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往贵州三都县水族的路上,导游给我们讲了一段上古遗书-----《连山》易的现世过程。

中国有本奇书叫《易经》,其实《易经》有三本,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易,三曰《周》易。

有人怀疑《连山》易和《归藏》易是伪书,因为自伏羲画了八卦之后,被大众熟知流传下来的仅有《周》易,而《连山》易和《归藏》易谁也没见过,只有一小波流言传播。流言说,《归藏》易在隋代时大概还有13篇,到宋朝时仅有3篇了,再往后,就只有零零散散的内容散落在各种古书里,完整的书谁也没见过。后来经过多方考古证实,《归藏》易确有其书,流言才终于停止。

而《连山》易,命运比《归藏》易好不到哪儿去,因为在任何古书中都没有它一点一滴的信息,包括原文、原译,甚至附仪,仅在几本古书中提到了“连山易“这几个字,人们怀疑这本书完全是不存在的。

直到人们在《玉海》发现了《连山》易的记载,原文是这样说的: “连山氏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归藏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伏羲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意思是,连山氏得到了河图骆书,写出了这套易法,而夏朝的人使用这套易法,称之为《连山》易,经过种种方面证实,《连山》易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本易书。人们又经过研究、佐证,推断出连山氏是炎黄中的“炎”帝。

那么,这《连山》易与水族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苗族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他们却没有文字,而水族,一个神秘古老的民族,却有着自己的文字:水书。水书主要记载着农事、哲学、节日等方方面面的水族文化,而掌握着水书的人,也不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是德高望重的水族精英,只传男不传女,在上古时期,被称为龟师,现代人称他们为“水书先生”。

多年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去贵州黔南州荔波县找水书先生看水书,双方起了激烈争执。因为水书先生语出惊人,说水书就是《连山》易。

水书到底是什么书呢?这要先从它的流传开始。水书是一种由水书先生世代保管和秘传的宗教用书,里面记载了婚嫁、丧葬、出行、动土、生产、祭祀等方面禁忌,以及驱魔避邪、挡灾避祸等事项的书,他们每一代都会把上一代流传下来的水书抄写下来,然后把原本烧掉用来祭祀祖先,荔波水书先生手中的手抄本水书已经传承到了第七代。水书平时一般不使用,只有民间活动时才会拿出来使用。

水书文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族文字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假借字等,因部分文字类似汉字的反写、倒写、改写,外族人称为反书,经水族学者研究,水书文字能被识读的单字有500余字,含异体在内则有3000多个字。

其实,水书早在清末时期就已经被外人所知,1860年,清朝著名学者莫友芝对自己家乡的水书进行了深入研究,水书被外族发现的时间比甲骨文被发现还要早39年。后来,水书一直被人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贵州省内的水书就多达2万多册。

那么,水族的水书到底是不是失传的《连山》易?只能这么说,水书被部分专家考证为是早已失传的《连山》易水语版本,目前历史最早也只能定义在夏朝,再往前推断也不是没有,只是没有更多的科考证明和辅助文字记录,官方本着严谨的态度就没有百分百将水书定义为《连山》易。

这次我到贵州旅游,便来了三都县水族探寻他们的秘密。要了解水族文化历史,最好的地方莫过于博物馆。

水族的居住地主要集中在贵州荔波、三都、独山等县市,水族自称“睢(suǐ)”,据博物馆资料记载,水族是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据文献记载,水族发祥于陕西骆谷水,栖息于睢水流域,迁徙融入百越族群,定居栖息于黔桂边界。关于水族的来源,有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至今也暂无定论,非常神秘。

上古时代,骆人群体先迁洛水,然后由北洛水东迁进入河南的河洛流域,在此期间,水族先民群体产生了文字文明。到了大禹治水时代,先民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今河南商丘地区的睢水流域,殷商王朝建立以后,水族先民成为文化贞人贵族阶层。商末周初,水族先民为躲避商王朝的活埋危险以及周王朝的追杀而举族南迁,进入岭南茂名、湛江和雷州半岛一带,再往后,又历经广西后溯龙江而上定居黔桂边境。

水族先民经过八九百年的发展,到了唐代逐步发展成为单一民族,水族的族名以“水”代“睢”与唐朝设置的抚水州有关。后来,到了明清时期,水族又有水、水家苗、水家等汉称,一直到1956年,才正式确定为“水族”。据2021年人口统计,中国境内的水族人口数量将近50万。

水族人把农历八月至十月称为端节,端节相当于他们的新年,其实,他们也不过农历,水族过的是“水历”。汉族人把农历1月称为岁首,把农历12月称为岁末,但2iq.api5diet.com水历,把8月作为岁首,9月作为岁末。

水族还有个神奇的地方,被称贵州六大未解之迷,即姑鲁产蛋崖,每隔30年左右,就会从崖壁上长出一颗圆圆的石头。三都县还曾悬赏50万元破解迷题,可惜,至今无人能破解。

我们也亲眼看到了其中一颗石头蛋。

水族博物馆附近有条非遗街,主要是展示水族的马尾绣。马尾绣最主要用于背带装饰,水族人常把是否拥有马尾绣背带看作是否体面和富有的标志。

而且马尾绣工艺十分复杂,一般是用手工将二三根白线缠绕在马尾上,然后用这种缠好的马尾线按已构思或描绘好的花纹轮廓盘绕固定,接着就在马尾线盘绣的轮廓内用丝线绣、挑、补、梭成各种纹饰图案,这种由马尾绣绣成的图案形象逼真,极富立体感。现在,它不仅用来制作背带,还可以绣成画、背包、首饰等等,客人可以直接购买或定制。

水村的人也不仅只是种种地、绣一绣马尾线,他们还赛马。

我们到三都西部赛马场的时候,正好遇到本地小学生来研学,这里拥有马匹无数,三都水族有着马背上的民族之称,每年端节还会进行赛马比赛,被网友们戏称贵州村马。

这里可以骑马,就在我们围观小学生骑马的时候,有个小女孩跑了过来,一点也不认生,说没有看过水书,特别想看看水书。

我说:“可以去博物馆看啊”。

她一脸不可置信,“博物馆很远吧”。

我说,不远。离你现在的位置很近。

她的眼睛亮了一下:“博物馆要钱吗?“

“不要钱“。

她又一脸黯然,奶奶肯定不让去。

我跟她说,让奶奶带你去。

没有多聊,她就被老师叫走了。

后来,学生们被集中在赛马场的看台上准备看赛马,我们也看了赛马和马上炫技,虽然水族的小伙子、小姑娘们并非专业赛手,但一板一眼极具看头,继贵州村超/MBA之后,贵州村马正逐步成为热点被众多人追捧,三都水族可谓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