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大观》是由亚细亚写真大观社(大连)编辑的一部记录亚洲(主要为中国)文化的照片集,涵盖风景、宗教、民俗、人物等多方面。照片旁边附有日文介绍,摄影者、拍摄地、时间等。此套共16辑,含照片约1891枚,出版年代为1924年到1940年。
在数千幅照片中,中国的城镇、乡村影像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岛崎役治所感兴趣的主要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客货站、海港码头、桥梁、粮仓、交通和公路设施、中心广场、名胜古迹、商业街、重要厂矿,等等。他几乎是千篇一律地拍下了每个城市的城墙、城门以及鸟瞰式的城镇全景。对一些重要的军事要地,岛崎役治更是不厌其烦地反复拍摄。如在被日本人认为可“挟武汉而治中国”的武汉三镇,他不仅拍摄了全景、近景、交通要道、商业中心,还对三镇及郊外的一些标志性建筑进行了拍摄。
庐山香炉峰
香炉峰位于庐山的西北部,具体位置在庐山南麓,距离庐山主峰飞来峰约6公里。它邻近五老峰,与三叠泉风景区相距不远。香炉峰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自然形态,山峰形似古时祭天神燃香的香炉,因此得名。
李白曾在庐山香炉峰下,有感而发,创作了流传千古的《望庐山瀑布》。该诗将香炉峰的雄伟瀑布比作银河落九天,其气势磅礴,给人以超群脱俗、雄奇瑰丽的印象,以及诗意盎然的审美享受。
庐山五老峰
五老峰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时像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得名“五老峰”。
古代研经传道的五老,在史话中被称为天神或天尊,在星象卦说中,他们分别是青灵始老天尊、丹灵真老天尊、黄灵元老天尊、浩灵素老天尊和一灵玄老天尊,五老祠所祭的正是这五老天神。李白曾赞美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西林寺塔
位于庐山北麓,建于东晋太和二年(公元367年)由太府卿陶范创建,为庐山北山第一寺。西林寺庙中,原有一幅墙壁,苏轼来游,看到壁前前人题诗甚多,顿时兴起,索笔著名的《题西林壁》,传为千古佳诗。
当时英国人修的上山道路。
庐山牯岭的那些别墅,游客多得很。
庐山牯岭的风光那叫一个绝!
牯岭原名牯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岭的长冲,在这里兴建住宅别墅,逐步开发,并按其气候清凉的特点,据英文“Cooling”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
白鹿洞书院山前溪流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宋代最高学府之一,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与当时的睢阳、石鼓、岳麓书院齐名,合称“天下四大书院”。
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庐山白鹿洞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最初称为“庐山国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并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名声大振。与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这一行游人就有意思了,顺路打起了妇科广告。
庐山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
招隐泉,又名“天下第六泉”,位于江西庐山风景区内三峡桥东。招隐泉的名字与唐代茶学家陆羽紧密相联。“招隐”两字的来历相传有二:一是陆羽曾隐居浙江苕溪——人称“苕隐”,由此演变而来;一是由当时的大官吏李季卿慕名召见隐居在此的陆羽而来,因“召”与“招”同音,故后人将此泉称作招隐泉。
招隐泉旁旧有陆羽亭,曾是陆羽隐居煮茶的地方。据传,经他在此反复品评,遂将此泉定为“天下第六泉”。
东林寺的开山祖师,也是莲宗始祖。慧远大师在庐山弘扬佛法,吸引了众多社会名流、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前来朝拜,并与123位大德高贤缔结白莲社,专修念佛三昧。
东林寺在唐代达到鼎盛,殿、厢、塔、庑共三百一十余间,规模宏大,门徒数千人,收藏经书万余卷,名列全国寺院之首。东林寺诗碑林立,文人题誉丰富,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韩愈等诗人名士留有诗章,被誉为“满寺万诗咏,一步一惊心”,堪为天下第一诗寺。
庐山仙人洞近旁的御碑亭,于元末之际,来自江西九江永修的周颠,屡次襄助朱元璋成就宏伟霸业。朱元璋将其封为仙人,遂于庐山上修筑御碑亭,碑名定为《周颠仙碑》,且亲自挥毫撰写《周颠仙人传》与《四仙诗》,并镌刻于碑上。
在五老峰的第一峰那里,有奇松长在陡峭的石壁上面。
于五老峰之上俯瞰所摄之景,远处的鄱阳湖浩渺无垠,河水仿若一条洁白的绸练蜿蜒流过沙河镇。
庐山路边的茶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