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霞姐。
今天,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祖国也以最高礼遇接43位英雄回家。
这些回国的烈士,都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战斗最为激烈的江原道横城、铁原、洪川以及京畿道涟川、加平等地牺牲的将士。
他们牺牲时,大多不到30岁。
抗美援朝战争共五次战役,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就突破了“三八线”,并占领汉城。
此后,在“三八线”以南还进行过第四、五次战役等多次作战。
这也导致了大量的志愿军烈士留在了“敌占区”,他们都是如何回家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事最为激烈的第三、四、五次战役都发生在“三八线”以南“联合国军”占领区。
按志愿军司令部战后通报,第四次战役志愿军共歼灭南朝鲜军和“联合国军”7.8万人,志愿军伤亡4.2万人;第五次战役歼敌8.2万人,志愿军伤亡7.5万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随时推进或撤退。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敌我双方打扫战场时都尽量会对战死者进行掩埋。
志愿军离开时,也临时掩埋好战友遗体,以便战后妥善安葬。但战后特别是在原敌占区对零散掩埋的烈士遗骸的搜集难免会有遗漏。
1954年,抗美援朝停战后的第二年,朝鲜开城市政府当局特地在北郊“三八线”松岳山南麓的山坳里,开辟建立松岳山志愿军烈士陵园,以便安葬从敌占区运回来的志愿军烈士遗骸。
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离休干部孙佑武当年参与了接收工作。据他2006年回忆文章中说,1954年9月,双方在一次军事人员遗体交接中,“联合国军”方面送还的志愿军遗体总数约为1万具,他们都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一线壮烈牺牲的烈士。
这应该也是志愿军遗骸最大规模的一次移交。
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朝鲜期间,中朝双方就撤军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
2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表声明,决定于1958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
至10月26日,志愿军总部公报:志愿军已全部撤离朝鲜。
随着志愿军最后一批部队撤离朝鲜,对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挖掘,朝鲜也做了相应的工作。
中国人民志愿军原本在板门店的军事停战委员会(简称“军停会”)有个100人的代表团,撤军后只剩下一个7人工作小组,全部由军方人员组成。
留守的军方小组除负责停战后的善后事务,还负责协调接收在韩国境内发现的、经由“联合国军”方面转交的疑似志愿军失踪人员的遗骸,然后参与鉴定,并把志愿军的纪念章、标志牌等遗物移送国内。
据新华社驻韩国的一位记者回忆,1981年的时候,他就参加过一次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的安葬仪式。
当时志愿军遗骸没有被运回国内的先例,被发现的遗骸统一安葬在朝鲜境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仪式很隆重,同时被发现的还有部队番号和一些文字资料。
这期间,“联合国军”和韩国乡间,志愿军遗骨也多有零散发现,都移交给中方,统一安葬在朝鲜。
“军停会”中国小组最后一次履行职能是在1989年11月。
据当时新华社报道,在朝鲜江原道铁原郡检寺里的一个高坡上,朝鲜人民军的一支部队在非军事区的前沿进行修路施工时,意外发现一枚中国全国政协1951年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章。
当他们继续下挖至离地面约1米深处时,一具零碎的烈士遗骨显露出来,遗骨附近还有另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中国人民银行1949年发行的18万元纸币和一张“中国人民志愿军391部”字样的空白临时介绍信。
“军停会”中方人员和朝鲜军方前往现场检验后认定,这是一具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员的遗骨。这位无名烈士终于同他生前的14,233名战友长眠在松岳山下的志愿军烈士陵园中。
1991年3月,美国提出由韩国将军担任“军停会”首席代表,遭到朝方拒绝。其后,朝鲜撤走其驻“军停会”代表团。
9月,中国方面鉴于“军停会”已实际停止工作,决定撤回原驻“军停会”的代表。
随着中方7人小组撤回后,志愿军的名称从此成为历史。寻找、挖掘和掩埋志愿军失踪人员遗骨的工作也随之结束。
当时遗漏在韩国境内志愿军烈士遗骸,一定还有,但只是少数零散掩埋的,不会有大批的志愿军烈士遗骸被发现。
那中国小组撤走后,韩方挖掘到志愿军遗骸怎么办呢?
1996年6月,在距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仅10公里,汉城北部的京畿道坡州市,韩国政府建了一块墓地,统一安葬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遗骸。
墓地题字“朝鲜和中国士兵墓地”。
据说按照韩国的传统,墓地一般面向南方,但坡州志愿军墓碑全部面向北方。这是为了让死者可以面向家乡的方向,遥望家乡。
2005年,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据韩国陆军部队透露,在京畿道加平郡北面花岳山一带,共挖掘出朝鲜战争期间遗骸52具,其中30具属“联合国军”,22具属中国人民志愿军。
这些志愿军遗骸,也统一安葬在坡州墓地。
据了解,墓地刚建成时非常简陋,都是很小的坟头,墓碑也是木制的,而且有段时间疏于管理,杂草丛生。
后有民间团体向韩国国防部建议,应该好好管理该墓地,使其成改善对朝、对华关系的桥梁。此后韩国国防部决定投资修缮此地,公墓整体看上去较新。
2007年1月,韩国专门成立了从事朝鲜战争韩军战死者遗骸发掘工作的专业部队——“国防部遗骸发掘甄别团”,下辖企划课、发掘课、甄别课、支援课等4个课和4个发掘班,人员有85人。其中,军官13人,副士官15人,士兵48人,军务员9人。
专业部队挖掘到的朝鲜军队、中国志愿军遗骸,也都统一安葬在坡州墓地。
对于埋葬在朝鲜的更多的志愿军烈士遗骸,烈士后人们觉得,如能够前往祭扫,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共牺牲197653人,除少数团以上干部和著名战斗英雄运回国内葬在沈阳、丹东等地烈士陵园外,其余都安葬在朝鲜。
长期以来,志愿军烈士的统计都比较粗漏,即使归国的志愿军烈士也多有错误。
有抗美援朝老战士曾到辽宁丹东烈士陵园找寻牺牲战友的墓碑,查验后发现,15名战友的名字错了一半。
“名字都错了还怎么纪念?”老战士无奈说。
异国青山埋中国,高堂盼儿泪已干。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共有12位中国人民志愿军被朝鲜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安徽南陵的李家发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李家发牺牲在1953年的金城战役,当时还只有19岁,他是用胸口堵的机枪,是黄继光式的英雄。
母亲去世时,特别交待女儿,如果有机会去朝鲜,要在她坟头抓把土带去,撒在儿子的身上。
韩国收留在坡州墓地的骨骸,是志愿军将士遗骸回归的一个良好开端。
2013年6月29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在访华期间,会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时,提出在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送还韩国军方管理的360具中国军人遗骸。
据悉,朴槿惠的提议是突然进行的,就连韩国外交部也只有核心负责人知情。
消息出来当天,一个名为“志愿军后代寻先烈墓园”的QQ群沸腾了。
57名成员中,许多人的先辈至今埋葬在朝鲜半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企盼——探访志愿军墓地,如果可能,将先人遗骨带回家乡。
在热烈的讨论中,他们判断:韩国方面已没有政治阻力。于是,他们决定马上签证、组团,以纯民间的身份,前往坡州墓地祭扫。
即使在坡州墓地不一定能找到自己先辈的遗骸,也聊表烈士后人的心意。
8月初,抗美援朝志愿军后人首次自发组团抵达韩国坡州墓地凭吊,58岁的张伟是这个团的团长。
他在QQ空间里写道:“将不会忘记烈士,历史也不会忘记我们,我们所做的一切,前无古人,后有来者。”
祭扫团在墓地上举行了独特的悼念仪式。他们在每一块墓碑都放上洁白的菊花,点上祖国的香烟,盛上家乡的白酒。
他们在黑纱布幔上悬挂着三位志愿军烈士的遗像,代表着18万烈士,团员们对着照片跪拜祭奠。
康明宣读了对烈士的公祭文,李海放宣读了对发亲的祭文;苗务才披麻戴孝、跪地长哭……
一些团友们已陆续回国,志愿军烈士康致中的儿子康明,烈士李树人的女儿李海放,他们和张伟一起,继续前往烈士在韩国境内、三八线附近的多处牺牲地凭吊。
8月5日,康明又来到了离父亲牺牲地最近的韩国涟州台风瞭望塔附近,他把专门带来的中国香烟为父亲点上,静静地遥陪了父亲一整天。
根据当年的军队来信,康明知道,父亲被安葬在三八线北侧的朝鲜江原道铁原肃字152坟墓。
但由于坟墓位处朝鲜军事禁区,无法进入,康明只能在三八线南侧的涟州台风瞭望塔远眺。
当多年来只能通过网络地图辨认的地方就在千米之外时,已年过花甲的康明还是忍不住恸哭。
60年对父亲思念之苦、寻觅之难,似乎在那一刻得到了补偿。
中韩双方就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问题很快达成共识。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起掘、干燥、鉴别、遗骸遗物分类整理记录及装殓等工作。
2014年3月28日,一架专机从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起飞,这架专机的"乘客",就是首批在韩43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此后,每年都有牺牲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回到祖国的怀抱,长眠在战友们的身边。
而为了迎接长眠他乡的英雄回家,国家每一次都举行隆重的仪式。
当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两架战机腾空而起,伴飞护航,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志愿军烈士张荣祥的弟弟张荣恩已经96岁,他曾多次到陵园,迎接英雄们回家。“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哥哥一样。”
老人每次来陵园,都要在英名墙上擦擦哥哥的名字,告诉他,你的战友回来了,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你们。
让无名者“有名”,让英雄与亲属“相认”,既是烈士家人的心愿,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2019年起,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门启动帮助烈士寻找亲人活动。目前,已为10名烈士成功找到了亲人。
烈士展志忠牺牲在1953年7月的江原道铁原郡,是2020年第七批归国的在韩志愿军烈士之一。
他的遗物中有一枚清晰可辨认的印章,这为了他的寻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第二年,就找到了烈士儿子展超明。
展志忠是河南新蔡人,解放前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的,逃了几次才逃到共产党军队,当了解放军。
解放后,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入朝鲜后寄回来的第一封信,就是交代妻子把两个儿子好好养大。
展志忠牺牲后,年轻的妻子一直没有再婚,她说自己丈夫在战场上牺牲了,就交代她一件事儿:好好把儿子养活大。
这件事她一定要做好,就是自己饿死,也要把两个儿子养活,不然,黄泉之下,没脸见死去的丈夫。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
这些年,我们坚持记录抗美援朝老兵们的口述真实故事,里面也尽是对牺牲战友的缅怀和思念。
让生者有永恒的爱,让逝者有不朽的名,唯有铭记,才是对那些为国牺牲的烈士最好的褒扬。
#山河如愿 英雄回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