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8日,一辆救护车进了北京之后便朝着新华门的方向快速驶去。还没等车辆靠近,几个战士就立刻冲了出来进行阻止。这时,一个浑身是血的狼狈男人推开车门,向战士们解释了一切,并且询问中南海的位置。
此时现场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个男人到达目的地后,竟然指挥了6位副总理,他所讲述的事情更是调动了十几万的解放军。
那么,这个男人究竟是谁?他又做了什么事?
突遭地震
1935年,李玉林出生在河北唐山,他的童年生活过得很苦,12岁的时候就不得不成了包身工,每天都需要承担繁重的工作。但是这些却换不来好一点的生活条件,不仅每天吃的很差,就连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
他本以为自己会一直过着这样的人生,直到1948年,解放军的队伍来到了唐山,无数和李玉林有着同样经历的人迎来了不一样的新生活。一年后,李玉林抱着对解放军战士的崇敬加入了参军的队伍。
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李玉林跟随队伍一起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因为表现优异,他还获得了二等功。
战争结束后,李玉林又响应国家的号召,离开军队,毅然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去。他来到开滦煤矿干起了工作,每天都积极完成任务,还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生活虽然很平淡,但是李玉林却觉得非常幸福。
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时分,整个唐山市还沉浸在睡梦之中。忽然间,一阵剧烈的地动山摇将整个唐山粗暴的唤醒。
李玉林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是地震。他立刻唤醒身边的妻儿,从即将倒塌的屋子里面往外跑。但是还有无数人因为没有及时出来,已经被深深的埋在了废墟之下。
一瞬间,整个唐山面目全非,人们的求救声、哭喊声、呻吟声等不绝于耳。看到眼前这幅凄惨景象的李玉林顾不上悲伤,撒腿就往矿上跑。
他作为煤矿的负责人之一,深知这场地震会给矿上的工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因此他无论如何都要去看一看。
可是这条在平常十分钟就能走完的小路,如今却因为地震的发生格外难走。再加上路两边的废墟中时不时传来求救的声音,导致他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去救人。
可是他只有1个人,需要救助的居民却还有千千万,因此他决定前往北京找党中央求助。
就在这时,他看到矿上的司机崔志亮驾驶着救护车来到了现场,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看到这辆救护车,李玉林就像是看到了希望,他立刻和崔志亮说起了自己想要前往北京的计划。对方听到他这么说,当即表示要跟他一起去。
就这样,李玉林几人乘坐着救护车快速朝北京驶去。
北京求助
李玉林一行人为了及时将地震的情况传达到北京,丝毫不敢在路上耽误时间。可是路两边的求救人员看到有救护车驶过,便纷纷上前阻拦,希望车里的人能将伤者送到治疗的地方去。
但是车里的几个人心里还装着更重要的事情,因此即便是再不忍心,也不能停下,只能咬紧牙关往前开。
人们见救护车不肯停下,立刻急了起来,不仅试图将车拦停,甚至还有人拿起地上的石头朝着救护车扔过去。
李玉林没有办法,只能暂时停车告诉求助的人们,他是前往北京求救的,他早到一分钟,救援队伍就能早一分钟到达唐山,就能有更多的人得救。
拦车的人听他这么说,不仅放开了通行的道路,还自发帮车辆挪开前方的障碍物。看到他们这样做,李玉林和崔志亮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掉,但是他们开车的速度却不敢有一点减缓。
好不容易将车开进了北京,几个人却都不知道党中央在哪里,最终他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将车开到新华门,到了那里,肯定有人告诉他们党中央在哪里。
几个人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立刻朝着新华门方向赶过去。可是他们刚赶到就被一群战士拦下,几人这才知道差点闯祸。
不过幸运的是,对方在得知他们来北京的目的后,立刻给他们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而直到他们到达目的地后,李玉林才发现自己只穿了内裤,整个人看起来狼狈坏了。他赶紧从车上翻出来一件大衣,将自己包裹起来。
目的达成
勉强打理好自己的李玉林跟着工作人员走进了一间会议室,没过一会儿,六位副总理便匆匆赶来,向他询问唐山的地震情况。
说起这个,李玉林毫不含糊,不仅将自己一路上看到的详细说出,还准确的画出了重要的道路。看到他对唐山的情况如此熟悉,几位副总理纷纷表示听他指挥,让他讲唐山需要什么帮助。
李玉林见几位副总理如此相信自己,这才讲出了三个请求,但是其重点就是派遣人手前往唐山进行救援。
很快,救援的命令就被下达,十几万解放军来到了唐山。随之而来的还有各地的医护人员,以及许许多多自发前来救灾的普通人。同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物资也成功帮助唐山的人民度过了眼前的难关。
在所有人的同心协力下,震后的唐山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一年多以后,唐山的工农业基本上全面恢复。
结语:
李玉林的所作所为给唐山的救援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他原本幸福的家庭却在这场天灾中变得支离破碎。他有十四位亲人在这场地震中离世,他大儿子的尸体更是在几十天后才被挖掘出来。
他的心中满是悲痛,但却没有后悔。面对铺天盖地的赞扬时,他也同样没有骄傲,只因在他看来,这都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