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警告奏效,美国将作出重大让步,日本荷兰反应强烈,对华芯片围剿宣告失利。美国又在半导体领域对华出台了怎样的制裁措施?美国盟友们为什么公开反对?

随着美国对中国出口限制的不断升级,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紧张局势也愈加严峻。近日,中方对美国可能进一步加大芯片设备和人工智能(AI)内存芯片出口限制的举措发出了严厉警告。

在11月28日的记者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驳斥了美国的错误做法,强烈反对以所谓的“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并表示一旦美国执意将管制措施升级,那么中方必将采取“必要措施”来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也许是中方的警告起到了效果,从最新的消息来看,拜登政府即将出台的管制政策,比起之前预期的严格措施出现了巨大的让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之前美国商会发给会员的邮件中显示,拜登政府原本计划将约200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向这些企业出口重要的半导体设备和技术,其中至少包括6家华为供应商实施制裁。

但是从最新的政策草案显示,实际被列入制裁名单的企业数量远低于预期,而且只是制裁了部分华为的供应商,包括正在开发AI内存芯片技术、长期被美国视为“威胁”的长鑫存储都得以“幸免”。

除此之外,拜登政府还决定放缓对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全面禁运。此前美国曾计划完全禁止向中国出售包括光刻机在内的关键设备,尤其是荷兰的ASML等公司生产的高端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美国都试图通过这些措施打压中国在高端半导体领域的崛起,并想要拉拢日本、荷兰加入围堵中国高科技产业的阵营。

早在今年7月份,中方就曾经警告过日本与荷兰,希望他们能够坚持市场原则和契约精神,抵制这种经济胁迫做法,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同时,日本与荷兰在面对美国要求实施更严格限制的压力下选择了拒绝,荷兰政府直言,如果强行实施禁令,将对本国的高科技企业产生严重经济损失。

不过即便如此,理由也很简单,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呐喊助威”,但是不会无限制地用本国的利益为美国的所谓“国家安全”买单,尤其是还要冒着失去中国市场的风险。这样一来,美、日、荷这三个对中国芯片进行制裁的主要国家中出现了“裂痕”,这样一种脆弱联盟所进行的围剿,最终貌合神离也是在情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也对这一消息作出了反应,就在消息传出后不久,ASML股价上涨了4.3%,其竞争对手BESI(BE Semiconductor)和ASM国际(ASM International)的股价分别上涨了5%和2.9%,欧洲其他芯片设备企业的股价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其不再执着于“管制和制裁”时,促进自由贸易,包括中美乃至全世界,反而会因此受益。

好了本期视频就到这里,欢迎你点赞留言,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