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给行业带来更多商业或技术上的思考,给广大开发者带来更多关于未来趋势的认知,腾讯云TVP组织开启了一系列对TVP专家的专访活动,将为大家带来一些你可能从未听过的独到见解和真诚建议。

宸邦数据创始人曾宪杰先生是TVP组织的创始委员,也是一位在技术领域耕耘近20年,对应用和商业有着独到见解的技术大咖。在他眼里,日新月异的技术浪潮面前,技术人应该如何抓住根本?中年危机的本质是什么?技术人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成长路径?创业究竟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将为你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曾宪杰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的他在上海工作了两年,随后开启了一段创业之旅。始于2004年的这次创业,让曾宪杰印象深刻,他个人评价这是结果上不成功但是有很多收获的创业经历。在外界看来,工作两年就敢于去创业的人,有勇气也有魄力。

2007年,结束创业的曾宪杰回到了杭州,加入了淘宝。他曾先后负责Java中间件团队和整个淘宝技术部。2015年,他加入蘑菇街任高级副总裁,直到选择二次创业,历时5年。

浙大毕业、淘宝技术部负责人、蘑菇街高级副总裁、畅销技术书籍作者,这一长串头衔背后,是时间、技术、价值的沉淀。但在这近20年的工作履历中,也曾有过让他记忆犹新的一次事故。对每个技术人来说,生产环境下的每一行代码,线上的每一个服务,背后都承载着来自客户与用户沉甸甸的信任与托付。

当时我刚工作不久,也就四五年的样子,工作上需要做系统,大家都知道现在系统越来越复杂,你做的系统可能会被很多人使用。那时候我刚学Java不久,可能是有些细节的东西没掌握好,出现了内存问题,但自己却不知道。期间团队多方联系,故障定位到是因为我写的系统出现了OutOfMemory,自己刚学习Java,定位问题花了很久,也对使用方造成了很大影响,内心非常愧疚。

当时我的leader跟我说,其实我们即便有很多测试环节,在线上也不见得说因为有测试就能够避免问题,这个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说有一点是一定要做到的,那就是不管你负责什么系统,你应该第一时间知道系统的状况,系统当前的工作情况你要了如指掌,如果系统遇到了问题,你应该是第一个知道的。

这次故障对我影响特别深,我在后来也一直和团队讲我们最高的追求当然是避免线上出现严重问题,但如果真出现问题了也要能够第一时间定位故障来源。我经常和团队说我可以接受大家出现问题,但是我不能接受出现很“二”的问题。我最不能接受你的系统出问题了你不知道,别人都冲过来找你说你的系统不对了,你还说是吗?我看一下之类的。当今互联网行业,如果做的不是全球化的业务,即便不是要求7*24小时不间断响应,也对可用性会有很高的要求。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第一时间定位系统问题,把自动化监控做好,甚至有些简单问题能够自动处理,其实是很重要的。

趋势判断

曾宪杰先生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有关注技术趋势的发展,各种新兴技术的起落沉浮他也都看在眼里。对于现在行业内普遍吐槽的技术更新换代趋势快,还没学会老技术,新技术又成风口的潮流,他也有自己的思考。

作为一名正在创业中的TVP专家,曾宪杰先生当前关注最多的当属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他看来,最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迅速,应该说从2015年的AlphaGo战胜李世石开始,包括深度学习的落地都是一大佐证。

但同时,他也表示人工智能当前仍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外界可能对于人工智能的了解不是特别客观,有些人会过高地看待人工智能能带来的变化,也有些人过低地评估了人工智能的价值。

我觉得人工智能其实是持续、高速发展的一项技术,我很关心到底人工智能能够创造出什么样的东西,未来有没有可能科学家真的了解到了人脑工作的方式,从而让计算机也学会,而不用靠现在大量的训练才能实现初级的人工智能。我同样很关心人工智能和5G到底能够给应用层面带来什么样的变化。随着这两项技术的普及,我非常好奇在C端、B端到底能够创造出什么样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不管技术发展到什么阶段,一定是产生价值才有用,所以我会更加关注技术能和应用形成怎样的结合。

我个人会比较关注人工智能领域下的安防这块,因为我自己在创业是做一些和校园、学生相关的事情,每年在暑假前后在很多地区容易出现一些孩子的安全问题,可能溺水或者在危险区域有些危险的状况。我比较关心如何基于图像技术,把监控做行为分析和改造,然后去进行预警,而不是说只能把监控作为一个事后的证据。当然我觉得人工智能现在能够应用的领域特别多,包括基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这两块,应该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

从人工智能抽象到整个技术领域,顶天的看法是一要关注大趋势,二是要扎根于解决根本问题。大趋势怎么理解?顶天举了个小程序的例子。2013-2015年间,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开始提速,很多企业都要做App,那是移动开发的黄金时期,iOS、Android工程师很吃香,Windows Mobile已经日薄西山。随着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行业发现因为iOS、Android平台差异而限定只能由专职工程师做开发就显得不太经济,于是很多基于前端的跨平台开发框架就此涌现。包括现在大热的微信小程序,同样也是基于前端技术加上自己的SDK构建的。如果当时能看到这样的趋势,在前端领域有更深的积累,后来的发展可能会更稳定也更好。

为什么要关注具体行业?因为绝大部分的技术从业人员其实还是在做技术应用,而不是发明家。技术应用在顶天理解是真正要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才能得到机会演进,而不是说纯粹是学术层面的探讨、研究。所以说对技术人员而言,还是要关注技术发展的趋势,甚至有些是和设备和底层系统相关的。简单来说就是要关注趋势,要扎根于解决问题。

成长路径与中年危机

有人说这是技术最好的时代,优渥的薪资,遍地的机会,中文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都吸纳着千千万万的计算机系毕业生、自学编程、培训出来的技术人才投身到IT世界的建设中。

曾宪杰先生也非常真挚地向这些怀揣梦想和希冀的后浪与努力耕耘着的前浪提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首先我认为,如果想走这条路的职场人士,或者是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想干这一行。我们当年报专业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是因为父母觉得这一行未来能挣钱。现在看收入确实很不错,但也同样辛苦。所以我的看法首先还是要考虑是不是真的很有兴趣做这个方向的事情。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你喜欢,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如果你不喜欢,可能也没法承受它的工作强度,而且工作以外你需要持续提升自己,这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更加明显。

我个人的建议是说首先我觉得如果喜欢这一行,或者说不讨厌这一行的话一定要具备的特质是要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能够提出建议和解决问题,千万不要等着被安排。在这个行业里面如果这样做事情的话肯定走不远。

第二,如果有机会去做具体的事情就一定要抓住机会。所谓具体的事情其实就是能够写真正被别人用的代码和系统。真正的将军是从战场上成长起来的,你不一定要全部抓住这样的机会,但自己动手做也好于只看资料。只看资料你只是具备了知识,只有自己运用了才能变成技能,这是最基本的。

第三,花点时间用心去了解一下行业和自己可能去从事的岗位,找到自己真正愿意做的事情。三五年后可能会有变化,但不妨碍你现在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再看看自己能做什么,跟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一个结合,可能对以后的工作更有利。

刚走出校园工作一两年的同学需要打好基础,这个时候我觉得一定要扎扎实实的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好,并且一定要从学生变成一个合格的职场人士,因为职场和校园完全是两个环境。这个阶段其实不一定要有很长远的规划,因为你只有在职场中工作得比较久,有足够的积累和对于行业的了解,才有可能对未来3-5年甚至更远的时间做个长期规划。对于5-7年的职场朋友,这个阶段应该给自己定一个规划,比如说是在某一个技术领域深入下去,还是说可能去做一些技术管理工作,甚至可以不继续做技术,转向做产品、运营也没关系,甚至有些人可能做其他的事情,其实都可以,因为你的积累已经足够了。

关于行业里经久不衰的中年危机问题,顶天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

我读书那会儿,人们说30岁就不能写程序了。几年后,又变成35岁。其实我觉得是这样的,不光是程序员,很多行业都会有所谓年龄的危机,我觉得这件事情的本质是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大,一定会有自己的积累和提高,也一定会有些东西可能你40岁的时候不如30岁,30岁的时候可能不如25岁,关键的点还是我们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在工作当中、工作之余到底有没有办法让自己增值。

程序员也好,其他岗位也好,其实都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在充分竞争的行业里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能够找到让自己增值的办法。如果说你比别人多工作5年,但是能力也没有比别人强很多,经验也没有办法转化为生产力,那我觉得其实公司可能更会把机会给这种能力和你差不多,但是很年轻,黏附力强、有潜力的人。说到底,我觉得技术人还是得关注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下是不是得到了持续的提升,能够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更被行业需要,这才是最重要的。

工作中有两件非常自豪的事,一件是2016年初蘑菇街和美丽说的合并,在人手、时间紧缺的情况下将两家公司的底层系统彻底融合,最终成功在618大促前上线发布。另一件则是蘑菇街机房迁移到腾讯云上的工作,在海量服务下,开着飞机换引擎,最终在腾讯云的支持下实现了平滑迁移。

而作为TVP创始委员,也一直陪伴着TVP项目的成长,为TVP的发展壮大持续输出着自己的能量。因此,对TVP项目,他也有一番自己美好的祝愿:

希望TVP能一直办下去。前两天在老家的时候和老家的朋友聊起来,他们问TVP是啥?因为我有很多朋友不是互联网行业的,我就和他们讲TVP是我们腾讯云最有价值专家的缩写,他说你创始委员是不是也要换届什么的?我说创始委员应该就是一次吧,这个也没有什么有效期,只要TVP办下去这个头衔就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