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凌晨3时许,北京305医院的灯光依然明亮。病房内,一位瘦弱的老人正在批阅文件,尽管已是深夜,但他的目光依然如炬。这位老人就是周恩来总理,此时的他体重已经不足61斤。从1972年被确诊患病至1976年离世,周总理用他最后的时光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他经历了怎样的治疗过程?又是如何在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坚持工作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又留下了怎样的嘱托?让我们走进周总理生命的最后岁月,感受这位伟人的精神境界。
一、初期病情与诊断(1972-1973)
1972年5月的一个清晨,中南海西花厅内,张佐良医生正在进行例行的医学检查工作。这天,一份尿检报告引起了他的注意。在显微镜下,他发现了异常的红细胞数量。作为周总理的专职保健医师,张佐良深知这个发现的严重性。
当天下午,张佐良立即联系了北京医院的泌尿科专家进行会诊。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他并未将这一情况向西花厅的其他工作人员透露。经过反复化验,专家组一致认为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检查。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医疗组采取了一系列谨慎的措施。他们需要在不影响总理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完成各项必要的检查。这期间,周总理仍然保持着繁忙的工作节奏,每天处理大量国内外事务。
到了1972年8月,一次重要的专家会诊在北京秘密举行。与会的包括多位全国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得出了初步诊断结果。
然而,如何向周总理本人说明病情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张佐良和专家组商议后,决定首先向邓颖超同志汇报。1972年8月15日的下午,在西花厅的一间小会客室里,邓颖超听取了医疗组的详细汇报。
9月初,一个适当的机会终于出现。那天周总理难得有半天的休息时间。张佐良通过邓颖超的协助,向总理详细说明了身体检查的情况。出人意料的是,周总理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消息,并表示要服从医疗组的安排。
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初期治疗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方案。医疗组在中南海设立了专门的治疗室,由张佐良负责具体实施。每天清晨和晚上,周总理都会准时前往接受治疗。在这期间,他仍然坚持参加重要会议,接见外宾,处理国家大事。
到了1973年初,医疗组发现病情有所发展。此时,一个更为系统的治疗方案变得迫在眉睫。经过慎重考虑,专家组建议在玉泉山设立专门的治疗场所。这个建议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但考虑到特殊的历史背景,整个过程都在严格保密中进行。
二、病情发展与工作坚持(1973-1974)
1973年初春,玉泉山疗养院内,医疗组为周总理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这座位于北京西郊的疗养院,成为了周总理与病魔抗争的重要场所。每天清晨6点,总理都会准时起床,接受第一轮治疗。在治疗的间隙,他仍坚持阅读文件,处理国务。
到了1973年4月,一个重要的外事活动打破了平静的治疗节奏。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的首次高层互访。尽管医疗组建议推迟会见,但周总理坚持亲自接待。在会谈当天,他强撑着精神与田中角荣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会谈,就中日关系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5月,病情出现反复。医疗专家发现总理的血红蛋白指标持续下降,需要进行输血治疗。为了不影响工作,医疗组将输血安排在晚间进行。在这期间,总理仍然坚持每天处理大量文件。一次,护士发现他在输血时还在批阅文件,劝他休息,他只是轻声说:"国事不等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