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22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在跨介质飞行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创新技术有望彻底改变未来战争的格局。空海跨介质“航母杀手”的研发,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反航母武器领域的又一次飞跃,更展示了中国在新概念武器研发上的雄厚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多年来,中国在探索反航母的道路上不断打破边界,从传统的超音速巡航导弹到革命性的反舰弹道导弹,再到最新的高超音速导弹,中国已经拥有了全球种类最多、性能最全的反航母武器库。然而,中国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探索更加颠覆性的手段——空海跨介质“航母杀手”。

空海跨介质“航母杀手”的核心在于将“导弹高速度+鱼雷隐蔽性”完美结合,实现偷袭航母的颠覆性手段。这一技术的研发面临两大技术门槛:空海跨介质飞行和水下高速潜航。

空海跨介质飞行的技术突破

空海跨介质飞行要求飞行器既能从水中快速起飞,又能从空中快速入水航行。这一技术难题在中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已经基本解决。哈工大和上海交大分别研发出了固定翼型和折叠翼型的跨介质飞行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交大海洋技术团队经过5年攻关,研制出了可上天入海的海空两栖无人航行器“哪吒”。“哪吒”具备50米级水下航行、5千克负载能力以及良好的空中运动与跨介质能力。而哈工程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研发出了“长弓1号”和“长弓2号”潜空跨介质航行器,它们均能迅速跨越水空介质,在空中稳定飞行,在水下隐蔽航行,全程无需人工控制。

水下高速潜航的超级难题

水下高速潜航是跨介质飞行器的另一大技术门槛。水下航行航速要突破200节,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难题。目前,航母的速度大概是30节左右,一般快艇的速度大概是40—50节,即便是俄罗斯“波塞冬”核动力鱼雷的最高速度也只有100节。

然而,中国科研团队迎难而上,成功突破了水下航速200节的关键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设计要求,中国跨介质飞行器将能以2.5倍音速在1万米高空巡航200公里,然后在接近目标时转入掠海飞行模式。一旦进入距离目标10公里范围,该导弹迅速进入海中,转换为超空泡鱼雷模式,以每秒100米(约200节)的速度在水下行进。

超空泡鱼雷通过在鱼雷周围制造一层密集的气泡,大幅减小阻力进而提高航行速度,同时它还可以随意改变航向或紧急下潜至100米的深度,以避开对手的水下防御系统。这一技术的突破,使得中国跨介质飞行器具备了强大的水下突防能力。

兼具导弹与鱼雷优势的跨介质航母杀手

空海跨介质“航母杀手”兼具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快、有效射程远的优势和超空泡鱼雷隐蔽性好、突防能力强的绝技。这一创新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中国反航母作战能力水平,更有望彻底改造更多的海战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反舰导弹主要打击水面舰艇的上层建筑,但现代水密设计的航母等大型舰艇通常具备较好的抗沉性,同时航母战斗群也有较强的防空反导能力,普通超音速反舰导弹突防比较难。而重型反舰鱼雷虽有巨大的战斗部直接瞄准舰艇水下部分,但重量偏大、射程有限,无法实施远距离攻击。

空海跨介质“航母杀手”则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它既有超音速导弹的飞行速度和有效射程,又有超空泡鱼雷的隐蔽性和突防能力。一旦技术进一步成熟,这种“导弹变鱼雷”的航母杀手将成为改变未来战争格局的大杀器。

美国人的先驱尝试与中国人的厚积薄发

无论是跨介质飞行器还是将硼作为燃料添加剂,最早尝试的都是美军。然而,由于成本和技术难度高等原因,美国人的项目最终未能实施。而中国则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新概念武器研发上厚积薄发,成功解决了美国人解决不了的科技难题。

这是中国人才规模优势、科技创新优势和超大规模产业链优势大融合的硕果。中国科研团队在跨介质飞行器领域的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更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跨介质飞行器的突破,不仅意味着中国在反航母武器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更预示着未来战争格局的深刻变化。这一创新技术将大幅提升中国反航母作战能力水平,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同时,这也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研团队在新概念武器研发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国的国防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