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正资讯,继科思创、巴斯夫之后,日本东曹也开始采用二氧化碳(CO2)作为原料,生产异氰酸酯固化剂产品(MDI、TDI等)。11月14日,日本东曹宣布已经在10月底在其日本Nanyo工厂安装了二氧化碳的回收和加工装备,并开始正常运营。传统异氰酸酯原料主要来自石脑油中炼化的一氧化碳气体(CO),但在东曹的新设备中,采用了自主技术回收过程,回收CO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燃烧气体中的CO2,并将其作为CO原料使用。东曹表示,该工厂每年可捕获4万吨CO2用于生产CO。由于采用了新的一氧化碳原料来源,将显著减少了对石脑油的使用,有助于异氰酸酯产品的低碳化。
从全球供应商的角度看,科思创、巴斯夫和东曹正在带动MDI产业向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进行升级。CCUS技术系统由CO2的捕获、CO2的运输以及捕获的CO2再利用或者安全封存等过程构成。
CCUS技术路线
东曹Nanyo工厂安装了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
CCUS正在快速进入聚氨酯和异氰酸酯产业链之中,科思创、巴斯夫和东曹均实现了商业化经营。科思创在生产异氰酸酯时使用二氧化碳,用以生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用更环保的方式生产,减少高达 50% 的化石原材料,并为气候保护、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做出贡献。目前,科思创已经在德国、西班牙、泰国和日本的生产设施中使用二氧化碳。它也用于外部供应商的生产设施。科思创还证明,二氧化碳可用于衍生另一种重要的化学前体:多元醇。在聚氨酯的生产过程中,除了需要异氰酸酯外,还需要多元醇。科思创与其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一种久经考验的特殊方法,以用石化原料生产无碳多元醇。
巴斯夫则在2022年推出了首款无温室气体排放的芳香族异氰酸酯MDI,实现了具有零碳排放和可再生来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该产品从源头到离开公司送往客户的过程中,不产生额外的二氧化碳,这包括产品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和产品中的生物基碳。在这一过程中,巴斯夫并未使用抵消证书,而是在化工生产链的初始阶段便采用可再生原料,并通过质量平衡法对这些原料进行分配,从而实现零碳排放。此外,巴斯夫在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经认证的可再生能源。
目前MDI和HDI的合成工艺主要有光气法和非光气法两种,MDI和HDI生产工艺中的非光气法不仅避免了使用光气,还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在非光气法工艺上,中国势力在2024年涌现了出来。2024年中国陕煤技术中心自主开发的世界首套非光气法TDI绿色合成工艺技术中试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同期,联泓新科宣布其国内首创非光气法XDI生产技术,并且多批次产品已经过下游客户的试用和评测并得到认可。
中国自2006年在北京香山会议首次提出CO2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高达85%,煤电仍是保障中国电力安全和电力供应的主力,发电量所占比重高达60.8%,使得中国CO2排放水平居高不下。即使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非化石能源电力比例达到50%,仍有超过半数的能源生产需要依赖化石能源。如果单纯依赖传统路径,如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等已达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方式,无法有效地实现现有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其脱碳过程需要CCUS技术的配合才能够实现。因此CCUS技术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