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中国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世界杯冠军吴柳芳(视频账号“56学姐”)因热舞视频被质疑借体操引流“擦边”,被东京奥运会女子平衡木冠军管晨辰指责“不要给体操扣屎盆子”后,吴柳芳在争议声中迎来“泼天”流量,两天内涨粉超两百万。忽然一下火了,又忽然一下“凉”了,她在热度傍身后遭软封禁——24日“因违反社区规定”被禁止关注,消失于公众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7日,浙江共工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吴柳芳“擦边”视频外的公益生活,很多网友站出来表示支持吴柳芳,表示“那些非金字塔尖的运动员退役后不容易”,他们在评论区指责那些批评吴柳芳的著名运动员“何不食肉糜”。

这场围绕着“擦边主播”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吴柳芳签约的大海星辰传媒确实尝到了这波热度的甜头。

24日,抖音账号“大海星辰传媒”发布视频,称恭喜“56学姐”(吴柳芳)粉丝破百万,还为该视频带上话题#你的理想型#,对目标用户的投放一点也不藏着掖着。大海星辰创始人、凭借低俗剧本走红的童锦程在直播中难掩笑意,称过了这波热度就带吴柳芳参加团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吴柳芳今年签约了大海星辰传媒,俗称798。该公司以推广颜值主播为主,多以“擦边”视频起号,粉丝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拍摄风格化影片。大海星辰创始人为靠街头搭讪美女、“搞擦边”起家的童锦程,人送外号“渣男祖师爷”“江南第一深情”。

账号“大海星辰传媒”关联公司为杭州音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为30万元人民币,2022年年报营业总收入为3043.11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音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财务数据企查查

管晨辰视频账号的合作方则是MCN头部机构无忧传媒,该公司签约主播达10万+,旗下有刘畊宏、吴克群、张大大、万妮达、明道、隔壁老樊、水木年华等艺人,以及李小鹏、何冲、管晨辰三位奥运冠军,全平台粉丝总量超20亿。

企查查显示,无忧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公司成立于北京,直播基地位于杭州,采取北京+杭州双总部模式。

MCN机构的“网红”工厂:只招女主播,“擦边”赛道容易“起号”

网红经济时代,MCN(Multi-Channel Network)机构应运而生,这种网红经纪公司帮内容创作者进行内容策划制作、宣传推广、粉丝管理,并协助账号与广告主、品牌方合作对接,以投放广告、直播打赏和带货等方式实现商业变现,从中抽成获利。主播需要专业推手帮助他们成为“网红”,MCN机构则看中主播们的赚钱能力。

《2024抖音退役运动员数据报告》显示,仅在该平台,就有超过2500名退役运动员活跃于此,入驻人数较前一年增长了15%,其中80后运动员占比最高。他们多以电商带货、星图广告、内容分成、团购佣金、直播打赏等形式变现。

这其中,有利用身体素质玩运动挑战的体操奥运冠军李小鹏,有利用专业知识和执教经验讲解比赛的乒乓球世界冠军郭焱,还有转型成为育儿和生活博主的跳水奥运冠军吴敏霞。为什么只有吴柳芳陷入了如此大的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开账号“大海星辰传媒”主页,几乎全是美女主播性感热舞的视频,配文有“电子女友已上线”“做你一天的氧气小女友”。其中,多位主播都穿着吴柳芳同款服饰拍摄了万圣节主题的“幽灵娘”视频,公司统一运营风格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从点赞数据看,吴柳芳在该机构只能算“腰部”主播。一名工作人员向潮新闻客户端透露,粉丝数多并不代表打赏现金流多,“外行看粉丝量,我们内行看‘流水’”。

曾去“大海星辰”面试女主播的范蕾(化名)向潮新闻介绍,“大海星辰”只招女主播,主要走颜值赛道。“面试我的工作人员说,女主播的方向根据性格定,不过走擦边的颜值赛道,起号相对较快。”

所谓“擦边”,擦的是被封号的边缘,多指在平台上靠衣着暴露、行为挑逗吸引眼球的行为,是MCN机构在平台算法中摸索出来的“快速引流”方法。

据潮新闻报道,直播业内人士周波(化名)透露,根据他们日常运营经验,“200万粉丝以上的短视频账号,才适合用优质内容引流,其他粉丝少的账号,用‘擦边’博取流量被视为一种捷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海星辰”一名操盘手称,孵化网红根据女孩特点规划专属路线,短视频内容有的“擦边”,也有的体现“青春少女”“活泼可爱”“御姐”等多种风格,“不过‘擦边’流量会更好,愿意用这种方式引流的女主播并不少见,但是直播里不能‘擦边’,否则会被平台封号。”

内容赛道决定变现方式,主播靠此类流量走红,与MCN机构的内容策划脱不了关系。MCN对要取悦的目标群体颇有研究,也因此集中打造“同质化”主播。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黄楚新和陈智睿分析认为,“商品拜物教”概念深刻揭示这一过程:网红被商品化,成为获取流量和商业曝光的工具,进而丧失对自身创作的自主权和方向感。网红的创作不再是自我表达和文化创新,而成为被资本掌控的商业操作。

一些本来可以通过专业运作为用户带来更多优质内容的MCN机构,手握网红资源、深谙流量密码,但吃相难看,十分短视,定制与大学生和运动员群体产生“反差感”的人设,准备好性感造型和舞蹈动作,通过博眼球吸引流量。

这种批量生产追求的是短时间内让主播吸引粉丝,主播在MCN机构的剧本和拍摄要求下不再被视为有个性的创作者,成了可以快速复制的商业“产品”。

合同暗藏陷阱,女孩们“被困在直播间”

曾在河南郑州一家传媒公司负责招聘主播的白先生告诉《法治日报》,公司“猎人”的主要渠道是地推,由负责线下招聘的同事每天晚上到大学城附近寻找符合直播间审美的女孩,“和这些女孩子套近乎,哄骗她们签约为主播”。还有一些MCN机构通过中介将触角延伸至校园内,通过所谓的“勤工俭学”或“兼职招聘”等方式,招聘大学生主播。

等姑娘们签了合同,才发现所谓的“短期速成”,实际上是网红孵化骗局,所谓的全方位包装,却成了“不管不问,还要分成”,公会(MCN机构)的“压榨”也让人喘不过气,还没赚钱就欠钱的培训路子与早期韩娱练习生“血汗工厂”相比,简直有过之无不及。

部分MCN机构在合同条款中暗藏陷阱,在孵化主播过程中忽悠年轻女孩签下不合理条约,使得满足合同要求的难度大幅提高,甚至形成了完整的黑灰产业链。

靠“擦边”起家、自诉身世坎坷、因摆摊卖煎饼引发关注的百万粉丝网红“狗头萝莉”曾在微博诉苦,称自己在虎牙每天直播六七个小时,睡醒直播下播睡觉,每个月赚一万多,还要去掉房租4000、交通费2000,最终背负虎牙违约金75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跳跳舞,钱就来了,不用问爸妈要生活费”,却葬送了一批“被困在直播间的大学生”。“机构设定的直播时长很难完成,违约金又特别高,赔不起就只能继续直播还钱,这就好像一个闭环,主播在里面永远跳不出去。”在北京就读某高校的主播邱念说。

《工人日报》梳理近年来涉及直播时长的网络主播纠纷案件发现,“有效直播时长不足”成为一些MCN机构举证网络主播违约的主要理由之一。

“未播够时长,被索赔百万”“播了4小时,只有2小时算有效”“工作两个多月,赔了20万元违约金”,此类报道比比皆是。MCN机构规定观看人数、互动人数、打赏金额等不达标就不算“有效直播时长”,让很多网络主播无法完成合同约定的直播时长要求,并因此背上高额违约金。

入行不久的网络主播小新告诉《工人日报》,自己所在的MCN机构,要求部分主播每月至少直播26天,“有效直播时长”需达130小时。“不仅如此,直播前后的设备调试、拍短视频、培训学习等工作时间,一般不被纳入直播时长……熬夜直播、连续工作多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长期下来,身体根本吃不消。”

曾为MCN机构提供法务咨询服务的刘昕透露,虽然不是每个案子数额都那么大,但他所在的公司每个月都会处理300个至400个MCN机构与主播纠纷案,其中大多数是大学生主播,他们因违约被机构索赔高额违约金。

多账号联动发布同质化内容,靠矩阵引流诱导消费

在短视频平台,布局多个账号构建矩阵,是很多MCN机构熟悉的运营玩法。但这种联动被用在了歪道上,有机构用数个“小号”持续发布低俗擦边内容,向大号引流,小号因违规被封禁后,又注册新号,继续违规,并诱导用户脱离平台监管,到第三方平台购买色情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有团伙利用多个账号批量发布同质化低质科普内容,向粉丝数达百万的“大号”引流。比如,某平台出现了“李XX老师”“李XX老师学生”“李XX老师助理”“李XX老师挂号处”等30多个矩阵账号,均自称为“中医XX教授”(大号)的“唯一小号”或“唯一助理”,通过发布寻医问诊内容引导大家关注所谓的“大号”,再通过评论、私信引导用户至第三方社交平台问诊开药。

还有机构用“大号”发布视频后,再用批量“小号”刷评、刷赞,制造虚假互动数据,并最终由“大号”引流用户产生消费。

乱象丛生,防不胜防,平台已经注意到了此类不当获利的行为。2023年12月,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抖音矩阵号不当行为治理规则》,宣布将严格处置使用群控工具、非法脚本等违法工具设备,或利用技术手段、以多账号形式等发布违规低质内容,实施扰乱平台秩序的行为。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单账号大量或多账号批量发布低质内容,挤压优质作者的流量的行为;
2、刷粉、刷赞、刷评等制造虚假互动数据,对用户造成误导的行为;
3、高频关注、点赞、@等方式过度骚扰他人,诱导其他用户关注的行为;
4、以“小号”实施违规行为给“大号”引流,并在“小号”被处罚后注册新号持续违规,试图规避平台规则的行为。

在网红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并非所有MCN机构都放弃底线,使用上面提到的套路,仍有一些机构选择通过汇聚个性内容创作者、打造丰富内容来获得影响力。

现象级网红papi酱与泰洋川禾创始人杨铭于2016年成立了短视频MCN机构papitube,该机构确立了生活化定位,通过打造美食、旅行、宠物、美妆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系列垂直领域IP,实现了从1到多的转变。papitube从papi酱一人,发展为了今天的头部MCN机构,拥有巨大的吸金能力。

可见在流量时代,创意和内容仍是主要生产力。MCN机构把心思放在孵化有特点、有优质内容、接地气的优质账号上,才是眼光长远的投资,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作品,保护内容创作者的个性,吸引特定受众,稳定实现商业变现,也有助于共同净化平台环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在新增网民中,短视频“拉新”能力最强,在该群体首次使用的互联网应用中,短视频应用占比达37.3%。微短剧、短视频、长视频用户分别占网民整体的52.4%、95.5%、65.2%。

随着平台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用户数的爆发式增长,对短视频平台的内容规范和MCN机构的约束也在不断加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制定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已于2020年3月起施行。

针对不时出现的乱象,短视频及电商平台制定起了自律公约。抖音已先后出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抖音社区自律公约》《抖音创作者违规经营账号管理规则》和《抖音创作者品质经营公约》等,并更新了“违规蹭热不当获利”内容治理规范。

守护网络的清朗空间,MCN机构和平台既是受益方,也是责任方。遵守规则,放弃违规带来的短期利益,拒绝用不良导向获利,用正能量汇聚大流量,才能帮助整个直播和短视频行业提升口碑,在尊重主播创作意愿的前提下,用优质内容留住流量,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