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8元不要,888元也不要!”
“95%的绒子,像葡萄串一样,很蓬松”
“贴身去睡,真的像睡在云朵里一样的感觉,摸起来像摸婴儿的肌肤一样”
“98鹅吊绒,一等品”
网络平台的直播间里
这些看似价格亲民的羽绒被
事实是否真如所见所闻这般美好?
羽绒
直播间羽绒制品以“丝”代“绒”
吊牌、标签全造假
直播间内,那些促销价仅需几百元的羽绒被,在主播们激情四溢的叫卖声中,被赋予了诸多诱人特性,吹得天花乱坠,不仅物美价廉,保暖效果更是出类拔萃。为证明所言真实可靠,主播们还发出检测报告、相关材料进行强调。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5/802c4d1dj00sni1qo00psd200u000gxg00u000gx.jpg)
“’绒’的专用章、红章我们都有......”
“咱家的吊牌水洗标都是齐全的......”
然而从这些直播间的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这些所谓质量上佳,却售价低廉的羽绒被,与直播间里展示讲解的样品压根不是同一种,消费者收到的产品存在严重的货不对版情况。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5/5f20af33j00sni1qq00l4d200u000gyg00u000gy.jpg)
“直播间展示的是好绒,然后真正发出去的是差的。”
“你要听实话就是丝,跟绒没有关系,这都是套路。”
直播博主透露,他们采用“丝”来填充到被子里替代“绒”,如此一来,成品从外观上几乎难以辨别差异,手感也极为相近,这是他们控制成本的核心手段。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5/272e14bej00sni1qr00n6d200u000gtg00u000gt.jpg)
直播间的工作人员爆料,这些羽绒被虽附带形形色色的吊牌与标签,诸如“一等品”“90%白鹅绒”“蓬松度 1000+”“甄选5A”等宣传语,全是子虚乌有,纯粹是欺骗消费者的虚假标签。甚至检验检测报告,羽绒充气标也是电商们成批采购来的,一套成本仅1元2元。
“这个标随便说的,我让他做啥标就做啥标。”
“我们是拿95去讲的,你看被子给你填50的。”
这些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的羽绒被,被这些主播在直播间公然兜售,一番话术让很多消费者不知不觉中一步步陷入主播们精心布置的消费陷阱......
羽绒
用“飞丝”冒充“羽绒”成公开秘密
这些伪劣产品究竟是谁生产的?幕后制造假货的又会是谁呢?
依照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南通市南海路的盟庭家居,进入羽绒被生产场地,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他们公司生产的所谓羽绒被,实则是采用非羽绒材料填充的被子。
“说直白一点,就是假羽绒被。”
“我们现在有充丝的,也当羽绒卖。”
“挂羊头卖狗肉,这个性质是一样的。”
工作人员表示,同样一款外观的羽绒被, 充“90绒”,成本需要800元,充“高丝”,成本只要400元。
然而对于羽绒制品,国家有明确的规定: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5/d38c580bj00sni1qt00bld200u000gsg00u000gs.jpg)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5/dd4689d5j00sni1qv00cgd200u000gsg00u000gs.jpg)
所谓“飞丝”,是指在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由于其形态与羽绒有相似之处,当“飞丝”和“羽绒”被填充进被壳后,无论是从外观看,还是用手触摸感受,消费者都极难分辨出二者的差异。
这种全然不顾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健康,采用将棉、丝和绒相互混合的方式,只为增加羽绒制品填充物的蓬松度,在外观上迷惑消费者。从原料生产端以次充好,到线上线下销售端知假售假,这些假冒伪劣的羽绒制品,就这样被公然销售。
羽绒
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羽绒产品和层出不穷的造假手段,消费者应如何辨别真伪,避免掉入陷阱呢?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1. 查看吊牌标签:虽然吊牌标签可能存在造假情况,但消费者仍应仔细查看标签上的各项参数,特别是含绒量、蓬松度和充绒量等指标。同时,注意检查标签上的生产厂家信息是否完整、清晰。
2. 观察外观质感:真正的羽绒产品外观蓬松、柔软,手感舒适。而假冒羽绒产品则可能显得过于厚重或过于轻薄,手感也可能偏硬或偏软。此外,还可以观察羽绒产品的缝线处是否有漏绒现象。
3. 闻气味:真正的羽绒产品通常具有一种自然的羽绒气味。如果羽绒产品散发出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其他异味,则可能使用了劣质羽绒或添加了过多的化学添加剂。
4.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购买羽绒产品时,应选择正规商场、品牌专卖店或知名电商平台。这些渠道通常对产品质量有严格的把控和审核机制,能够降低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
5. 咨询专业人士:如果对羽绒产品的鉴别方法不熟悉,可以咨询专业的服装检测机构或羽绒产品销售人员。他们通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你提供更准确的鉴别建议。
羽绒
羽绒被作为冬季保暖的重要装备,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因此,打击填充物造假和吊牌标签作假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学会辨别真伪;同时,也应积极向相关部门举报和投诉发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共同营造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自己购买的每一件羽绒服都是真材实料、温暖如初。
了解更多本地消息关注“易览见闻Plus”官微
责任编辑:刘莲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央视网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