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的一天,时任南京军区司令的许世友突然接到一个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打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许世友的老上级粟裕。

此时的粟裕已经在北京工作了,他跟时任南京军区司令的许世友在工作上并没有过多往来,平日里也没有过多接触,接到电话的许世友也感到奇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粟裕和自己的关系在很多人眼里看起来并不好,了解三野的人都知道,他曾经跟粟裕因为在行军指挥上出现过分歧,出于对战势的焦急,他在电话里对粟裕不敬。

再加上后来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无条件站在粟裕这边,还要求自己道歉、检讨,导致很多人都认为他跟粟裕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

实际上,那一次的争执无非是战争时期的一个小花絮罢了,别人不知道内情,他跟粟裕却是知道的。对于一场战争来说,战士们抱有不同意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也是为什么一支部队只能有一个绝对指挥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跟粟裕都是老战士了,怎么会不了解这点呢?

粟裕给自己打电话,也足以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和睦的。

粟裕接下来跟许世友说的事,更证明他们之间不存在所谓的摩擦。

粟裕因何事给许世友打电话呢?

原来,粟裕的老母亲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希望可以找个人帮忙照顾一下。

但是因为此时的粟裕正在北京,无法及时赶到南京去,所以经过再三考虑,他想到了自己的老战友——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

电话打过去后,许世友热情说道:“老首长,什么事劳烦您亲自给我打电话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着许世友醇厚的嗓音,一股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既然是老战友了,那就没必要客气,粟裕直截了当告诉许世友:“我的老母亲目前一个人在南京生活,生活上遇到了些问题,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你能帮我照顾下。”

闻言,许世友立刻回复粟裕:“没问题,我可以帮你照顾,速速将老人家送往南京军区!”

许世友能这般果断的答应帮粟裕,除了粟裕是自己的老首长之外,也因为许世友本身就是个非常孝顺的人。

许世友的母亲许李氏,是一位具有大别山劳动妇女传统美德的女性。由于许世友父亲去世得很早,导致许李氏年纪轻轻就肩负起养育子女的责任。

父亲这个角色对于许世友来说无可厚非,但是母亲这个角色在许世友心中却有千斤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岁那年,许世友进少林寺当杂役,出发前,他跪在母亲面前磕头告别,为了能让孩子在少林寺生活的舒坦些,许李氏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部打包好让许世友带走。

后来许世友告别寺院,参加了革命,在这之后,许世友又被地主阶级视为眼中钉,他们发出只要抓住许世友,就赏大洋三十元的告示。

那个年代都是穷人,家家户户都不好过,这笔钱可以保证他们一年衣食无忧,于是,许世友的一个亲戚对赏洋动了心。

亲戚带着军官来到许世友家抓人,那天,许世友正在家中忙碌,听到枪声后,立刻从后门溜走了。许李氏把着大门不让他们进,厉声说道:“谁敢动我儿子!我就跟他拼命!”

后来许世友跟着部队上了战场,渐渐成为大家口中的大将军。济南战役以后,许世友没有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养病的期间接受了山东军区的工作,到了大城市后,他的生活也渐渐安稳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打算将母亲接到城市里面住,她担惊受怕大半辈子,也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没料到在农村生活习惯的许李氏完全适应不了城市的生活,军区内紧张的氛围也让她很有压迫感。

时间一久,就病倒了。

许世友和妻子很担心许李氏,许李氏表示自己想回大山里生活,城市的生活她实在是不习惯,为了母亲的健康着想,许世友只好派人把老母亲送回去了。

遗憾的是,许世友母亲回乡几年后就因病去世了,没能接母亲在身边享福也成了许世友的人生遗憾。

粟裕将军家的情况其实和许世友将军家的类似。

粟裕因常年在外带兵打仗,很少能回家乡看望母亲,后来还是在毛主席的催促下,他才得到回乡探母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的母亲生活在湖南省一个偏僻小村里,考虑到母亲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粟裕也想把母亲接到北京来住。

没想到的是,老人家非但没有在城市享福,反而因为无法适应北方气候落得一身病,看着身体虚弱的母亲,粟裕只好把老母亲暂时送到南京去,南京安全,水土跟老家湖南差不多。

粟裕每天要忙碌的工作实在太多,没有空闲时间去南京看望母亲,所以当母亲遇到问题时,他只能找许世友帮忙解决。

许世友虽然答应粟裕要将他的母亲接到南京军区照顾,但是许世友毕竟经历过自己母亲那事,粟裕的母亲不一定会同意来南京军区养老,出于对老人的照顾和考虑,许世友先带着部下来到粟裕母亲在南京住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番问候后,许世友提出要将老人家接到南京军区住的提议,老人家表示很感谢许世友的好意,但是她哪里都不想去,只想待在自己的房子里。

既然老人不愿意,许世友也不强求,只能是帮着先解决她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在这之后,许世友也利用闲暇时间去探望粟裕的母亲,陪她说说话,聊聊天。

对于许世友来说,照顾粟裕的母亲,也等同于照顾自己的母亲,他也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不能伺候母亲的遗憾。

“母亲,山再高海再深,困难都踩到你的脚下,你那写满沧桑的面庞哟,永远印在儿女身上……”

将军们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百姓的生活幸福,也只能舍弃小家顾全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