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

《书法研究》杂志起步于1979年,创刊至今,一直坚持发表纯学术研究文章,以严谨专业的治学态度和高质量高格调见重于学界,大大推动和见证了当代书法研究的发展。四十多年来,各种学术课题、学术动态、学术思潮都在杂志里留下了清晰的痕迹。四十多年来,我们风雨兼程,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打造以“独立思想,开放视野,严格学风,昌明书学”为宗旨的交流平台,及时反映或启发引领了许多学术热点和学术争鸣。许多作者都是当代大家,更多的作者则从这里步入了书法研究的学术生涯,他们留下了诸多产生重要影响的篇章。

为此,编辑部官微推出“佳作新读”栏目,精选往期优秀论文,以承前启后,回溯历程,激发今天书法学术研究的新思考。栏目甫一推出,便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得到多家公众号的转载。为方便读者、书法研究者阅读,现将老文佳作按史论研究、技法探赜、碑帖研究、印学研究、书家印人、书法与文化、书法美学、批评与争鸣、书法教育、海外书学等分门别类加以推送,期望这一批珍贵的书学文献发挥更大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史论

书法创新的个性不能脱离传统法度

赵冷月

刊于《书法研究》1990年第 4 期

当代中国书法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中是否有退化现象?当代书家在书法创作中是否有游离传统法度基本要求的现象?我们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当代中国有不少书家乃至政治家、文学家的书法作品有很高的水准,具有独特风格,并能反映时代风貌。凡无愧于书法家这个称谓的,在创作中必能遵循传统书法法度的基本要求。

书法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风貌,书法既是一门传统艺术,又是一门时代感很强烈的艺术,我们纵观中国书法史,每个时代的名家作品无不具有能够反映当时社会风情或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而产生的艺术特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书法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从一个书家的作品中,我们常常不难看出他对各方面艺术的敏感性和所具备的观点,不难看出他的文化修养和对历史的态度等等。更重要的是,书法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它往往能把一个书家各方面的知识修养隐约地反映出来。譬如唐代中期的颜真卿,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杰出的大书家之一,也是唐代最有特色的书法家,然而,他又是当时一位杰出的,很有骨气的政治家。他曾任殿中侍御史,因受杨国忠排挤而任平原太守。安禄山叛乱时,他联络从兄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个郡起而响应,他被推为盟主,集合二十万兵力,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后来他到京都,官位直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至唐德宗时,因李希烈叛乱,他被派往叛军军营中劝谕,因其耿直不阿,不畏淫威而被吊死。我们从颜书中不难看出作者刚直的个性和对时代问题的主见。颜书是别具一格的,它在风格上既不同于汉隶北碑,也不同于钟、张、“二王”,它以端庄雄伟的态势和骤雨旋风般的变化,既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又反映出有唐一代由兴盛走向衰弱的政治上激烈变化的特征。颜、柳书法与初唐欧、虞、褚、薛四大家的作品几乎可以代表整个唐代书法的基本特征,使唐代书法在风格上迥然不同于其他各个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真卿《勤礼碑》(局部)

中国书法在唐以前各时代和唐以后的宋、元、明、清都有其时代特色,有自己杰出的书家及其代表作品,这些书家的作品就构成一时代的书法风貌,我们在这里也不必一一赘述。关键是各时代的大书家相互间是否有某种维系,这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每一个时代取得成功的大书家无不首先具备对前代书法继承的一面,尤其是对传统法度的继承,这构成了一个书家是否站得住脚的基点。所以,我们首先可以肯定,如果一个作者不能继承传统书法的基本法度,是断不能取得成功的。所以,我们在所有古代、近代和当代书家的作品中,都不难看出他们的严格遵循传统书法基本法度的一面。

书法的基本法度所包括的范围较广,包括书法对运笔中的轻重缓急、偏正曲直等方面的要求,也包括对结字上疏密有致、虚实相间的要求,每一件书法精品往往都具备骨力和妍妙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首先取决于书法的基本法度,如姜夔《续书谱》所说:“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运动,劲则有力,圆则妍妙。”书法艺术要求点画既要刚劲,又要遒媚,称为铁画银钩。如欧阳询《用笔论》所说:“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在中国书法史上还有“折钗股”“屋漏痕”的说法。所谓“折钗股”即书法上对转折的笔画,要求笔毫平铺而锋正圆不扭戾,如钗股虽经曲折而其体仍圆,亦如姜夔所说:“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屋漏痕”者,乃以写竖画为比喻,要求行笔时不可一泻直下,须手腕时左时右,顿挫行笔,如屋漏之蜿蜓下注,则笔画圆而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局部)

在当今上海书法爱好者中,因急于求成,忽视临池与创作不可或废的密切关系,乖离传统法度的基本要求的大有人在。有一些中青年作者所创作的作品只求形态上的大胆飞舞乃至形状怪异,他们的作品看似“气势汹涌”,其实运笔飘荡不稳,看似行笔“坚挺”,其实笔中木僵无力。探究下去,这是何以产生的呢?主要还是没有重视长期坚持对古代名碑法帖临写和揣摹的功效,没有吸取古代名家作品的精髓,没有遵循传统书法基本法度的要求。他们把书法当作一门廉价的艺术,以为就那么几根线条的变化,可以任意为之,只要所谓的事实上连自己也难以名状的个性化得以发挥,即可轻而易举取得成功,这就完全错了。对书法艺术的爱好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有一个长久学习探讨和摸索的过程;对传统法度,不能因“创新”而废之,须知继承与创新是互为依承、不可偏废的,要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有全新风貌的作品,必须以传统书法的基本法度为重要立足点。新时代的书法代表作品仍需要有遒劲和妍妙,需要铁画银钩,需要有“折钗股”和“屋漏痕”的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相关阅读⭐️

欢迎订购《书法研究》

编辑部电话:021-53203889

邮购部电话:021-53203939

中国邮政服务热线:11185

邮发代号:4-914

邮箱:shufayanjiu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