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潜意识里认为,写成书的就是真理了。
——坤鹏论
第十一卷第三章(1)
这一章是关于第四卷的第一、二章中讨论的问题,特别是哲学研究的对象问题。
原文:
因为哲学专在一般实是上求是,重于通则,略于偏别之处,
而“实是”既具多义,凡其取义不同时,就不得由同一学术为之研究(字同义异之词项便应分隶于不同科属);
解释:
因为哲学是专门从普遍的实是(存在)上求其是,侧重于通用规则,忽略那些偏颇、个别之处,
第四卷第一章关于哲学研究的对象的定义是: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实是求是。
这里亚里士多德更加明显地指出:对于普遍的实是求其是,而不只是关于实是的一部分。
但“实是”具备多层含义,只要名称相同而含义不同,那么就不能包含在同一门科学之中来作研究(字相同义不同的词更应该是分属不同的种);
原文:
但,此字如毕竟具有某些通义,
则“实是”还应归之于一门学术。
解释:
但是,这字如果至少是具备了某些通用的意义,
那么,“实是”还是应该归属于一门科学。
原文:
词类如“医疗的”与“健康的”就如上述,各有多种含义〈而各归于一门学术〉。
解释:
这里所说的意思,正如同“医疗的”和“健康的”这类就是符合上述的一些词,它们各是具备了多层含义(从而各归于一门科学)。
原文:
词类之运用必相应于其所关涉者,其一涉于医疗,另一涉于健康,其它则涉于所相关之其它事物,而各求其相符契。
解释:
每一个词之所以具有如此意义,其应用必是归属于和它相应的,有的由于可以归为医疗,有的可以归于健康,有的归于其他什么,但每种意义都与同一事物相关。
原文:
或谓一刀曰医疗器具,
或谓一课程曰医疗课程,
前者致实用,后者为学术,
而所关涉者则同为医疗。
解释:
或者说一把刀是医疗工具,
或者说一个课程是医疗课程,
前者实用,后者科学,
而所关乎者都是医疗。
原文:
称为“健康”的事物亦相似,
其一则可为健康之表征,
另一则可资以致人于健康。
它例类此。
解释:
称为“健康”的事物也相似,
或者可以是健康的表象,
或者是由于可以致人于健康。
其他事例类似于此。
原文:
“现是”各物之所以称“是”者略同于此;
其所称之“是”或为实是之演变,或其常态,或其暂态,或其运动,或其它类于此者。
解释:
“现是”各物之所以称“是”者,和这个略为相同;
所称为“是”,或者为实是的演变,或者为实是的常态,或者为实是的一时之态,或者为实是的运动,或者为实是的其他类似于此的。
原文:
每一现存事物均可以某一单纯之通义为比照,
每一对反亦可以其实是之基本对反与基本差异为比照,
无论此基本差异为“众与单”,或“相似与不相似”,或其它类于此者;
这些,我们曾已讨论过了,兹不具详。
解释:
每一个现存的事物都可以用某一个单纯的通用义来进行对比,
每一个对立的事物也可以用其实是的基本对立与基本差异来进行对比,
不管这基本的差异是“众多或是单一”,或是“相似和不相似”,或是其他的类似于此的;
这些,我们曾经讨论过了,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原文:
这现存事物,其比照为拟之于“实是”或拟之于“元一”,则并无分别。
解释:
这现存的事物,这对比或是比拟于“实是”或是比拟于“元一”,并无分别。
换言之,现存的事物不论归于“实是”,还是归于“元一”,都无区别。
原文:
因为,即便两者并不相同,至少它们是可转换的;
因为凡是“一”的事物辄有其所“是”,
而凡为“是”的每亦成“一”。
解释:
因为就算二者不相同,而是相异的,它们也可以互换;
因为凡是“一”的事物就有其所“是”,
而凡为“是”的各必为“一”。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