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有思想 有深度 生活即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焦思维发展 优化阅读课程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问渠”阅读课程汇报

1

田瑞,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双流区群文阅读赛课一等奖、双流区班主任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

2

张凤琼,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副校长,全国生命教育先进个人,双流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双流区青年优秀教师。

3

晏丽,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教务处主任,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学校“问渠”阅读课程,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量的积累、习惯的养成成效明显,但对思维的培养关注不够。因此,过去一年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的过程中把培养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出发点,作为阅读课程建设推进的生长点,从目标、体系、实施、评价几个环节,持续优化阅读课程建设。

优化体系,奠定基础

学校优化“问渠”阅读课程体系整体结构,依托“恒读”“研读”“秀读”三大阅读板块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其变化为,在实施中,低段侧重“恒读”,积累认知,发展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中段以“恒读”为基础,侧重“研读”,感悟探究,发展学生逻辑思维;高段在“恒读”“研读”基础上,侧重“秀读”,创作展示,发展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同时,在“研读”板块突出课堂“悟”读,在“秀读”板块增设“辩论赛”和“主题演讲”活动。

有效实施,夯实路径

(一)“恒读”——突破时空限制,广域阅读为思维发展筑基

1.阅读有“类”,丰富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以语文新课标和《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书目》为参考,对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涉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类别。多类别阅读让学生思维更具包容性,能有效促进学生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

2.苦读有“恒”,打破空间限制

以校园“常”读,亲子“共”读,社区“联”读为依托,从学校到家庭到社区,让阅读随时随地发生。组织晨诵、暮阅等校园“常”读活动,每天约40分钟,达成课标对阅读量的保底要求;每天睡前30分钟,亲子共读,分享交流阅读收获;引导、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开展社区“联”读,走进5分钟社区图书馆、“8号线”阅读圈,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逐步发展学生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为发展更高阶的思维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二)“研读”——分类实践研究,思维工具为思维进阶助力

1.课堂“悟”读

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读与悟相结合,在单篇阅读中,指导学生通过信息提取和整理、分析和判断,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和逻辑;在群文阅读中,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比较和概括;在整本书阅读中,带领学生将大量的具体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抽象认知。专项训练有效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发展。

2.课题“研”读

依托课题活动,开展项目式阅读,助力学生形成阅读感悟。借助市级课题《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策略研究》探究各年级语文教材中单元概括要点,分析阅读概括经历的思维过程及外在表现,培养学生感悟探究、提取与概括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借助省级课题《小学阶段诗词教育中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项目式阅读。教师开发系列节气活动,让学生收集资料,规划、实施活动,并结合节气,挖掘节气与传统习俗、物候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秀读”——拓宽展示渠道,任务驱动为思维能力添彩

1.故事“创”读

班级开设“花儿小讲坛”,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学生讲故事、好书推荐、几句话书评、几句话收获、一首诗感悟等。学生积极投稿“七色花”广播站,用习作分享自己个性化阅读感悟和思考。各班个性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并进行阅读创作,汇编成为班级笔下生花集。学校创办《七彩花儿报》,收录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固化阅读成果,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2.经典“展”读

每年4月和10月,为学校“问渠”读书月,主要组织学生读经典,讲经典,演经典,仿写经典等活动,丰富学生阅读生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3.多彩“辩”读

学校依托“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通过阅读,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养成质疑和追问的习惯,发展学生思辨思维能力。如六年级阅读辩论赛,针对真实情景中的问题,收集资料、形成认知,内化资料、形成感悟,参与辩论,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包括“修路还是护树?”“小学生该不该使用电话手表?”等。又如主题演讲“我爱阅读”“我喜欢的民间故事”。

完善评价,助推落实

(一)完善“三维一体”评价体系

“3”指向“阅读数量、阅读质量、阅读运用”三个评价维度,“1”是整合“量、质、用”三项评价结果,开展阅读综合评定。其中,阅读数量通过“每月阅读统计”进行考查;阅读质量通过“课堂观察”“阅读摘录卡”“阅读作业”“阅读测评”考查;阅读运用通过“秀读活动”考查。

(二)细化“三维一体”评价表格

“三维一体”评价表指向阅读评价目标,与评价体系一一对应。其中阅读数量标准根据我校学生阅读时间测算、阅读速度考量、阅读现状调查等高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量要求;阅读质量标准参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拟定,增加了对阅读思维的关注;阅读运用要求结合学校阅读实践活动和年段特点确定。

(三)落实“三维一体”评价结果

学年末,学校运用评价表测量学生的阅读水平,以星级评定,阅读成绩以15%的比例计入期末语文成绩。学生超越本年级保底星级,则颁发对应的“阅读炫彩币”。

持续阅读,促进发展

学校把培养思维能力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出发点,让学生通过阅读逐渐具备思维的整体结构,使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协同发展。

(一)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通过阅读课程建设,学生阅读成效显著。近3年学生质量监测中阅读得分率呈上升趋势;2022-2023年度,500余名学生先后在全国生命教育童诗会、中国诗词大会省级竞赛、四川省诵经典、四川省讲党史、成都市阳光阅读、成都电视台“故事大王”、双流区“中华经典诵写讲”等各级各类阅读相关比赛中获奖;收录学生阅读写作作品的校报《七彩花儿报》持续出刊到2023年第4期,总第24期。

(二)教师在阅读中发展

学校持续推进教师阅读,教师阅读量大大增加,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2022-2023年度,每位教师每学期阅读5本书籍,收录教师优秀读后感的校刊《走向诗和远方》出刊到第6期,并择优以《从阅读走向诗意的远方》正式出版;有5个市级阅读相关课题结题并有效推广;60余名教师参加赛课、技能比赛和论文评选获省市区级奖,其中黄欣、李静老师在四川省好书推荐微视频展评中获一等奖;20余名教师被评为省、市、区优秀教师。以书为友、读书分享、读以致用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常态。

(三)学校品质在阅读中提升

校园书声琅琅,阅读氛围愈发浓郁,学校品质不断提升。2022-2023年度,《学生讲故事活动》《最美书香校园》、校园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阅读活动视频在四川省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中获一等奖;《最美书香校园空间》案例获得双流区一等奖第一名,并获得成都市“最美书香校园空间”。成都少儿频道报道了学校“问渠”阅读系列活动之“故事大王”选拔活动,学校阅读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成陶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勇前进

审核| 李清

新媒体编辑 | 张競之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396次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