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西望为通观社撰写的评论文章。该篇特约评论不代表通观社的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通观社。
近日,前体操冠军吴柳芳因从事主播职业,与后辈管晨辰的网络交锋引发舆论热议。
这一事件不仅让我们看到运动员退役后职业发展的艰难,也折射出社会对于职业多元化的接受度仍然不足。
退役运动员如何走好“人生下半场”?公众能否为他们的选择提供更多宽容,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光环褪去后的现实
职业运动员在赛场上往往备受瞩目,但赛场下的生活却常常面临挑战。
以吴柳芳为例,19岁因伤退役后,她需要面对身份转换和谋生压力。
过去的辉煌无法完全保障退役后的生活,尤其是许多运动员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培训,进入社会后难免面临困境。
事实上, 运动员退役后从事其他职业,无论是教学、创业,还是主播、网红,都是为生活所做的选择,理应得到理解。
▌主播职业是否有失“体面”
吴柳芳从事主播行业引发争议,背后反映出职业鄙视链的存在。
在一些人眼中,运动员应当从事与体育或教育相关的传统行业,而主播和网红行业因为门槛低、商业化强,容易被贴上“低俗”标签。
然而,这种偏见忽视了职业选择的多样性和自由性。
主播行业本质上是内容创作的一种形式,只要不违法违规,便无可厚非。
将某些职业简单归类为“不体面”,不仅狭隘,也有失公允。
▌利用“冠军身份”是否妥当
吴柳芳在直播中多次提及自己前国家队运动员的身份,还曾穿着国家队服出镜,这成为争议的另一焦点。
作为公众人物,她的过去不可避免地成为个人标签。
但当这种标签被过度商业化使用时,可能引发质疑:这种行为是否会影响国家队形象?
对此,需要更清晰的边界划分。
如果她的行为未违反相关规定,其选择便属于合理利用个人资源。
相反,若存在违规行为,则应通过法律或行业规范解决,而非道德审判。
▌能否包容更多元的退役运动员形象
近年来,公众逐渐接受运动员的个性化发展,比如,女运动员化妆、跳舞,或参与综艺节目。
但对于退役后的多元职业形象,仍存在较大争议。
社会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源于他们曾作为国家荣誉的象征,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
然而,队服终究是一时的,人生是漫长的。 退役后,他们应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无需承受过多的道德压力。
▌结语:尊重选择,包容多样
吴柳芳事件的讨论,实质上是对退役运动员职业自由的拷问,更是对社会能否跳出传统偏见,为运动员的人生“下半场”提供更多尊重和包容的考验。
我们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理性看待每个人的生活轨迹,而不是肆意挥舞道德大棒,对不同的选择进行舆论审判。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对个人自由和社会多样性的尊重。
防失联 加好友
(编辑微信:jhtbw009 进群口令:加通观社群)
来源:通观社
责编:通小宝
校对:东方野
点击下方“写留言”,告诉大家你的观点!
⥣ ⥣ ⥣
关注江海通报官方视频号,观看最新视频!
民生大小事 一起来通报
鞭 挞 假 恶 丑 · 讴 歌 真 善 美
立即免费下载安装全国民生服务媒体平台
江海通报App(www.jhtbw.cn)
你的权益 · 我们在意
在线公开投诉、爆料、维权、问政……
立即登录江海通报App一键发布!
【特别声明】在接受江海通报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海通报”“江海通报App”或“江海通报(www. jhtbw.cn)”的稿件,版权均归江海通报所有;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江海通报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有稿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意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关于稿件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稿件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