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动态监测全息监管是在传统监测数据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将自然保护地的多种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和可视化呈现的一种工具。它如同一个全面反映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的 “信息魔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示自然保护地的各类信息及其相互关系,为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直观、准确、全面的依据。
一、数据构成
生态环境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气候条件等基础环境信息,以及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数据。这些数据通过卫星遥感、地面监测站等多种手段获取,能够反映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本底状况和环境变化趋势。
生物多样性数据:涵盖了保护地内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栖息地等信息,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位等数据。通过样地调查、红外相机监测、生物样本采集等方法收集,是评估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关键依据。
人类活动数据:记录了在自然保护地内及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情况,如旅游开发、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数据主要通过实地调查、遥感影像解译、社会经济统计等方式获得,对于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支撑
遥感技术: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能够大范围、周期性地获取自然保护地的图像和数据,包括植被指数、土地利用变化、水体分布等信息,为全息图提供了宏观层面的基础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GIS 技术可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在同一地理空间框架下进行叠加和关联,实现数据的空间化展示和查询分析,为全息图的制作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持。
物联网技术:通过在自然保护地内布置各种传感器,如碳监测传感器、气象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并借助物联网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为全息图提供了动态、实时的监测数据。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海量、多源、异构的数据进行高效存储、管理和挖掘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云计算技术则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确保全息图能够快速、准确地生成和更新。
三、应用方向
1.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
通过全息图可以直观地了解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及时发现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和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如确定重点保护区域、规划生态修复工程等。
2.生物多样性保护
帮助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全面掌握保护地内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栖息地的恢复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有助于评估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保护策略。
3.人类活动监管
整合多种监测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地面传感器网络和人工巡查等)的数据,对自然保护地内的各种人类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以地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人类活动在自然保护地内的空间分布情况。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可以用不同的符号、颜色或图层来表示,管理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哪些区域受到的干扰较小。例如,用红色区域表示旅游活动集中的区域,用蓝色线条表示新建的道路,用绿色斑块表示农业种植区域等。
除了空间分布外,还能够展示人类活动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出人类活动的发展历程和动态变化。例如,利用卷帘分析、双图对比,直接观察和比较人类活动变化的差异。
4.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主要来源于“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及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日常监管工作,按照《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规范》(HJ 1156-2021)的人类活动分类体系进行分类并纳入问题台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销号应达到违法违规活动停止、处罚赔偿执行到位、整治恢复取得实效的基本条件。
5.科学研究与教育宣传
为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直观的研究平台,促进对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认识;同时,也可作为教育宣传的重要工具,向公众展示自然保护地的重要价值和生态现状,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