个人比较合适之后,两个人都觉得可以谈婚论嫁了,于是,在结婚前刘思齐再度赶到了毛主席的住所,她告诉了毛主席她要结婚的消息。
毛主席得知后,十分开心,立马将自己刚创作不久的词《卜算子·咏梅》作为贺礼送给刘思齐。
词中毛主席这样写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2年2月,刘思齐和杨茂才举行了婚礼,结婚那天毛主席从自己的稿费中抽出了300元当作贺礼,而在婚后,刘思齐也是过得十分幸福,她与杨茂才育有4个子女,为了纪念毛岸英,她还特地讲长子取名为杨小英。
图|刘思齐全家福
1990年,在毛主席逝世14年、毛岸英牺牲40年后,工作人员在整理毛主席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以前毛岸英的一些衣物,这也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伟人对亲情的珍视,也让我们看到了强硬了一辈子的毛主席温情的一面。
2006年,在毛岸英牺牲的56年后,为了完成毛主席的嘱托,刘思齐前往了朝鲜大榆洞,这里是毛岸英牺牲的地方,过去了这么多年,毛岸英却依旧在她内心占据着一席之地,这同样让人动容。
当然,不光他们记得毛岸英,所有的中国和朝鲜人民都会记得他,因为他本可以在后方安安心心地工作、本可以和妻子亲享受着幸福生活、本可以通过父亲轻轻松松地度过这一生,可他还是来了,没有半点犹豫,为了祖国他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并最终埋葬于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