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关注怀化

辰州傩新传奇

——看沅陵人对傩文化的坚守

历史长河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大大地发展,精美的艺术符号开始出现。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说:“昔楚国南邺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舞以乐诸神”。

这是五溪地区的古俗,其歌舞者,谓之傩戏傩舞,多以《姜女下池》《三妈土地》《桃源洞神》等剧目,扮演神话故事。傩戏的鲜明特征,是常戴傩面具表演。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傩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傩面具是傩戏的主要艺术造型,古老而神秘,表情多样,演绎世间的善恶美丑。

傩戏作为一种色彩鲜明的古老艺术而言,其歌舞戏曲又具有神灵人格化,内容情感化、形式多样化的可剧可唱性的特征,有人称之为“现代戏剧的活化石”。

2006年,沅陵辰州傩戏(又称辰州傩、土家傩)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沅陵县加强该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傩文化得到创造性发展,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辰州傩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聂满娥(左一)与观众舞动水袖。

01

像儿歌一样传唱

“九曲黄河谁人开,月里梭罗谁人栽……”11月初,正值农闲,面对一年好收成,快乐写在脸上,也写在口中。七甲坪镇的李平一边忙活,一边哼起小曲儿,她旁边7岁的儿子也跟着哼起来。

这是沅陵县辰州傩戏《姜女下池》里的唱词,从小,她也是跟着母亲这样哼,慢慢地,傩戏曲调哼得滚瓜烂熟。

“当时我也是像他这个年纪,觉得蛮有味,唱着唱着就熟了。”李平回忆,印象最深的是《观花教子》那一曲戏,与儿童很相搭:戏中小孩从无知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诚肯接受教导,“女儿把话说错了,还望爹爹把儿教。”

在沅陵,像儿歌这样口口相传是傩戏传承的重要方式。

李平的母亲聂满娥是辰州傩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五六岁开始,爷爷就教我唱傩戏中的选段,那时记忆力特别好,很多唱调学一遍就过关了。”

12岁那年,爷爷带着她到别人家里唱傩堂戏,初出茅庐,即获赞声一片:“唱腔、表情、身段都有板有眼,是个好苗子。”那时,学徒比演员的工钱低,鉴于聂满娥的出色表现,主人按照演员的标准支付,还预定下次唱一定要她出场。

随着演出次数的增多,聂满娥意识到,傩戏不仅给人们带来娱乐,还给人以启发,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比如《三妈土地》,是讲土地公公与3个老婆之间,如何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的故事,在当今社会,虽是一夫一妻,但如何处理好夫妻、父子、父女等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借鉴土地公公的公平、奉献、理解、关爱等为人处事的方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在沅陵,《姜女下池》剧目颇受观众喜爱。此剧表演孟姜女夏日炎热,在池塘中沐浴,被杞良于树上看见,便主动向他求婚,二人结为夫妇的故事。

该剧反映男女追求自由爱情,表现积极向上的力量,与人们的生活贴近,娱乐性与思想性兼具,易学易记,故在民间广为传唱,传承起来也容易。

自打儿时开始传唱,该戏甚至对她们自己都产生了影响。聂满娥选了唱傩戏的丈夫,“当时,这一行当并未被人们看好,但我觉得有共同点就好。”自此,外出唱傩戏有了夫妻档。

“80后”女儿李平嫁给了爱好傩戏的丈夫全教帅,结为一对傩戏伉俪。双方都是傩戏世家,全教帅的爷爷还向李平传授了傩画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平夫妇在表演傩戏《捡菌子》

现在,下一代的传承又已经“在路上”,李平与全教帅的儿子虽然才7岁,但唱起傩戏来有模有样。他学唱的《捡菌子》已收获诸多观众掌声。

除了教自家小孩,她们也常去七甲坪及附近乡镇学校传承傩戏文化。“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受到重视,保护传承的路越来越平坦,我们越走越有劲儿。”聂满娥说。

她盼望着,前些年纷纷外出打工的几十个徒弟,能早日回来与她一起活跃在十里八乡,经常能听到熟悉的傩戏声。

02

古老的傩,童稚的心

秋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沅陵县荷花池小学的校园里,树影斑驳,书声琅琅。放学后,设在该校的沅陵县国学传承基地热闹起来,一群孩子走进自己的“创作王国”。

在这一百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数百件傩文化作品整齐排列,琳琅满目。

已上初一的张欣然与刘安星同学相约回到母校,继续他们的傩画创作。“母校的国学基地有美好的回忆,氛围浓,还可以与低年级的同学一起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名学生在沅陵县荷花池小学国学基地展示她的傩文化作品。

在这里,古老而神秘的辰州傩被带入童话世界。

约莫半个小时,一幅傩戏中的孟姜女面具形象跃然纸上。瓜子脸,杏眼细眉,额头中间还有一个“人”字。

“大家不要为那些怪异的形象害怕,孟姜女其实是很温柔、善良的,她是一个好人,可以做我们的好朋友。”在这些作品中,孩子们还加入了卡通元素,让古老的傩面具时尚起来。

而对于傩戏《八郎买猪》中的主角八郎的面具,同学们也有新的理解。

“你看,八郎为什么没有下巴?因为他喜欢乱说话,所以下巴被砍掉了。”张欣然向正在四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介绍创作心得,“我们上课也不要乱说,应认真听讲,不然在别人眼里就是八郎这样的丑角形象。”

该校辅导老师肖璇告诉记者,她在上美育课时,觉得可以挖掘本地特色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融入教学中,促进孩子美学思维发展,锻炼动手能力。

经过一番考察,当她站在讲台上,拿着神秘的面具向学生讲解傩文化时,迎来可喜的氛围,“孩子们不但不反感,反而表现出十足的兴趣。”

从最初的描摹开始,孩子们逐渐将自己的想法加入其中,并以傩面具为基础,开发出系列傩文化文创产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笔、吊坠、提篮、文化衫、文化石等镶上傩文化的物件,别有一番风味。“现有文创产品300多件,每件各不相同,都有孩子们独特的创意。”肖璇告诉记者。

据悉,自2021年探索傩文化教学以来,该校成立了有点艺术社,还搞了2次文创集市。

今年2月17日,一场融合了非遗的辰州傩面具文创市集在沅陵龙兴讲寺火热开展,展出由荷花池小学师生们创作的泥塑立体傩面具、亚克力线描装饰画、手绘帆布包、手绘花瓶、草帽、DIY 傩面具小饰品等各类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市民及游客驻足欣赏,纷纷点赞。

“通过可带走、可体验和可消费的文创旅游产品发展新模式,让文化形态精而美,文化产业特而强。”沅陵县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持续吸引年轻人投身非遗传承和文创领域,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沅陵县荷花池小学以傩文化设计的文创产品。

03

傩雕传承人的江湖

在沅陵,深厚而多彩的傩文化正成为外地游客前来打卡的重要“引力”。在这背后,是传承人们的默默坚守与创新。

县城西郊,酉水与沅水相交。在美丽的“酉水拖蓝”景观附近,龙溪口傩寨别有洞天。

这是一个傩文化集成地,也是辰州傩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向清国的“创作小天地”——

两排平房的墙面上挂满了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的傩面具,或面目狰狞、露着獠犽、表情夸张,或神情端庄、慈眉善目,色彩多是大黑或大红、大紫、大黄、大白相间,装饰性、视觉冲击力很强。

向清国依据想象,用优质木料精雕细刻出了“文、武、善、凶”等各类面相的傩面具,其神态、特点不一,栩栩如生,受到文化旅游客商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溪口傩寨里,向清国雕刻的傩面具。

他说,他想把傩面具作为旅游工艺品推广出去,就在自家老宅建起了一个“傩文化山寨”,用傩面具装扮农家乐,用傩文化吸引游客,玩起了文化旅游经济。

千年湘西,辰州傩韵。湘西傩面具雕刻这门古老的民间技艺,伴随着神秘、悠久的巫傩文化代代相传。向清国曾在广州、浙江务工多年,1998 年起对傩面具雕刻有着浓厚的兴趣,拜师学艺后,再加上自己的木雕功底,多年的积累使得自己的雕刻手艺日渐成熟。

就这样,无数个寂寞孤独的日子里,向清国在这一系列制作过程中漫长度过。一刀一凿,仿佛把时光刻进了历史,把生命的全部融入了传统艺术,一个个造型大胆夸张、极具艺术感染力的面具,无不饱含了他的满腔心血。

2016年初,沅陵县举办了一次傩文化专题研讨会,除了本地从事傩文化研究和傩文化爱好者外,还有贵州、重庆、湖北等周边省市傩文化专家参加。向清国选了他雕刻的20多件傩面具展出。

湖北恩施一景区负责人看到向清国的傩雕作品后赞不绝口,当即下单预订了100个傩面具。

为了完成好这个订单,向清国专程到有中国傩雕之乡美誉的贵州安顺“拜师学技”,现场揣摩大师们的构图和雕刻技法,同时广泛收集散落在沅陵民间的老傩雕作品,从中汲取营养。

当年,他雕刻的120 个傩面具被湖北客商全部订购。

在向清国看来,这是他从事傩面具雕刻以来接到的第一个大单,不仅有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专业人士对他的傩雕作品的认可,让他看到了傩面具雕刻的希望,也看到了传统傩文化传承的希望,发展的希望。

傩面具起源于远古的傩祭活动,后来成为傩戏表演用具,那些凶神恶煞、表情夸张的面具,象征着勇敢和力量,是辰州傩面具最常见的题材,现在更多用于傩文化景区和家庭装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清国扮演的傩戏角色。

目前,他正在雕刻两根九层傩柱,准备立于傩寨大门口。“每根10米高,直径50厘米,最上面是傩公傩母,然后是笑和尚、太婆等。”

应记者要求,向清国现场展示了一番他的雕刻技艺,只见他手到之处,木花飞落,不到一个小时就雕刻出了一个线条流畅、栩栩如生的傩面具雏型。

向清国说,这只是完成了下料、开坯、雕刻这几道工序,接下来还要挖空、打磨、修光、着色,形成一个真正的面具。做一个傩面具,光雕刻大概需要6个小时。

2017年、2019年,向清国的傩面具雕刻小有成就,他分别被怀化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博物馆)、沅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确定为辰州傩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向清国说,他正准备物色下一代传承人,发扬光大傩雕技艺,让辰州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力争在当地打造一个傩文化村,邀请傩戏班子为游客献艺,带动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把传统文化做成兴业一方的文旅产业。

往事越千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光怪陆离的辰州傩在现代社会中已华丽转身,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生力量。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锋 谌孙存 通讯员 金玲

来源 | 怀化新闻网 / 掌上怀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