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爆炸案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德国媒体会认为,失去了北溪管道对德国反而是好事?
据环球时报报道,对于北溪管道被炸毁一事,德国主流媒体《明镜》周刊11月20日发布评论员文章。
其中直白宣称北溪管道被炸,对德国来说是件好事。
也就是说,德国为北溪管道被炸生气没必要。
文章认为,俄罗斯经该管道向德国出口天然气一直遭到美国、波兰和乌克兰等“德国最重要的盟友的反对”。
早在2006年,美国一名资深外交官就曾发文批评德国,称美国方面不理解为何德国要加大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但德国政府却对此置若罔闻,因为德国认为美国的反对声只是为了“以更高的价格向德国出售能源”,而其他周边国家的反对则被德国政府认为无足轻重。
尽管也承认俄罗斯提供的天然气成本更低,但基于“盟友反对”和“依赖俄罗斯”两点,该文作者依然认为“北溪”管道被炸对德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并在后文中称,失去进口自俄罗斯的能源后,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未来将确保德国能实现能源供应自主。
不过,“世界能源统计”网提供的数据却并不支持该作者的说法。
数据显示,德国目前超过77%的能源消耗依然来自化石能源,其他能源供给的占比并未出现显著提高。
此外,德国2023年能源净进口占比依然高达69.8%。
从这一角度而言,《明镜》周刊11月20日的该篇文章,或更多是在改变不了局面下的自我安慰
《明镜》周刊在11月20日,还进一步披露了北溪案件调查的相关信息。
被指控策划实施了这起爆炸事件的乌克兰团体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有着长期联系。
其中一些团体成员,包括据称为此案主谋的罗曼·切尔文斯基,接受过美国特工多年的培训。
该团体多年来一直在“为乌克兰安全机构策划和执行秘密行动”。
并且早在2019年就筹划袭击天然气管道,俄 乌冲突爆发的3年前。
据悉,北溪管道每年输送的俄罗斯天然气高达600亿立方米,到2018年满足了欧盟天然气需求的16%左右,到2021年满足了德国年需求的一半。
《明镜周刊》写道,长期以来,这些管道一直是“华盛顿的眼中钉”。
为了确保在水下操作时的精准性,这些小队成员接受了长期的训练。
行动当天,他们使用租赁的“安德罗美达”帆船作为出发基地,并成功将自制炸弹运输至波罗的海海域。
潜水员随后根据声纳设备寻找管线,并成功安放炸弹,最终导致北溪1号和北溪2号的毁坏。
据悉,这些炸药不是乌克兰制造的,但该消息人士拒绝透露炸药的真正来源。
《明镜周刊》还称,已经确认了几乎所有参与破坏活动人员的身份,但不会公布他们的姓名,以保证安全。
客观来看,北溪爆炸案一直以来,都是德国在主导北溪爆炸案的调查,因此《明镜周刊》能够拿到比较翔实的调查资料并不令人意外,其爆料可信度是比较高的。
而且此前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在爆料中也提到,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是白宫下令,中情局配合执行的一起秘密行动。
两个调查结果也有了一定的相互印证。
不过,也有观点表示,德国《明镜》周刊透露相关消息的目的,或在于进一步转移德国公众的关注视线。
因为“北溪管道被炸”是2022年9月,而6月份的时候,北约国家在波罗的海举行军演之际,美国中情局在内的西方多国情报机构,曾向德国政府透露“有人在策划破坏行动”的消息。
该消息当时未被德国政府重视,结果北溪管道真的出事了。
所以,《明镜》周刊罗列美国中情局曾在事发前3个月提醒德国政府,但未被重视的消息,并引导“北溪管道被炸并非坏事”的舆论。
在事实上为炸毁北溪管道的实施者脱罪。
这样的说法,同美国主流媒体试图将矛头引向乌克兰,淡化美国嫌疑的做法一致。
美媒《华尔街日报》今年8月将北溪事件罪责甩锅给已经卸任的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
美国中情局获悉这一计划后要求停止。
可泽连斯基也同意了,但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不服从命令,仍推进了该行动。
据悉,这次行动耗资约30万美元。
乌方租用了一艘小型游艇,有6名船员参与行动,其中包括训练有素的民间潜水员。
其中一名是女性,让她加入是为了帮助制造这是一群朋友在游玩的假象。
最终完成了爆破。
所以,在美媒的口中,扎卢日内才是罪魁祸首。
这说法也是在对美国进行系统洗白,这也正是美国主导的西方国家各舆论平台,试图达成的方向。
而德国《明镜》周刊也发表言论说"炸毁北溪管道是件好事",这显然与德国的经济利益不符。要知道,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曾不顾重重阻力,坚持推进北溪管道的建设。
《明镜》周刊的态度,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然而,另一种说法来自美国著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
他在2023年2月发表的调查报告中指出:美军潜水员利用2022年6月北约在波罗的海军演的机会,秘密安装了炸药。
最终的引爆命令,据说是由拜登总统亲自下达的。
这个说法能够解释为什么北约在波罗的海的防护和监测系统没有发现异常。
但在西方主要媒体的报道中,赫什的调查发现正在被逐渐淡化。、
媒体更倾向于将矛头指向乌克兰,为美国开脱。
连德国主流媒体都说“北溪管道被炸是一件好事”。
几个意思?
对于排除阻力致力于北溪管道建设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这不失为一大讽刺。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