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朱良才突然接到邀请,有位领导要他到三座门吃饭。朱良才如约赶来,那人非常高兴,在吃饭的时候热情招待着他。
就在朱良才对此一头雾水的时候,接待自己的人笑着对他说道:“老朱呀,你那篇《朱德的扁担》,写的太好了!你看看,是不是再写一篇‘林彪的扁担’呀!”
朱良才哭笑不得,表示没见过,写不了,于是拒绝了对方的邀请,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自己所写的那篇文章从孩子们的课本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林彪的扁担》。
1928年4月,朱良才跟着朱老总的部队一起上井冈山,在这之前,毛主席领导的井冈山根据地已经初具规模。朱老总等人带着部队来到这里后,革命的武装虽然发展壮大,但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井冈山周围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这样的地势让敌人束手无策。可险要的地势,也让这里的物质资源十分匮乏。
1928年11月,会师后的红军队伍开始整顿冬训,可根据地物资匮乏,补给十分困难,严重威胁到了红军的生存。
敌人为了困死红军,在湘、赣两省实行了经济封锁,根据地本就不是物产丰富的地方,受到这种影响,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筹款也遇到很多困难。
红军将士们除粮食外,每人每天5分钱的伙食费也难以为继。一日三餐大多是糙米饭、南瓜汤,有时还吃野菜,严冬已到,战士们仍然穿着单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决定发动战士们在山上耕种,通过一面生产一面战斗,确保部队能够自给自足。可山上的这点地完全不够,想要满足部队的需求,还需要更多的粮食等物资。
于是,红军开始发动战士们下山挑粮,部队负责筹粮的人想尽办法筹集到满足部队的粮食等物资。由于交通等因素,这些粮食被集中到了大陇,将士们被发动起来,每天下山到大陇,用扁担等工具把放在那里的粮食一点点运回来。
这么做风险极大,从井冈山到大陇一天往返50公里,光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一路上还随时有可能遭遇敌人的袭击,可大家热情高涨,都争抢着参与到挑粮的工作中。
于是,井冈山出现了一支挑粮大军,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夜以继日地将粮食等物资运到山上。就在这支挑粮大军中,人们经常能看到朱老总的身影。
虽然有很多人劝他为了安全考虑,不要去做这些事情,但朱老总并不在意。
他每天都会抽出很多时间,和普通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粮,他的两只箩筐每次装得满满的,走起路来十分稳健利落,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
朱老总自从军开始,就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习惯了与士兵同甘共苦,因此在军中,大家都十分尊敬他。如今,看着朱老总跟着他们一起挑粮,战士们都很担心他的身体。
面对大家的劝阻,朱老总从不在意,每天继续做着一样的工作。他白天和大家一同挑粮,晚上就与毛主席等人一起商议战事部署,虽然工作十分辛苦,但他从不休息。
就这样,朱老总的扁担在军中口耳相传,大家都对朱老总的做法十分敬佩。朱良才将这件事记录了下来,他所撰写的这篇文章,更是在1959年被编入到了小学教材中。
这个故事开始在国内流传,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然而,朱良才自己都没有想到,随着时间来到了1967年,自己所撰写的这个故事,居然也能换了名字。
这件事发生后,朱老总的家人很快也发现了,因为文章不但发表了,连课本上展示的故事,名字也换了。得知此事,朱老总的家人感到有些生气,她们将这件事告诉了朱老总。
朱老总听完后,也不作声。有时见孩子愤慨的样子,反过来教育他们:“历史终究是历史,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后来,被改了的文章下架,《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又再度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朱老总本人对这个插曲并不在意,他一生从不在乎个人得失。
朱良才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也表示自己只会记录自己见到的那些事情,所以这根扁担只能是朱老总的。事实证明,真理往往是不会被歪曲的,这个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虽然一度被改掉了名字,但在大家的心中,这根“扁担”永远是属于朱老总的。
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依旧影响着一代代后人,朱老总与他的扁担一起,成为了革命队伍官兵平等的象征,人们也能通过此文,了解到革命时期红军的官兵关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