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资50亿,承包43个县的屋顶光伏扶贫项目,如今却被清光家底破产
2014年12月王健林承诺精准扶贫,承包贵州丹寨县的举动曾引发热议。
一次对话中,县长对他说:“你万达的利润不能带走。”王健林回应:“如果为了利润,不用这么费劲,每年固定给你5个亿,让你们自己分得了。”
这场对话超越了利益的讨论,揭开了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包县”扶贫,由企业与贫困县一对一合作,共同推动脱贫事业。
虽然王健林开创了这一模式,但将“包县”扶贫发展得最为彻底的,却是另一位商界人物——被称为“光伏老王”的王柏兴。
那么他究竟是什么人?他在扶贫领域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1988年,王柏兴创立了中利集团,这是一家位于江苏常熟的小型电缆和光缆生产厂。彼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刚刚掀起,市场经济的潜力正在释放。
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不懈的努力,王柏兴逐步将业务扩展至通信、电力和新能源等领域。
经过二十年的打拼,中利集团在2009年成功上市,这不仅为王柏兴带来了丰厚的资本支持,也让中利集团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
然而王柏兴并未满足于现状,他开始将目光转向当时并不被看好的光伏产业。
2011年王柏兴果断收购江苏腾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光伏行业。不过几乎是在他进入这一领域的同时,中国光伏产业遭遇了欧美“双反”调查,行业陷入低谷,许多企业被迫关门。
面对行业寒冬,王柏兴并未退缩,他提出了一个颇具创新的“光伏+农业”模式:在农田上方安装光伏板发电,下面继续进行农业生产。
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为光伏行业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2014年国家出台光伏扶贫政策,旨在通过光伏发电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对于王柏兴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机遇。
王柏兴率先在江苏、山东、青海和宁夏等地建设光伏扶贫示范基地,并将“光伏+农业”的模式推广至全国。这一模式不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还赢得了国家层面的支持。
2016年中国扶贫日论坛上,王柏兴签下了15个贫困县的光伏扶贫项目承包协议。
次年,王柏兴又斥资50亿元承包了43个贫困县的光伏扶贫工程,计划帮助30万贫困人口脱贫。中利集团的光伏农场吸引了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关注,王柏兴成为了光伏扶贫领域的明星人物。
然而2018年,国家调整光伏扶贫政策,将重点放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对光伏发电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
同时,地方政府被要求不得举债,企业也不能通过入股贫困县获得收益。这些调整让光伏扶贫的适用范围大幅缩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而且随着光伏市场逐渐饱和,国家电网的电力储存能力接近上限,光伏发电的需求开始下降,补贴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生存压力。
尽管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王柏兴仍然选择继续扩张。2018年他提出了承包200个贫困县的宏伟计划,但过度的扩张让中利集团的资金链濒临断裂。
随着资金压力的加剧,中利集团的业绩开始下滑。为了维持公司形象并稳定股价,王柏兴采取了财务造假的手段。
据证监会调查,从2016年至2020年,中利集团通过虚报营业收入和利润等方式制造虚假财报,金额高达80亿元,虚假利润甚至达到了100%至200%。
这种短期内掩盖危机的做法,为企业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除此之外,王柏兴还被指控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09亿元,并为关联公司提供了30亿元的非法担保。
这些违规操作进一步恶化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导致中利集团的债务问题愈发严重。
在政策调整和市场压力的双重打击下,中利集团的业务逐渐失控。尤其是“转网通信”项目的失败,让公司损失了23.5亿元,直接导致债务激增。
为了填补财务漏洞,王柏兴被迫出售股份。2021年,他的股份被法院拍卖,最终只剩下6.5%的股份,这些股份也已被质押。
与此同时公司内部矛盾也在逐渐加剧,2022年,王柏兴未经董事会同意擅自动用公司资金,引发了董事会的强烈不满。
最终王柏兴被董事会免去了董事长职务,彻底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
中利集团的乱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证监会的调查显示,王柏兴涉及财务造假、非法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等多项违法行为。
最终证监会对王柏兴处以1500万元的罚款,并终身禁止其进入证券市场。虽然这一处罚看似严厉,但相较于王柏兴此前通过套现股权获得的13亿元收益,罚款显得微不足道。
王柏兴的故事,是一个从成功到失败的典型案例。他凭借创新和远见,将一家小型企业打造成上市公司,并在光伏扶贫领域开辟了新的模式。
但是过度的扩张和对利益的无节制追逐,让他最终走向了失败。
从王柏兴的经历中可以看到,商业成功需要的不仅是远见和胆识,更需要对风险的敬畏和对规则的尊重。
无论多大的成功,一旦失去底线,最终只会走向崩塌。
王柏兴的陨落,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企业经营中的警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