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展中的蒲城县中医医院 通讯员 陈红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奋进中的大荔县中医医院 通讯员 段康阳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通讯员 雷蕾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名中医米烈汉教授坐诊 通讯员 雷蕾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级名中医王三虎教授带教 通讯员 杜海艳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级名中医韩兆峰为群众义诊(资料图片)通讯员 张帆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渭南市中医药文化之夜活动(资料图片)通讯员 薛枭雄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大会(资料图片)通讯员 韩娟 摄
  当您漫步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渭南,探寻这座小城的历史印迹时,或许会与别具一格的中医阁不期而遇,又或许会与古色古香、飘着药材香味的中医馆来一场邂逅,感受浓浓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深化中医药改革,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对“健康中国”“健康渭南”建设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全国名中医下沉基层坐诊到中医药文化夜市惠民义诊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从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到中医药人才队伍日益扩大,从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大会到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走过万水千山,一幅时代新画卷徐徐展开。
  亮点一 高位推动,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筑牢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保障网”。
  下一盘大棋,凝多方智慧。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建立中医药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形成高位谋划、部门联动、整体推进的中医药工作机制。同时,加强规划引领,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出台《渭南市中医药事业发展2017~2030年规划》,加强战略层面谋划。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力量配备。全市11个县(市、区)卫健局全部设置中医药管理科(股),负责辖区中医药发展规划和政策落实。
  政策引领,助力中医药事业做大做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县、镇、村四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可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十四五”期间,我市多方筹集资金32亿元,用于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11家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有9家启动新建、搬迁工程,目前,6家已投入使用、3家完成主体建设,富平县中医医院整体形象和就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9个公立中医医院被评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大荔县中医医院、蒲城县中医医院通过三年创建,顺利通过市级评审,开创全省县级中医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先例。评选市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48个。
  在推进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我市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95个,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持续开展示范中医馆创建,评选市级示范中医馆67个,择优推荐省级示范馆建设项目29个。
  目前,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在全市范围开展中医阁试点建设,从文化氛围、人员配备、中医药技术开展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已建成使用中医阁245个。
  市、县、镇、村齐发力,上下贯通,赋能中医药事业。
  亮点二 传承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升服务水平。
  “在临渭区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上看到全国名中医米烈汉来坐诊的消息,我一大早就来排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挂上名中医的号,太便捷了!”11月13日8时许,因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郭丽(化名)来到临渭区中医医院国医馆,挂号后半个小时,米烈汉为她把脉、问诊、开具处方。
  全国名中医下沉基层,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就医获得感。
  不仅名中医坐诊、带教,我市还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置市级临床带教点52个,先后开展带教活动千余次,带教学员2.6万人次,极大地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临床实践水平。建设名医学术传承工作室,聘请雷忠义、米烈汉、王三虎、顾植山等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开设工作站,除传道授业解惑外,还定期坐诊。目前,共建成流派工作室1个,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工作站11个,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8个,形成中医药学术经验传、帮、带的浓厚氛围。
  利用渭南市中医药学会及其各专业委员会,以学经典、悟原义、讲案例为主旨,长期研读、分享名师大家诊疗案例。综合运用中省培训项目及华医网、陕西中医药大学等平台,通过线上线下、长短结合、理论实践相融合等多种方式,对全市4000名中医药医技人员进行5轮次以上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市医技人员专业技术与服务能力。
  亮点三 多点发力,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惠民义诊活动,将中医药送到群众身边。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生姜、茼蒿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也是中药……”今年6月19日,在华州区高塘中心小学,华州区中医医院医务人员为学生讲述关于中药的那些事。
  近年来,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健康素养,我市各医疗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校园,医务人员不仅讲解中医药文化知识,还发放中药药包,现场教孩子们做八段锦、中医养身操等,寓教于乐、融学于趣。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我市为宣传中医药推出的举措之一。多年来,市卫生健康委坚持宣传引导,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200余场次。我市还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大会,向全国介绍渭南中医药,签约中医药大健康类、医药医工类、文旅康养类等项目20个,招引投资108亿元。同时,持续开展民间中医药项目保护工作,对传承百年、确有疗效、影响力大的民间单验秘方、诊疗技术、炮制方法进行遴选,评选出三批民间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项目32个。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中医药融入群众生活,成为很多医务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市卫生健康委的破题之举是,在全市11个县(市、区)同步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惠民义诊活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群众晚饭后外出遛弯时,在人流量大的富平县温泉河湿地公园、蒲城县中心广场、澄城县长宏广场、华州区政府广场、华阴市一河两岸公园等,均能看到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忙碌的身影。
  一项项中医保健项目,一杯杯中药茶饮,一缕缕中药香……引得广大市民纷纷驻足围观、“沉浸式”体验,领略中医药的魅力。
  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义诊活动540余场次,发放宣传手册20余万份,服务群众12.8万人次。这是渭南市近年来开展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中医药义诊活动,也是全省最早开展的以文化夜市为主题的中医药宣传活动。
  全市8个县(区)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9个县级公立医院建成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建成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工作站11个,建成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8个,建成标准化基层中医馆195个、村卫生室中医阁245个;评选市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48个,其中,获批省级“两专科一中心”建设项目6个、省级优势特色专科2个;全市基本实现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协调发展……这是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的累累硕果。

  结束语
  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卫生健康委将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阶段的特色优势,为“健康渭南”建设注入中医力量。

(来源:渭南日报 健康周刊 记者 惠晓翠 通讯员 樊晓明 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