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墨,泡在财经圈。此后分享干货,陪大家巧驭财富,收获满满!
昨天股市突然大涨,其实在前晚就已经出现苗头了!想必大家都十分关心这件事。今天就听我给大家仔细捋一捋!注意,文末【重要提示】干货满满,值得一看,千万别错过!
一、商务部放招
全国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工作会在北京召开,强调促消费要惠民生: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办好促销活动,挖掘服务与新型消费潜力、创新场景添活力。
当前消费股走势强,背后有两大预期引擎: 一是翘盼12月重磅会议释放促消费强信号,二是各地大概率加码补贴。历年12月消费股有行情,今年应该不例外。盘后商务部再传利好,低空旅游、谷子经济、供销社等新型消费业态,成后续关注焦点。
各地猛推消费补贴,广东、江苏、贵州争先,合肥今发 2000 万券,涵盖多种数码产品。
细瞧相关受益个股,看似顶着热门概念,实则多属题材股、妖股之列。某种程度上,仿佛管理层给这类妖股正名了。
但是妖股难做也是出了名的,妖股向来因涨跌太极端遭诟病,涨时癫狂,跌时惨烈,
大众默认这是游资手笔,所以根本没机会上车。
实际妖股(题材股)炒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如果仔细梳理,其实并非是游资带队,结果实际出人意料,看下图:
还记得月初那波题材股猛涨吗?我梳理了部分重组概念股单,有趣的是,那些顶着价值投资光环的海外顶级投行,三季度竟狂买重组股。像「荣科科技」,10月起股价近乎翻倍,涨了99%,业绩却糟,三季度利润负增长122%,陷入亏损,市盈率达1400倍,纯靠重组概念撑起涨势。「文一科技」同理,10月暴涨116%,三季度利润下滑,市盈率300倍,高盛、巴克莱还新进或加仓。老外深谙咱股市玩法,反观国内百姓,却仍视外资为白月光,实在唏嘘。
当下市场,管理层态度清晰,用业绩稳住根基,借重组制造亮点,死水般的市场可引不来海外资金。
普通投资者别做无谓坚持,不然容易沦为站岗人。务实最要紧,尤其散户。别纠结牛市来没来,眼前机会大把,就像今日近乎普涨,该出手时就出手,抓住当下才是正事儿。
二、老百姓该如何做?
提及近期操作,不少人忍不住吐槽。自10月8日起,市场冲高回落,之后个股多反复震荡,冷不丁就涨停,这类情况屡见不鲜,大伙深感无从下手。
没错,机构与普通股民投资行为大相径庭,多数人因瞧不出差异,面对股市变化才这般束手无策,看图:
这是昨天涨停的几只个股,它们有个突出共性:自10月8日高点回落,股价一路反复震荡,却又突然飙升涨停。机构资金运作暗藏玄机,不少个股先前反复震荡,毫无预兆就涨停,把普通投资者搞得一头雾水、茫然无措,说到底,是没摸清其套路。别愁,如今有大数据这把利器。日常积攒海量「交易行为」数据,时间一长,依托精密模型运算,便能清晰呈现不同交易行为特征,仿若揭开机构资金的神秘面纱,看下方数据:
图中橙色柱体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里的「机构库存」数据,它恰似一面明镜,映照出机构资金的交易心思,活跃度恰似镜中闪耀光芒,光芒越盛,涌入交易场的机构资金便如同潮水般汹涌,且持续奔涌的时长也越久。
三只股走势不同,数据却透露机构资金积极交易。此时离场,不划算。股价低而机构资金活跃,反差藏玄机,懂此,行情再变也不慌。
三、重点提示
机构大资金交易行为有重要参考,即获其参与的股票数量,当下这类数据稀缺。不了解资金分布,犹如摸黑找路,下手无方向,极易误判。看下图:
11月28日机构资金分布图显示,多数周期里,机构资金活跃度正回升。市场虽在调整,实则机构暗中发力。若瞧不透这点,没准就沦为填坑人。
今日话题告一段落,想探寻财富秘诀、洞悉市场玄机?快关注小墨,解锁别样视角!
声明
本人分享资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人及时删除。
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与任何人无利益关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