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一点,本文标题中所指的“错别字”,既包含写也包含读两个方面。
我可以不谦虚地说,我是一名“资深”教者,因为死心塌地一辈子教授了三十多年高中语文,从未跳过一天槽。我有一个很不好的“坏”习惯,看见错别字,就感到十分地刺眼,就像肉中刺一样,不拔出来不罢休。我在点评文友的文章时,除肯定其文的优长之外,也还常常指出其中的重要的错别字。有的青年文友不大喜欢别人“吹毛求疵”,因而我的指正往往会得罪人的。我说了以上的话,不是题外话,而是说我是很重视青年文友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工作的。
我最近看到了一则材料,文中谈到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读错字音的事故。在一次主持人培训会上,李湘在《论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的课上侃侃而谈,当谈到实践的重要性时,她说到:“只有多实践,才会有进步,要不然找工作的时候事情会很辣手。”在这儿,她硬生生地把“棘手”说成了“辣手”,这是一个硬伤,活生生地不留情面地打了这位女主持人“综合素质”的脸。
由“辣手”我还想起了类似的事故。我文革中,我省革委会主任某人在成立大会上把“红彤彤(tong)”错读成“红丹丹”了。这不是道听途说,这是我在西安上学亲临大会现场聆听到的。
又如,今年前半年,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会上,校长林建华在致辞时,把“鸿鹄(hu)之志”读成了“鸿浩(hao)之志”了。这件事影响很大,因为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的。不过,这事件很快就平息了,因为林校长在第一时间就写了致谦信。我认为林校长的积极行动,还是值得肯定的。有了错误,就及时承认错误,加以改正。这样的做法,并不丢人,谁一生中还不有个三差两错呢!猴子精得很,也还有个打盹的时候。及时承认错误,迅速吸取教训,还可以挽回面子,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但遗憾的是,有些领导人和名人,在文章或演说中出现了错别字或语病,别人指出来还死不承认,硬着头皮撑着,死要面子,这样就很不好了。
我还想起了前几年,西南某省主要领导人在某某通车典礼上发表演说,竟然把本省的别称字音都读错了,闹出了大笑话。我们还可以发现,平素的广告或讲话中,有些官员经常把“参差(CenC1)不齐”中的“参差”读成了“参差(Cancha)”。在大街上张贴的标语口号中,类似于“称(动词)秤(名词)”不分的现象也很常见。顺便提一下,不少文友分不清敬词与谦词的区别。如“我的拙文”,“我的芳龄”等等。“拙文”,是自谦之词,就不要再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了。“芳龄”是敬词,敬词是不能用于自己的。又如,有一些人固守着“难字认半边”的老经验,但难字并不全是认半边可以凑效的,但也有不少的例外。若猜对了,算你侥幸;若猜错了,那就丢人现眼了。
类似的不好但有趣的例子不少,本文也就不再啰嗦了。
出现了错别字,并不可怕。我们通过吸取教训,让错别字起到反面教员的警示作用,要让坏事迅速转化为好事。
上面列举的事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屡次出现的错别字事故,说明了我们干部队伍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有不少群众质疑有个别领导干部和文化名人的学历和职称名不符实。莘莘学子点灯熬油不分昼夜地攻读,还不一定能顺利拿上硕士或博士的学位呢!而有些日理万机整天忙于事务的官员,却在履历中赫然写着获得了在职硕士研究生或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这就难免不引起不少群众的质疑。所以,这些拥有所谓高学历高职称的高官或名人,不能就此停止不前,还要放下身段,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
二、别小看错别字,不要错误地认为写错或读错几个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别大惊小怪,别小题大作。我认为,他们作为官员或名人,是公众人物,人民群众对其期待值是挺高的,并不是寂寂无名的吾辈草民。他们若出现错别字事故,对其形象和声誉会产生极大的杀伤力,是很尴尬的,也是很丢人的,绝不能等闲视之,掉以轻心。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曾主编过《现代汉语词典》的吕叔湘先生(1904——1998),对我国当前书报中错别字满天飞的触目惊心的现象极为忧虑,他老人家为了扭转这种混乱局面,曾写过一篇《错字小议》的文章,刊载于1982年第2期《读书》杂志上。后来高中语文课本还入选了他的这篇重要文章。他在此文的开头就开门见山地写道:“天天看书看报,天天看见错字”,并在文中多次号召人们要以实际行动“向错字宣战”。老一辈学者对出现错别字之痛之恨,对后来者寄予的希望之高之切,从此文可见一斑。
青少年文友们和读者们,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对语言文字抱有一颗十分敬畏之心,尽力不写或少写错别字,尽量不错读难字之音,在语言规范化方面不断迈出可喜的一步。
文末为小编点个“在看”
主 编 | 芳菲
责任编辑丨李强 赵红娟
后台编辑 | 张敏 冯媛 辛玲
张晓妮 李向宁 白瑞妮
签约摄影师 | 陈书明 王虎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