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报道了南通,但不是什么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朋友们走访南通部分羽绒被商家的直播间和工厂,发现存在“以丝充绒”的违法现象。

有商家用便宜的飞丝代替鸭鹅绒充入羽绒被壳里,生产出来的劣质羽绒被不仅被消费者买回了家,也流向部分酒店和民宿。

飞丝是什么?其实就是羽绒加工过程中脱落的单根短丝,俗称粉碎绒,是鸭鹅绒的边角废料,保暖性和蓬松度都很差。一条正常“90绒”羽绒被成本在800元左右,如果用飞丝代替,成本能减少一半以上。

此外,这些劣质羽绒被上的标签吊牌和检测报告,也是几块钱就能买来的假货。

一句话触目惊心:

用“飞丝”冒充“羽绒”,早已成为南京当地市场“公开的秘密”

25日,南通市场监管局发布通报,面对舆情,官方回应算得上及时有力,但事件对南通家纺的品牌力已经造成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纺之都的招牌一旦掉下来,未来可能很难再挂上去。

这场劣质羽绒被风波,也给南通家纺敲响了警钟。

01.

一头猪让鹅鸭绒价格上天

话说回来,今年的鹅绒和鸭绒价格确实让人“高攀不起”。从今年年初开始,各种羽绒的价格都在持续走高。

95%含量的白鹅绒,价格同比上涨超45%,一吨高达130万元。6月份以来的鸭绒价格也一直保持在50万元每吨以上,同比涨幅超过40%

高居不下的鹅鸭绒价格很快传递到终端市场,造成当前所有羽绒制品的价格大幅上涨。

以一床2*2.3米的双人羽绒被为例,正常填充量1500克左右,光羽绒成本就要800多块钱,算上面料、包装和人工成本,总体成本至少在1100元以上,市场价要到1300到1600元之间,算上品牌溢价,可以去到2000元以上。

和羽绒被同样受关注的羽绒服,今年也迎来普遍的价格上涨。根据不同款式的充绒量,每件羽绒服的成本要增加15%到30%,终端价格要上涨200到500元。

很多商家感慨,从业十多年,从来没遇到过持续如此之久的羽绒上涨行情。

羽绒的价格高峰从何而来?

问题,可能出在猪身上。

为什么说是猪?由于前期的猪肉价格较低,猪肉消费增长,使得禽类的消费需求下降,影响了禽类出栏率。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的监测统计,鸭的出栏量从2019年的48.8亿只下降至2023年的42.2亿只,同时鹅的出栏量也从6.3亿只下降至5.2亿只。

近几年国内肉鸭和肉鹅的出栏数持续减少,还有一系列特殊的背景。

2019年鸭鹅的出栏高点属于特殊情况,当年非洲猪瘟暴发后,市场禽肉需求快速上升,推动了禽肉养殖数量的增长,但产业随即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加上之后猪肉供应的恢复和周期性低谷影响,因此肉鸭和肉鹅出栏数出现持续减少。

绒少,商家多,价格它也没办法,不得不涨啊!

02.

“挂羊头卖狗肉”的羽绒被

在羽绒成本攀高的情况下,今年的羽绒制品涨价已成事实,而那些直播间里号称几百元就能买到的“95鹅绒”羽绒被,当中的猫腻可想而知。

到底有哪些猫腻,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在直播间里,主播展示的羽绒被都填充的是正常鹅绒,但发给消费者的就是填充飞丝的劣质被子,完全货不对板。有的主播还想出奇招,在被子外部的一个格子中填充羽绒,以应付消费者检查,而在其他格子里填充其他材料。

产品标识,都是成本一两块钱的虚假标识,商家“想怎么印就怎么印”

一些主播出具的所谓检测报告,则是拿正常羽绒被去检测,实际产品则都用飞丝作填充。商家们还满口笃定:

“客户一般摸不出来。”

总而言之,种种套路让人防不胜防。

根据国家标准,产品只有“绒子含量”大于50%,才可以被定义为“羽绒”,只有用同一规格的羽绒作为唯一填充物的被类产品,才有资格称为羽绒被。

央视曝光的南通“盟庭家居”等商家,对相关的标准心知肚明,但还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明知故犯,用飞丝等劣质材料代替羽绒,挂着羊头卖狗肉,生产出的飞丝被销往全国,连酒店和民宿等公共场所都无法避免。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就在一个月前,南通才刚刚喊出“好家纺,南通造”的口号,在上海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南通家纺新品发布会。

这几年,南通对家纺产业的宣传声势浩大,着力推出”南通精品家纺“的品牌集群,还要把产业聚集地叠石桥镇打造世界级的家纺产业公园。

结果“好家纺出门遇到假羽绒”,这次的负面曝光,恐怕让南通打造精品家纺的道路更加漫长了。

03.

机会,只有一次

抛开“以丝充绒”的事件不谈,南通确实在家纺行业兢兢业业发展了很多年,是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有着完善的产业链条。

数据显示,2023年,南通家纺年成交额超2400亿元,在全国家纺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南通家纺覆盖套件、被芯、枕头、床垫、凉席等8大类目200多个小类目、1000多万个SKU。当地还拥有近1000个注册品牌,涌现出罗莱、金太阳、凯盛等一批知名品牌。南通最出名的叠石桥镇,是全球最大的家纺产业集群地与交易市场,供应着全球60%的家纺用品。

说南通是“家纺之都”,的确名副其实。但要打响“好家纺,南通造”的口号,却没那么容易。

家纺行业并不是一个有很高技术门槛的行业。在1000个家纺品牌的背后,实际是更多的白牌厂商和代工工厂。

据统计,在南通的叠石桥和志浩两大家纺市场,拥有市场主体将近9万家、成品生产企业超4000家、电商企业超5万家。

这既是一个活力强劲的产业集群,又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角斗场。

和南通想要着力推出的精品家纺品牌相比,当地泛滥的白牌厂商既没有品牌优势、也没有技术本领,有的只是传统劳动密集型的流水线。小微工厂利润薄,要想盈利生存,除了老老实实做代工之外,搭上这几年疯狂的直播带货,或许对他们而言是一条“捷径”。

老法师说过,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就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一条成本800元的羽绒被换成飞丝,成本就能降到400元的时候,在那些违法主播和商家眼里,行业标准甚至法律就可以被抛之脑后了。

只不过,这一小撮商家的“牟利捷径”,对南通的家纺招牌而言,却可能是一场无妄之灾。

毕竟建立一个品牌可能需要经年累月的市场培育,但毁掉一个品牌,却只需要一个负面的导火索。

举个例子,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让国产婴幼儿奶粉至今都很难在国际品牌面前抬起头来。

再举个例子,在笔者家乡泉州,有个著名的中国鞋都——晋江,这里孕育出了安踏、鸿星尔克、匹克、361度等一众国产品牌。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晋江鞋一度被称为“星期鞋”,一星期内必开胶。这是因为村民们不懂皮革和塑料用胶不同,只要是胶水就往鞋上涂,造成胶水开胶、鞋底脱落。在那之后,晋江鞋的口碑一落千丈,经过十多年的外贸学习和政府带动,晋江的鞋业产业才重新焕发生机,和造假鞋出名的莆田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慢慢做出自己的品牌。

而现在,面对全国五十多个家纺产业集群的虎视眈眈,南通不可能再用十几年挽回口碑。

“好家纺,南通造”的口号可以每年都喊,但市场不可能再有试错的机会。

南通,你可千万别搞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热门文章推荐

回复关键词阅读

  • 中国集成电路“黄埔军校”,如今在走什么样的“芯”路(关键词:黄埔军校)
  • 中国蓝莓的命运齿轮,被这家研究所拨动了(关键词:蓝莓)

  • 阿满百香鸡大战紫燕百味鸡,为何选择南京(关键词:紫燕百味鸡)

  • 无锡一个区,一年机器人产值50个亿(关键词:机器人)

  • 擅长打造爆款的常州,有了新目标(关键词:爆款常州)

  • 浙江非网红小县城,正在闷声发大财(关键词:浙江小县城)

  • 扬州毛绒玩具卖家做跨境,靠一个创意狂赚美金(关键词:毛绒玩具)
  • 如果不是苏州这个园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股可能要晚来两年(关键词:苏州园区)
  • 中国版英伟达,在无锡设总部了(关键词:英伟达)

  • 阿那亚入局,常熟狂飙(关键词:阿那亚)

  • 药明生物,走向下一个波峰的路径依然清晰(关键词:药明生物)

  • 昆山20连冠冷思考:挑战者在哪,从哪里超越(关键词:昆山挑战者)

  • 从人才日到人才月,湖州到底还有多少惊喜(关键词:湖州惊喜)

  • 复活的苏州,焦灼的东莞(关键词:东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