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羲:用歌声绘就艺术长卷

在新中国的艺术星空中,李光羲宛如一颗璀璨而持久发光的星辰。他的艺术生涯,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以其醇厚的嗓音、精湛的表演和对艺术的无限热忱,为中国的音乐艺术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光羲 1929 年 11 月 15 日出生于天津,从小便对音乐和唱歌展现出浓厚兴趣,十六岁加入教会唱诗班,开始系统学习音乐和歌唱知识。然而命运弄人,十七岁时因父亲去世,他中学辍学,进入天津开滦矿务局工作。但即便身处艰苦的工作环境,他也从未放弃对歌唱的热爱,工作之余坚持练习,并在天津剧场演出,逐渐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业余歌手。

1953 年,中央歌剧院到天津演出,那精彩绝伦的表演深深震撼了李光羲,也点燃了他内心深处对更高艺术舞台的渴望,他毅然决定报考中央歌剧院,并于 1954 年成功被录取。这成为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1955 年,李光羲迎来了他艺术道路上的高光时刻,在新中国演出的第一部西洋歌剧《茶花女》中扮演男主角阿尔弗雷德,他凭借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富有层次感的声音塑造,将角色的深情、无奈与挣扎完美呈现于观众眼前。当他在舞台上唱出那动人心魄的咏叹调时,整个剧院仿佛都被带入了 19 世纪的欧洲,观众沉浸在那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之中,他也因此一举成名。

此后,他在歌剧领域持续发光发热,1959 年参演中文版《货郎与小姐》,所唱的《卖布歌》广为传唱。还相继主演了《叶甫根尼·奥涅金》《阿依古丽》《刘胡兰》等多部歌剧,在不同的角色中展现出他卓越的艺术造诣和多变的表演风格。1964 年,李光羲参演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并带领创作的音乐舞蹈剧《东方红》,演唱了《松花江上》一曲,那饱含深情的歌声,唱出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民族苦难的悲愤,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

然而,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66 年,他被下放到天津郊区工作,这无疑是他艺术生涯的一次重大挫折,但他对艺术的信念从未动摇。1972 年因被西哈努克亲王邀请演唱其创作的歌曲而调回北京。1973 年,李光羲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北京颂歌》《远航》等新曲。1979 年,他在央视春晚演唱《祝酒歌》,唱片发行 5 天销量便达 100 万张,那欢快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们心间,将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喜悦尽情抒发,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印记,至今仍在各类庆典场合被广为传唱。

李光羲在四十多岁时还曾遭遇重大挑战,患上喉肌弱症,失声长达六年。但在妻子王紫薇的陪伴和鼓励下,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坚持训练,最终成功恢复正常,并再次勇敢地登上舞台,继续用歌声书写他的艺术篇章。

除了在经典作品上的卓越成就,李光羲对艺术的创新与探索精神也值得称道。他不断尝试将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相融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与突破。他积极参与各类音乐文化活动,致力于音乐艺术的普及与推广。无论是深入校园为莘莘学子传授歌唱技巧与艺术理念,还是走进社区为普通百姓带去精彩的演出,他都乐此不疲。他深知艺术源于人民,也应服务于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李光羲的艺术生涯,是对美的不懈追求,是对艺术高峰的勇敢攀登。他用歌声传递着情感,用表演诠释着人生,用自己的一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宝库增添了无数瑰宝。他的艺术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他所处的时代,更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持续回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从业者不断探索、创新与前行,为艺术的繁荣发展续写新的篇章。

作者:徐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