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似乎被一些人渐渐淡忘。据中国农科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蛋禽类等在内的食物,2022年损耗浪费总量达4.6亿吨,造成的经济损失1.88万亿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22.3%。对于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浪费问题更不容小觑。

加强宣传引导,共创节约氛围。从政府广场的宣传活动,到公园、食堂、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的悬挂条幅、布置展板,再到新媒体平台上的广泛传播,勤俭节约的宣传无处不在。在达州无论在大饭店还是小餐馆,店里较醒目的地方都张贴着“文明就餐”“光盘行动杜绝浪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公益宣传海报。很多餐饮店的堂食和外卖还推出了小碗菜,能吃饱还不浪费。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立法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与实施不仅明确了食品浪费的定义和范围,还规定了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反食品浪费中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法律手段,对浪费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有效提升了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同时,立法还注重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反浪费行动。例如,对于设有食堂的单位,要求建立健全食堂用餐管理制度,制定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这些规定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刚性约束,更彰显了其在推动社会共治、形成节约风尚方面的积极作用。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当下,我们更应该将勤俭节约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在食堂打饭时根据自己的饭量适量取餐,避免浪费;在外就餐时,将剩余的饭菜打包带走;在家中,及时关闭不必要的电源,使用节能电器;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是我们对勤俭节约精神的最好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勤俭节约是持家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本,丢了传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勤俭节约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传承和践行这一美德。

作者: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