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获悉,《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已编制完成并于近日印发。《导则》明确了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全龄公共设施及整合绿色景观资源等关键内容,鼓励采用架空层设计,打造环境友好的花园住区。同时,《导则》还强调了提升建筑品质,优化室内空间布局,降低噪音影响,并明确了卫生间、厨房等日常环境的具体要求。在公共环境方面,重点规划老人活动、儿童游乐场所,并设置安全监控设施。北京已有多个项目采用架空层设计,未来将有更多小区应用此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架空层不得停车

在北京建设花园城市的背景下,《导则》中对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完善全龄公共设施,整合住区绿色景观资源等重要内容进行了明确。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打造环境友好的花园住区,《导则》提到,鼓励综合考虑北方气候特点、区域环境特征、建筑高度等因素,打造设计合理、形式多元、场景多样的住宅阳台,鼓励在多层住宅设置开敞阳台。鼓励通过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形式实现多层次立体绿化;鼓励通过在阳台预设种植槽、种植箱、种植池、预留上下水条件等措施,提高室内外绿化环境品质。

鼓励在住宅首层设置视线通透、空间开敞的架空层,探索结合北方气候特点局部设置适宜的围护设施,打造室内外融合的共享绿色公共空间。

而且,针对架空层可能存在自行车、电动车随意停放的问题,《导则》指出,架空层作为居民公共活动、交往空间使用,不得作为停车或车行交通空间使用。

对于架空层的高度,《导则》明确,首层设置架空层的住宅建筑,架空层层高一般不宜低于3.6米。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航道净空、微波通道等高度限制区域外的地区设置架空层时,可对此栋建筑高度控制给予适当弹性,建筑高度减去架空层层高不大于用地规划控高。

此外,在不影响住区居民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可结合整体绿化在住区场地内设置有盖且不封闭的风雨连廊,用于连接相互独立的建筑物或将建筑物与社区出入口、小区内广场、游园、建筑小品等公共空间相互衔接,方便居民休闲与出行。

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调整优化,房企在拼销售的同时,对于业主的居住品质、居住体验、产品设计也更为关注。越来越多的小区也将在南方城市应用较为广泛的架空层设计应用在产品之上。

据了解,在《导则》发布前,北京已有两个项目采用了架空层的设计,分别为龙湖·观萃项目以及丰台金茂·璞逸丰宜项目。并且在11月18日,北京第三个架空层项目亦庄新城0202街区地块开启预申请。

《导则》与高端住宅设计标准可叠加

除了打造花园住区,《导则》也督促房企提升建筑品质,打造舒适可变的居住空间,优化室内空间功能布局,满足不同家庭结构生活多样化需求,降低噪音影响,强化智能化应用,增强居住舒适性和便捷性。

《导则》中提到,鼓励结合弹性限高政策营造尺度舒适的户内高度。户内注重动静分区、干湿分离、洁污分区,增加户内存储收纳空间和多功能弹性空间;鼓励户内公共区域(起居室、餐厅)设置通高跃层等具有层次感与趣味性的室内空间。

针对困扰业主的噪音问题,《导则》也明确,卧室顶部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其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L’nT.w应小于 65dB;起居室的分户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L’nT.w不应大于65dB。

住宅相邻两户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卧室、起居室(厅)与邻户房间之间的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 (DnT,w+ C)不小于50dB。建筑物内外部振动源对卧室的夜间结构噪声低频等效声级不高于 30dB(A)。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该规定属于行业新规,也是当前在住房设计规范中首个对噪音或隔音落实积极管控的政策。其响应了此前住建部的重要讲话精神,即在调研各地对好房子的相关问题和诉求时候,"隔音差"成为投诉较多的内容。所以政策的出台,积极回应了群众的关切。

除了噪音问题,《导则》中还对居民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室内环境做了明确,卫生间及厨房的竖向排风道应具有防水、防倒灌及均匀排风的功能,并采取防止支管回流和竖井渗漏的措施;卫生间中选用的卫生器具无存水弯时,应在管道构造做法中设置存水弯,水封高度不应小于50毫米并保证水封可靠有效,严禁使用活动机械密封替代水封。

在公共环境上,住区应重点规划老人活动、儿童游乐场所,并设置在阳光充足的区域,宜有不少于1/3的活动场地满足大寒日不低于两小时的日照标准,且应设置全覆盖监控设施;室外活动场地采用防滑、防跌落、防冲撞的安全环保材料,并设置醒目标识,在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区域,设置紧急求助呼叫按钮并与视频监控联动。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未来,房企在选址建造高品质住宅时,可以遵循新的规则与高端住宅设计标准来执行,也是对住宅品质提升的一种积极回应。新的设计《导则》一方面旨在鼓励更多房企建造出优质的房屋,通过优化规划设计,提升住宅的实际使用空间与利用率;另一方面,也为"好房子"设定了明确的标准。因此,这一指导规则更多的是在引导房企参照新的、更为先进的规则标准来执行,以期在未来打造出更多符合高品质要求的住宅。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