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国英
今天文章讲一下硬核逻辑。
从国庆节至今,我就一直强调硬核科技是牛市第一向上攻击波的核心主线,并屡次强调“3800点下方,硬核整个没有风险(注定是整体均价,而不是全部)”,同时,在近两个月时间里,我们更是加班加点做了9篇硬核专题。
事实证明,预判是正确的,国庆节至今,市场指数并未突破10.8的早盘高点(除了北证指数),但是,绝大多数硬核科技赛道,均已显著超载10.8的早盘高点,且接近1/3硬核科技赛道10.8至今涨幅50%左右——仅本周而言,周三低轨卫星全线暴涨,今天人形机器人全线暴涨,同时,低空经济在本周也是屡屡爆发。
许多人至今不明白,许多硬核科技的市盈率动辄接近甚至超过100倍、有些甚至至今还亏损,为什么我还如此确认3800点下方硬核整体没有风险?
这是因为,事关硬核至少有三层逻辑是不一样的:
一是硬核的政策逻辑不一样。
硬核科技事关新质生产力,事关中国制造之于全球的位势,事实也事关中长期中美终极博弈的经济命脉(自主可控+渐进出海),所以,硬核科技注定成为本轮财政刺激直接或间接的核心受益主体。
二是硬核的需求逻辑不一样。
硬核科技锁定的是经济增量,而是不挖掘经济存量,关于这个,一定要搞明白,在人口老龄化且人口总量可预见的减少之下,传统的经济存量,再怎么挖掘效果也是有限的(当然,适度的挖掘也是有必要的)。
但是,硬核科技锁定的经济增量,这就不一样了,对于政策刺激效能而言,推进落实到位,完全可以做到政策刺激1万亿,最终可以产生5倍、10倍的经济增量,比如,低轨卫星布局到位之后(截止2030年大概率要发射3万颗低轨卫星),低轨卫星布局到位之后,目前的4G和5G网络是不是要进一步升级,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和汽车是不是要全面升级连接低轨卫星。
低轨卫星如此,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事实也是如此,基本上推进落实到位,政策投入效能比都能达到5倍、甚至10倍。
当然,讲到硬核科技,半导体作为硬核的平行开阔赛道,事实衔接到几乎所有的硬核科技领域。
三是硬核的估值逻辑不一样。
在政策逻辑支撑和需求逻辑确认之下,我们的硬核估值逻辑,肯定是不一样的,肯定是高溢价、部分甚至是超高溢价的。
写到这里,稍微讲一下,硬核科技的估值可以高溢价甚至超高溢价,这是早期的概念先行,但在概念先行之后,市场需要定期确认其业绩验证——概念先行→初期业绩验证→概念持续→持续业绩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业绩得不到验证,那么,早期概念先行的超高溢价则会遭到打击——这也是我强调,3800点下方硬核科技整体没有风险(注意是整体,并不代表所有),而在中期大概率的更高点位,硬核科技内部则会加速风险,业绩验证强的,还会持续领跑,业绩验证弱的,则会显著回调。
概念先行然后再不间断的业绩验证,硬核科技的这种估值逻辑,其实在全球成熟资本市场也是通用的,比如过去几年英伟达的走势、特斯拉的走势等等无不如此。
再说,回到2019年,其时事关锂电池和新能源车开始时也是概念先行,然后就是持续不间断的业绩验证,等到业绩验证到底顶峰时(2022年),市场反而会提前半年左右启动周期性回调。
还有2023年初光模块的暴力启动,持续一年半左右整体暴涨8倍左右,也是概念先行然后就是不间断的业绩验证。
最后,再简单讨论一下市场。
今天市场上午10点半之后突然暴力反弹,传闻与一些小作文有关,对这些小作文个人认为70%以上是可信的,只不过部分政策的时间落点可能存在偏弱——总之,我们一定要相信,本轮刺激无论是货币还是财政,整体都是改开以来最大尺度的。
只不过,到底是霹雳手般的发力,还是太极寸拳盘的发力,这个还得结合一些宏观蛛丝马迹去动态预判,关于这个动态预判的部分逻辑,我在昨天文末讲了,今天就不重复了。
总之,中期货币牛市是确认的,只要你确认这一点,你就忽略短期波动(哪怕波动大一些),锁定中期不动摇即可。
而如果你自认为智力、勤奋度、以及盘感超过常人,那么,结合宏观蛛丝马迹以及盘感去做一定幅度的中频预期仓位调整,这也是可以的。
今天就讲到这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