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6月25日,咸丰九年的华北大地,被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炮火震撼。这场战役不仅是清军自鸦片战争以来首次取得的重大胜利,更是一面映照清朝封建体制内部腐朽与困境的镜子。
胜利的喜讯迅速传至京城,咸丰皇帝闻讯龙颜大悦,视此胜利为对他开战口谕的有力回应。6月27日,他难掩喜悦,连颁四道圣旨,对僧格林沁大加赞赏,其中首道圣旨慷慨地“提银五千两,分别奖赏”,圣旨中记载的夷船无视理谕、擅自闯入并率先开炮的经过,以及清军英勇回击保卫家园的壮举,可见于《清实录咸丰朝实录》的《咸丰九年·己未·五月·丙午》。这不仅是对僧格林沁个人功绩的肯定,更是对清军英勇抗战精神的颂扬。
僧格林沁,这位清朝末年的杰出军事将领,在战役中表现出色,赢得了朝廷的赏识与提拔。他开始负责天津和北京城的防御保卫工作,并辅助载垣亲王负责英法联军的谈判。然而,在愤怒与冲动中,他违背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闪耀人性的古老智慧。
在《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中,僧格林沁因英国谈判代表巴夏礼的一句话而被激怒,竟穿着褡裢与巴夏礼摔跤,并将其摔入池中。这一幕虽引起观众热烈反响,但历史上的真相更为严峻。僧格林沁将巴夏礼外交使团39人扣留于圆明园,并默许杀害了其中21人,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惯例与外交礼仪,彻底激怒了英国人,并改变了外交冲突的性质。原本,僧格林沁等人误以为巴夏礼是英国重臣,企图通过扣押他迫使英法联军屈服,但巴夏礼仅是普通工人子弟,在英法联军中并无显赫地位。
这一误判如同迷雾中的航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招致英法联军的猛烈报复。这一行为背后,是僧格林沁对清朝封建体制的盲目忠诚,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无知与恐惧。火烧圆明园,正是这一错误决策的直接后果。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圆明园实施了疯狂的报复行动,法国军队抢掠了园中的值钱物品,英军则愤怒地烧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历史创伤和文化损失。这一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谴责,法国大文豪雨果更是为此发表了一封愤怒的信件,严厉谴责了英法的暴行。
僧格林沁的粗暴行为,与他长期军队的管理作风密切相关。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曾描述僧格林沁在同治三年九月率领军队进入湖北围剿捻军时的行为,指出他“勇悍有余而不学无术,军令太不整肃,所至淫掠残暴,与发捻无异,以故湖北人民大失望”。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在曹州高楼寨中伏被杀,终年55岁,这是他向政治官僚靠拢转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真是英雄末路。
与此同时,载垣的命运也在历史的洪流中发生了深刻转变。作为政治官僚的典型代表,1860年载垣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联军谈判。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他跟随咸丰皇帝逃往承德。咸丰帝崩殂后,他与其他七人一同被任命为“赞襄政务大臣”。
但好景不长,慈禧和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载垣因反对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而被革职夺爵,并在1861年11月8日被赐自尽而死,年仅46岁。载垣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政治斗争的失败,更是清朝末年政治漩涡的腐败与宫廷斗争的缩影。
与僧格林沁和载垣不同,郭嵩焘作为技术官僚的代表,展现出了难得的清醒与理智。他曾向僧格林沁建议与洋人议和,却遭到拒绝。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对时局的关注和思考。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后,他被派往烟台查税,却因故被僧格林沁弹劾。尽管受到“降二级调用”的处分,但他并未因此沉沦。
相反,他淡出官场,转而投身学术,最终成为大清驻英国首任大使,并留下了《中庸质疑》《使西纪程》《郭嵩焘日记》等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就是英雄末路、政治漩涡中的清醒之光。
通过对这三位主角命运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清朝封建体制的弊端与局限。僧格林沁的军事胜利与外交失误、载垣的政治斗争与悲剧结局、郭嵩焘的学术转型与深远影响,共同揭示了清朝末年帝王决策背后的复杂情感与深远影响。
本文为《帝王的决策压力》系列第十一篇,下一篇是终结篇,将聚焦咸丰皇帝在大沽口之战与圆明园之焚中的反差人生,及其对大清的影响,深刻反思封建体制的弊端,以及它如何束缚了帝王的决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在此,衷心感谢各位读者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陪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