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时节,气温逐渐降低,阳光时长减少,空气湿度下降,导致阴气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为“藏”的季节,阳气潜藏于内,阴气外显,体内阳气不足、阴气过盛的情况显著增加。因此,在此节气,需通过合理的养生措施,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以维持健康。
养生妙招
1、冬藏——无乎扰阳
“冬三月,此所谓闭藏,水冰地坼”,这三句是说冬天的自然环境,整个都是收敛和闭藏的状态。下一句“无扰乎阳”,就是藏的关键,不要扰动阳气。因此,所有扰动阳气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尽力避免。
2、起居——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天的白天短,晚上长,应该早早睡觉,最好是子时11点钟之前就卧床。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因为太阳出来后,人体的阳气才相应升发。
3、情志——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冬季主蛰伏闭藏,为保证人体阴阳的平衡与调和,首先要求精神的安宁和情绪的稳定,不大喜大悲,不惊动阳气,以冬眠般的状态养精蓄锐。冬季宜静养心神,避免过度操劳与情绪波动,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达到心灵的平静与放松。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遇到不如意之事时,学会自我调节,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4、要诀——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远离寒冷,保持温暖,不要开泄皮肤毛孔,不要让外界的寒冷夺去身体的阳气。这句话就是指导我们要及时添衣,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不要让身体大量出汗,让阳气随着汗液流失;尤其要避免晚上运动引起的大汗淋漓,这些都违背了闭藏阳气的原则。
5、食养——选择应季食物
肾之于人体,有时就像根块之于植物。“秋收冬藏”中的藏,指的就是收藏人体肾气。除了减少活动耗能来收藏和保护肾气外,还可以用食补植物块根的方式来补藏人体的肾气。在大自然里面,植物重要的精华就藏在根茎和种子里面。
6、入冬“治未病”法宝——泡脚
寒从足底生,冬季睡前可用热水泡脚20分钟,或添加一些温热类干姜、艾叶等,既能驱寒,还可以缓解疲劳、安稳睡眠。水温要根据个人的耐受情况以及室温灵活调整,以免水温过低,反而受凉,损伤阳气。注意泡脚时一旦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刻停止。
立冬养生食谱建议
1、羊肉汤
通过炖煮羊肉与枸杞、姜片等材料,制作出具有温补特性的汤品。羊肉温性,适合冬季食用,能够有效增强身体的阳气。
2、红枣桂圆粥
大米与红枣、桂圆共同煮制的粥,既有助于养心安神,又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红枣与桂圆均为补血安神的良品,适合冬季食用。
3、姜茶
生姜与红糖的搭配,可制成温暖的姜茶,具有良好的驱寒效果。姜的温性及红糖的甜味,能够帮助身体抵御寒冷,改善血液循环。
4、核桃银耳羹
银耳与核桃的结合,制成了营养丰富的核桃银耳羹。银耳具有润肺滋阴的功效,而核桃则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增强脑力。这道甜品既温润又健康,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享用。
5、菜心炒香菇
菜心与香菇的搭配,制作出清爽可口的菜心炒香菇。这道菜色泽鲜亮,香菇的鲜香与菜心的脆嫩相得益彰,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既营养又美味,是日常餐桌上简单易做的健康选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