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由于增长依赖金融投资业务、资产质量饱受质疑、转型不利等多重问题,南京银行表面光鲜的背后不乏阴影。
文|王小宁
出品|华祥名财经全媒体
近期,A股上市银行陆续公布三季度财报。作为城商行“优等生”,南京银行的业绩表现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前三季度,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85.58亿元,同比增长8.03%,归母净利润为166.63亿元,同比增长9.02%。
对于这样一份“双增”成绩单,初看之下,南京银行毫无疑问表现的还不错。只是,仔细探究可以发现,由于增长依赖金融投资业务、资产质量饱受质疑、转型不利等多重问题,南京银行表面光鲜的背后不乏阴影。
更重要的是,各类问题直接拷问南京银行的业绩“底色”:若相比于主营信贷业务,企业业绩增长更多地受到不确定性强的投资业务“主导”,南京银行又谈何稳健呢?
主营业务增长乏力
今年三季度,在拆解南京银行的具体收入构成之后,企业在业务结构上的短板仍然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2024年前三季度,南京银行实现总收入358.58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8.66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为196.14亿元,同比减少2.70亿元,降幅1.3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35.04亿元,同比增长3.68亿元,增幅11.71%;投资收益为105.71亿元,同比减少5.36亿元,降幅4.8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6.7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27.05亿元。①
总收入增量才28.6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就贡献27.05亿元,这样的“增长”表现直指南京银行主要收入来源“利息净收入”的增长乏力。
2022年以来,南京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增速持续下滑,还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速分别为-0.49%、-5.63%和-1.36%,公司的传统业务发展面临挑战,揽储能力遭受质疑。②
而即便是今年前三季度支撑起南京银行业绩增长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需要指出,从财报表现看,今年第三季度南京银行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相较上半年已经有了明显下降。
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南京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入为3.76亿元,二季度收入为24.92亿元,环比大幅下降84.91%。而在去年同期该项收入为12.27亿元,同比下降69.35%。②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大幅波动显示出市场的不稳定性及公司未来营收表现的不确定性,也凸显南京银行主营业务对收入增长支撑性不够强的“弱点”。
事实上,纵观近几年的业绩表现,南京银行对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依赖度较强。每当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长,公司整体营收表现就还不错。但与此同时,对这类不稳定收入的依赖长期让南京银行业绩稳健度存疑。
过去2023年的财报数据就证明了,当主要收入来源利息净收入不稳,即便投资收益非常可观,也难以拉动起公司的高质量增长。
2023年,南京银行投资收益为148.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07%,但同期利息净收入却下降5.63%,导致公司总营收只小幅增长1.24%,归母净利润也仅微增0.51%。③
不可否认,南京银行对非主营投资等业务十分依赖的增长模式在短期内可以为公司带来不错的收益,但长期来说却“喜忧参半”。面对债券市场的波动性,公司投资业务注定不稳定,也进一步削弱了南京银行在信贷主业上的行业竞争力。
照此趋势延续下去,南京银行在今年第四季度还能交出一份令市场满意的成绩单吗?
资产质量问题悬在头上
业务结构上的问题之外,南京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也是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聚焦在三季度财报数据上,由于近几年南京银行主营业务乏力、内生性资本积累有限,公司在资本充足方面各项指标有所下滑。
根据媒体分析,今年截至三季度末,南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上年度末有所回升,增长了23个基点至13.76%。但更为重要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却呈现出持续下滑的趋势,其中核充率较上年末下滑了37个基点至9.02%。
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南京银行还需面对0.25%的附加资本要求,核充率的最低监管标准为7.75%。在此背景下,南京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需要提上日程,否则核充率有逼近“红线”的危险。④
另外,自2020年以来,虽然南京银行的不良率持续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进一步下降到了0.83%,但计提的信贷减值规模却处在高位。
据统计,2019年之后,南京银行的信贷减值规模一直在80亿元以上,2021年最高曾达到91.28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35%至77.04亿,占净利润比重超过46%。④
而即便不良率持续下降,在不良贷款的细分项中,南京银行的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在头部城商行仍处在较高的位置。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即衡量可疑类贷款转变为损失类贷款的比例,南京银行2024年上半年的该项数据高达82.04%,明显高于江苏银行、宁波银行。
同时,南京银行较高的逾期贷款规模也需要特别注意。今年上半年,南京银行逾期贷款规模同比增长13.88%至151.17亿元,创历史新高,且逾期贷款率达1.25%,高于0.83%的不良贷款率。④
较高的逾期贷款规模进一步暴露了其资产质量问题,在这背后,南京银行频频“踩雷”南京本地巨头雨润、丰盛和三胞集团,以及“踩雷”恒大集团,都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当然,考虑到还时常因为内控不严出现在监管部门的处罚名单上,南京银行所存在的资产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同行对比显出更多劣势
主营业务不稳、资产质量存忧的现状下,好消息是,南京银行并非没有意识到公司问题所在,他也在积极谋求零售业务转型以寻求破局。
但从结果上看,南京银行的转型难说令人满意,尤其是在与江苏省内另外一家头部城商行江苏银行的对比之下,南京银行更显不足。
时间回到2019年之前,南京银行与江苏银行在营收、净利润规模上的差距并不是非常明显,二者还处在同一个对比区间当中。
然而,2019年之后,南京银行逐渐被江苏银行拉开差距。今年前三季度,江苏银行实现营收623.03亿元,归母净利润282.35亿元,对比南京银行的237.45亿元和115.72亿元均是“倍级”领先。⑤
相对应在城商行的排名上,曾几何时,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分别位居国内城商行第三位、第四位。到2024年前三季度,江苏银行提升至行业第一,南京银行则排到了第五位。
在总资产规模层面同样如此。2024年前三季度,双方总资产规模分别为2.55万亿元和3.86万亿元,差距已扩大到了万亿级别。
南京银行被江苏银行逐渐“碾压”,关键在于业务结构上的不同。
一方面,就像我们前面分析的,南京银行主营业务收入之外的非息收入占比较高,业绩增长靠投资相关业务拉动,主营利息净收入不够稳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只有一半左右,这一比例明显比同期江苏银行低不少。
另一方面,投资业务以外,南京银行其他新业务表现堪忧,相较于其他头部城商行,零售业务转型仍需加快步伐。今年前三季度,南京银行零售贷款规模为3047.06亿元,比同期宁波银行的5459.81亿元和江苏银行的6473.89亿元都少很多。
在中收业务上,南京银行的代理类业务也存在短板。一般而言,代理类业务是商业银行中收业务的大头,主要包括代理发行、代理兑付、代理销售、代理收付等。上半年南京银行的代理类手续费实现收入12.7亿元,同样比江苏银行的18.6亿元和宁波银行的27.14亿元要低。⑥
整体看来,虽然南京银行在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在“双增”的表象之下,存在有业绩持续性、资产质量、转型成果上的隐忧。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公司应对主营信贷业务提高重视,对零售业务转型、中收业务等加速发力,尽快解决对金融投资业务的过度依赖。
行业大环境错综复杂、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南京银行的压力不小。
曾因高工资冲上热搜
其实,南京银行一直在争议中前行。
在这一轮业绩底色遭遇质疑之前,今年半年报期间,南京银行除了因非利息净收入超过利息净收入、成为营收“主力军”引发关注之外,公司还曾因员工薪酬问题登上热搜。
今年8月初,“南京银行人均月薪4.66万元”的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来自半年报的数据表明,南京银行2024年上半年员工薪酬总额为45.41亿元,同比减少4.02%,期末员工人数合计16260人。但即便是薪酬减少了,经过网友的一番计算,仍得出南京银行人均月薪4.66万元的惊人结果。
一时间,“又被平均了”的呼声不绝于耳。毕竟大家都明白,数量上占“大头”的普通基层员工很难真的有那么高的工资,“问题”应该出在少数的精英高管身上。
在2024年半年报中,南京银行并未披露高管的薪酬情况,不过从2023年年报来看,该行有23位高管(包括离任高管)在报告期内领薪,合计领取税前年薪接近2989万元。其中,年薪超过200万元的高管(包括离任高管)有11人,最高年薪者是副行长宋清松,税前年薪为231.63万元。
如果同样计算平均值,23位高管的人均年薪为130万元,人均月薪近11万元,远超4.66万元的全体员工人均月薪。如此看,还是“贫穷”限制了大家的想象力。
若公司前景无忧,高管、员工拿高工资倒是无可厚非。只是考虑到南京银行身上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公司在员工薪酬上所面临的争议,注定会成为围绕在企业周围各类“杂音”的一个重要注脚。
注:
1 2024.11.14,新浪财经,《南京银行:业绩回升主靠投资业务,成长性仍然存疑》
2 2024.11.19,新浪财经,《南京银行,“债券之王”的另一面》
3 2024.07.31,北京商报,《南京银行业绩“提前”放榜:上半年归母净利增长、个贷不良走高》
4 2024.11.05,金融界,《南京银行3季报营收利润双增长,债牛行情中投资收益却逆市下滑》
5 2024.11.12,蓝筹企业评论,《真金还是泡沫?南京银行双增业绩下的底色》
6 2024.11.04,源媒汇,《迷失的债券大王:南京银行,全网放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