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文苑》辞赋研究的选本视域与学术意义

何新文

“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 为 不平事 。” 苦吟诗人贾岛这首著名的《剑客》小诗,之所以古今传诵,不仅在于它分享了成功的喜悦,更在于它昭示了一个苦心孤诣、坚韧不舍的过程。凡所创制,均不能一蹴而就,而非辛勤打磨不可。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也是整整一个“十年” , 安湘在2013年 推出 第一 本 著作《中古赋论研究》之后,今 年 又 即 将 把 她的第二部著作《 选本学视野下 古文苑 辞赋研究 呈献给亲爱的读者诸君面前 也同样是在武汉“热情”如火的七月,安湘索《序》于我。我虽然不敢以剑客 “ 今日把示君 ” 时的那种自信和豪情妄加比附,但却以为,“十年”磨砺的甘苦与自励自强之精神,于安湘与其书,则是每每而在、显而易见的。

相传 为 唐人所藏 旧 本 、 而由 北宋孙洙( 字 巨源) 得之 于佛寺经龛 之中 的 《古文苑》,是一部 区分体类 收录 古代文、赋、歌、诗 等 多种体裁的 文 章 总集。所收二百六十 余 篇作品 , 起自周宣王《石鼓文》,止于南 朝 齐 梁 年间 的 赠答、 唱和 之 诗 。这些作品,皆为《史记》、《汉书》等 史传 以及萧统 《文选》所 未曾 载 录,而颇具 文献价值 。 但由于该书 编 纂 者 姓氏 不详 , 成书 时间及所录作品真伪、来源出处等 模糊 不明 , 给 《古文苑》 的研究涂抹了一层 扑朔迷离 、 疑窦重生 的色彩。

古代自 宋至 清 的《古文苑》研究 者 ,关注 的重点多在于对其 成书年代和 编纂 者 及作品真伪的考辩与解说之中,问题仍远未解决。

近现代以来 ,《古文苑》研究在 前 人的基础上 继续拓展,相关的论文、专著以及 硕 士 、博士 学位 论文, 均时有问世。 研究者 不仅 在成书年代、作品真伪 的 考辨 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还从 文学阐释 的 角度 对《古文苑》所录 诗、赋等文体 进行了新的 探讨。 其中,关于《古文苑》辞赋的研究,尤为令人瞩目。

在《古文苑》所载各体作品中,赋体作品收录最多。如南宋章樵(字升道)在韩元吉(字无咎)所编九卷本基础上,重新编定注释的《古文苑》二十一卷本中,即有第二卷“宋玉赋六首”、第三卷“汉臣赋十二首”、第四卷“杨雄赋三首”、第五卷“汉臣赋九首”、第六卷“汉臣赋六首”、第七卷“赋十一首”、第二十一卷“杂赋十四首”(缺1首),计有自宋玉、贾谊以下至谢朓、庾信等三十五名作者的赋六十篇,共七卷之多,占全书三分之一。这已然表明,分体类编排的《古文苑》,对于古代赋体作品是最为重视的。

《古文苑》首重赋体的特点, 自然会 引起 古今 研究者的注意。 古代学人, 如南宋 目录学家 陈振孙 所 撰 《直斋书录解题》卷 十五“总集类”著录“ 《古文苑》 九卷”,其“解题” 即有 曰 : “ 梁孝王忘忧馆诸士之赋,据题尚欠《文鹿》、《酒》、《几》三赋。家有《秦汉遗文》七赋,皆在常州,有版尔 ” (宋 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483页 ) 。 又 章樵 详注 《古文苑》 所载赋篇且有所考辩 , 还 对《笛赋》 、 《舞赋》 的作者是否 宋玉 提出质疑。如在《笛赋》 注 末尾说 “ 此赋果玉所作邪? ” , 在 《舞赋》 注末尾说: 此篇是 “ 后之好事者以前有楚襄王、宋玉相唯诺之词 , 遂指为玉所作,其实非也 ” (《 四部丛刊集部》本《古文苑》卷二 ) 。 清人 《四库全书总目》 “ 总集类 ” 著录“ 《古文苑》 二十一卷”,其“提要”亦云: “ …… 又有杂赋十四首、颂三首,以其文多不全,别为一卷,附于书末。其为二十一卷,则已非经 龛 之旧本矣。 …… 又《文木赋》,出《西京杂记》,乃吴均所为。 见段成式《酉阳杂俎》 , 亦不能辨别,则编录未为精核。……又如宋玉《钓赋》 ,‘ 蜎 渊 ’ 误作 ‘ 元洲 ’ ” ( 清 永瑢 等 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六,中华书局19 65 年版第1691页 )。

现 当代研究者 对于 《古文苑》所载辞赋 的 关注 ,大致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情形:

一方面 , 是聚焦于书中第二卷所载 《笛赋》 、 《大言赋》 、 《小言赋》 、 《讽赋》 、 《钓赋》 、 《舞赋》等所谓“宋玉赋六首”的真伪。持 否定 意见者,如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 (齐鲁书社1983年版) 、马积高《赋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等认为,《古文苑》晚出,所收署名为“宋玉” 诸 赋并不可信,均非宋玉所作 。 持肯定意见者,则有 汤漳平《〈古文苑〉中宋玉赋真伪辨》 ( 《江海学刊》1989年第6期 ) 、 吴广平《宋玉研究》 (岳麓书社2004年版) , 金荣权《屈宋论考》 (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 、 刘刚《宋玉辞赋考论》 ( 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 ) 等,认为《古文苑》所载宋玉 诸 赋 , 除《舞赋》外,其余五篇或四篇, 可以肯定为宋玉所作。

另一方面,是从赋史研究的角度,看待《古文苑》所载辞赋的文献价值。较早的赋史著作,如1936年 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所撰《赋史大要》 (1937年正中书局铅印殷石臞译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王冠辑《赋话广聚》第6册收录), 在书中第二篇 《骚赋时代》叙论宋玉辞赋时,只以《楚辞》所载《招魂》与《文选》所载《高唐赋》为例而不涉及《古文苑》所载“宋玉赋”;在 第三篇《辞赋时代》第一章《汉赋材料及区分》开篇又申明:“汉赋材料,以见录于《楚辞》、正史本传、集及《文选》者为本”,故接下去虽列举《古文苑》所载贾谊《旱云赋》 、枚乘 《 菟园赋 》《 柳赋 》 及 刘安、司马相如、班婕妤、曹大家、扬雄、刘歆 诸赋目,却断之曰:“此类之作,真伪难决。即以之为真,然于汉赋大体而观,非重要者,姑置之可也。说汉赋性质者,就扬、马之现存伟制而论之,足矣”( 第31-32页 )。可见铃木虎雄先生对于《古文苑》所载辞赋的文献价值并不重视。

中国学者则有所不同。如1991年,叶幼明著《辞赋通论》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叙论“赋的辑录与整理”,就提及《古文苑》“收有从宋玉至庾信的赋30家60首,亦为研究南北朝以前辞赋的重要著作”。1993年,何新文出版《中国赋论史稿》 (开明出版社出版) ,在附录《历代赋学要籍叙录》之“历代赋总集及选本”中列入 《古文苑 · 赋》 ,介绍 《古文苑》 所载十九类各体作品中,赋体作品占有七卷之多,包括卷二至卷七的“赋”和卷二十一的“杂赋”, 共收录宋玉、贾谊、董仲舒、枚乘、路乔如、公孙乘、羊胜、刘安、中山王、司马相如、班婕妤、曹大家、扬雄、刘向、刘歆、傅毅、杜笃、黄香、李尤、班固、张衡、马融、王延寿、蔡邕、张超、魏文帝、王粲、曹植、刘桢、陆机、左思、谢 朓、 庾信等三十五人的赋作六十篇, 提出该书 “ 保存了不少宝贵的文献资料,可补《文选》之不足,值得研究汉魏六朝文学史、赋史 者 重视 ”。 2001年,马积高先生的《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在中华书局出版,在其“收录辞赋的著名文学总集”中,分三类说明《古文苑》所录赋篇的大致情况。 2004 年,程章灿为凤凰出版社出版《历代赋汇》所撰《赋学文献综论》一文,指出《古文苑》所收赋,如宋玉 《笛》、《大言》、《小言》、《讽》、《钓》、《舞》等六赋,以及见于《西京杂记》的梁孝王 忘忧馆 时豪 诸赋 和汉中山王《文木赋》等篇 , 学者颇多质疑,所以,“深化该书的研究,尽可能勘破其成书真相,对于推动先唐赋史研究是有积极意义” (该文亦收入所著《赋学论丛》,中华书局2005年版) 。 2008 年 , 王晓鹃 在 西北师范大学 完成题为 《 〈 古文苑 〉 研究》 的 博士学位论文 , 两年后又在此基础上出版 《 〈 古文苑 〉 论稿》 一书 ( 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 其中也从文学阐释的角度切入 了 对 《古文苑》赋体分类体例 的 分析叙述。如 该书第三章《 〈 古文苑 〉 文体分类》 列有“辞赋类”,以及《 〈古文苑〉 所选赋作统计表 》等内容,指出“《古文苑》所收赋作题材也较为广泛”,“从形制看,多是抒情小赋,一般都篇幅短小;从赋的内容看,也多是关注民生的赋作,现实性较强”。

而在当代赋学研究者中间,安湘则是较早关注《古文苑》辞赋且有论著者之一。 2008年 , 她在 湖南科技大学 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 《 〈 古文苑 〉 辞赋研究》 , 对《古文苑》的 辞 赋进行 了 初步 的文本阐释。 此后,又先后 发表了《地理赋的空间张力与情感安顿 : 以〈古文苑〉地理赋研究为例》(20 09 ) 、 《〈古文苑〉辞赋观及其选本批评形态意义》(2012) 、 《〈古文苑〉与〈文选补遗〉赋选观异同论》(2017) 等论文; 还主持了《〈古文苑〉 编纂 体例与辞赋 文本研究》(2014) 、 《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化研究 : 选本学视角下的〈古文苑〉辞赋研究》(2016) 、《 选本学视角下的〈古文苑〉辞赋研究》(20 21 )等课题 。

受到古今《古文苑》研究的启示,更由于十多年来 潜心 于《古文苑》辞赋的 探 究思考,安湘的这本 名为 《 选本学视野下的 〈古文苑〉 辞赋研究 》 的著作,收获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从研究内容而言,此著以“四部丛刊集部”二十一卷本《古文苑》为底本,撷取书中占比最大的赋文体作为考察对象, 着重从选本学视角并结合文本阐释学 对《古文苑》选录的六十余篇赋进行全面考察。既梳理了赋学选本批评的历时性演绎过程,探讨了《古文苑》选赋的来源及真伪、 编纂 原则、 编纂 体例、赋注价值以及与其它总集选赋的关联等重要论题,从而揭示其独特的赋选观与赋学批评价值;又对《古文苑》辞赋文本进行 了 文学解读和文化阐释。文学解读,一是从辞赋题材类型分析各类赋作的创作流变、表现技 巧 、审美意趣,二是对辞赋的情感指向予以探讨;文化阐释,则是对《古文苑》某类赋或赋作片断描写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作挖掘和审视,进而阐释其文化内蕴及意义。

从结构方面而言,全书包括一篇《绪论》与 七 章24节正文, 总共三十余 万字。《绪论》部分,对《古文苑》研究状况作了历时性回顾,对古代官私书目载记中的文献资料进行辨析,对《古文苑》的成书过程、成书年代等历史问题作了 进一步的探考 。正文 七章 , 又大致分为前后两个层次: 前四章主要揭示《古文苑》独特的赋选观 念 与赋学批评价值 , 分 章论述 《古文苑》“赋选形成的语境”、“辞赋真伪与来源”、“辞赋编排与赋注”,以及《古文苑》与《文选》等“三部诗文选本”的关系;后三章主要是对《古文苑》所录辞赋 文本 进行文学解读和文化阐释, 具体内容包括 《古文苑》的“辞赋三大类型”、“辞赋情感指向”与“辞赋文化意蕴” 。

通过上述结构内容的阐述,此著形成了自己的主要观点: 1、 《古文苑》是由宋代人在保存孙洙所得唐人“古文章一编”所有作品基础上增补编纂而成,其成书过程包括原书校正、增补命名和整理编次三个时期,成书年代应在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至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之间 ; 2、《古文苑》所录辞赋除题名为宋玉的《舞赋》外,其余作品基本真实可靠;3、《古文苑》辞赋采用“以人系文” 的 编排方式 , 其 作品 当来源于当时可见的文集。而《四库全书总目》称《古文苑》作品“乃《艺文类聚》《初学记》删节之本”即出自唐“类书说”的说法 并 不成立 。 《古文苑》对《文选》具有明显的补遗性质,不但在文献资料性与作品经典性上与《文选》相补合,而且通过选择、衡鉴、去取、编排等传达出来的“尚古小 、 兼雅俗”的赋选观, 充实 、契合了其所处时代的赋学内涵, 丰富 了以《文选》为范式的重要赋学批评形态—— “ 选本批评 ” ;4、《古文苑》辞赋文本具有很大的阐释空间。其辞赋题材类型的多样化,像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其中存在着许多的空白或未定点。根据题材重新分类后,其艺术赋、地理赋和物类赋三大赋类以及一部分抒情赋中的情感取向进行文本阐释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文苑》这一选本的文学审美价值。而且,《古文苑》所收辞赋所体现的宫廷文化、宗教文化、交感文化、刑法文化等又使读者避免了将目光聚焦于单一的文本分析,而呈现出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

此著的学术价值与创新 , 亦可归纳为以下数端:首先,此著是作者积 十余年不间断研究思考的成果,书中的某些论题和观点是较为前沿性的表述;其次,此著资料翔实全面,搜罗了先秦汉魏六朝至清代总集、别集、笔记、赋序等文献中的相关赋论及相关资料,在论述范围上力图深透,对历来不太注意的选本赋体予以了充分的论述。因而,赋选研究探索路径为《古文苑》其它文体研究以及其它选本文体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第三,此著的研究,有助于《古文苑》的传播与推广,对于《古文苑》辞赋之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也是最具特色的, 既在于对《古文苑》辞赋研究领域的开拓与推进,也在于其学术研究具有鲜明的“赋选”研究特色,对于赋学选本在批评形态领域或言说领域研究的展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 由 于研究条件及 著 者 自身 学力、精力的局限, 该书 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也 在所难免。比如,《古文苑》所载辞赋本身对名物地理的描绘、对玄言哲思的阐发、对风土人情的介绍等内容,和《古文苑》与文学总集《文选》、《文苑英华》等选本的比较研究,仍是本书所未能涉及的领域;《古文苑》注释 的 得失与校勘、考证,辞赋而外其它文体的研究等都还处于 有待开发的 阶段;在此著已有的论述中, 也 一定还有 值得斟酌、提炼 的 地方, 文字表述或资料 运用方面 的缺漏讹误,也 期待专家、读者的批评指正。

“几处别巢悲去燕,十年回首送归鸿。” 当我们以不懈的努力和不俗的成绩送别旧的“十年”之时,一个新的十年已经悄然走来。 学术探索 之路,一如既往地向遥远的前方伸展; 《古文苑》 及古代辞赋 , 仍然 是可以 继续耕耘的园地 。 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新的十年,安湘本人,还有赋学界的年轻同仁们,当会有更从容的步履和更深广的考察探索,并收获更丰富、充实的新的成果!

2023年7月8日星期六写于武昌

(编者注:此文系何新文教授为彭安湘博士新著《选本学视野下的〈古文苑〉辞赋研究》所作的序,该书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24年6月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遇见小妃 · 遇见诗

文艺 | 简约 | 唯美

终身顾问:邹联安、吴广平、刘年

主编:凌小妃

审稿:咏馨、希希、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