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中微半导体发布了一则公告对核心技术人员进行调整。

按照中微半导体发布的公告,根据战略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公司未来核心技术研发的参与情况和业务发展贡献等实际情况,经管理层研究,对核心技术人员进行调整,新增丛海、陶衍、姜勇、陈煌琳、刘志强,何伟业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原核心技术人员杜志游、麦仕义、李天笑因工作职责调整不再认定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但仍继续在公司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微半导体这个报告看起来像是一个正常的人事调整,但认真研究之后其实并不简单。

仔细一看大家会发现公告当中提到的原核心技术人员杜志游、麦仕义、李天笑均为美国国籍,他们持有中微半导体0.8%的股份,之前一职是中微公司的重要高管,他们基本上都是从2004年开始在中微公司工作,至今已经在中威公司工作了近20年时间,目前都是副总裁的级别。

可以说这三个人都是中微半导体的核心人员,是中微半导体的元老之一,对中微半导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些核心人员,为什么中微半导体要进行调整呢?难道他们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该退休享福了吗?

首先我们不排除他们可能提前退休享受生活,但其实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跟美国对华半导体政策有关。

最近几年时间,全球高新技术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博弈阶段,传统的欧美强国跟新兴经济体就芯片的博弈一直在进行着。

对欧美一些国家来说,他们有技术优势;而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他们有市场优势,而市场往往是驱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

随着中国等一些新兴经济体的不断发展,包括芯片在内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产业技术也不断取得进步,在这种背景之下,欧美就开始使出了一些阴招开始人为逆全球化发展,而是通过推出各种措施来限制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欧美有不少国家已经限制向中国出口一些先进的半导体设备,技术,原材料,软件,包括光刻机等一些核心设备最新技术是不能出口到中国的,未来连已经出口到中国大陆的一些设备都有可能不能提供零部件和维修。

除了限制设备之外,他们还从人才方面进行限制,按照老美的一些规定,在没有获得美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美国公民(美国国籍的人)禁止在中国(大陆)从事芯片开发或制造工作,包括美国设备的售后服务人员。

所以最近几年,国内一些半导体企业都在不断进行人事调整,一些拥有美国国籍的高管都开始被调出重要岗位。

尤其是对于中国一些头部半导体企业来说,他们更是美国重点盯防的对象,比如中微半导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半导体等离子体蚀刻设备和化学薄膜设备供应商,目前中微CCP(电容性耦合的等离子体源)刻蚀机可覆盖65nm到5nm及更先进制程的逻辑芯片,ICP(电感性耦合的等离子体源)刻蚀机则涵盖14nm到5nm制程,中微半导体也是目前我国在半导体产业链当中少数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样的企业肯定是被美国视为眼中钉了,所以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中微也只能对人事进行调整,将一些美籍人员剔出核心管理层。

比如这次中微半导体对人事进行调整,被调出核心人员的三个高管基本上都是美籍人员。

而新增的6位核心技术人员,他们都没有美国国籍,其中四人为中国国籍(其中1人是台湾籍),两人为新加坡国籍。

这说明美国限制美籍人员为中国半导体行业提供服务已经开始慢慢生效。

实际上在中微半导体之前,国内有不少半导体企业已经开始对人员进行调整,一些美籍核心员慢慢被调出重要岗位。

比如在2022年10月,原兆易创新副董事长舒清明被移出副董事长非独立董事名单;在2023年4月份,兆易创新原CEO程泰毅加入了另一家芯片公司,这意味着他已经从兆易创新辞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些企业之外,我相信未来国内很多半导体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都有可能进行调整,尤其是对美籍高管有可能被移出核心人员,甚至辞职。

如果短期内有越来越多的美籍核心人员被调整,甚至只能辞职,对国内半导体产业还是有较大影响的。

不管大家承认与否,目前国内很多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其实都是美籍人员,据金融时报报道,目前至少有200名美籍人员在国内从事半导体核心岗位的工作。

这些人很多都在美国学习工作过,对半导体行业比较熟悉,他们的加入对促进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美国加大限制这些核心技术人员在中国半导体企业工作确实会对部分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