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才感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年过四十,背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才深深懂得父母活得很“艰难”,而自己,能够回报他们的,却总是那么少,那么少。
01
父母赚钱的艰难,超乎我们的想象。
有句话说,每天唤醒成年人的,不是闹钟,而是责任,确切地说是赚钱的责任。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需要真金白银地付出呢?
于是,我们收敛起任性和冲动,开始学会珍惜工作,早出晚归习以为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面对领导的苛责和同事的排挤也不再意气用事,一走了之。
我们学会了隐忍和坚持,学会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学会了负重前行,只要工作能保住,吃点苦、受点委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现在才明白,一个家,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拼尽全力去赚钱,才是让自己获得轻松的唯一选择。
爸爸妈妈靠着种田和在建筑工地打零工赚钱,种一季才有一季的收成,做一天才有一天的收入,一年到头,除了过年,根本没有休息日可言。
农忙时节,爸爸妈妈总是凌晨四五点就借着晨曦的微光下田了,晚上,爸爸还要借着月光犁地耙田。
在建筑工地挑砖、和水泥,不管是烈日当头,还是三九严寒,爸爸妈妈都是肩头扛不起,就用背顶起。
每次洗爸爸妈妈的衣服,不光泥巴灰尘多,还有怎么洗也洗不掉的黄色、黑色汗渍。那充满汗臭味的袜子、鞋子,更是要在门前的小河里,浸泡好久,才能凑前去刷干净。
爸爸妈妈赚的每一分每一厘,都浸透了汗水啊,而汗水的背后,何尝不是低三下四、仰人鼻息呢?
只是,这些,他们从来都不说。
02
父母育儿的艰难,是一场与命运的较量。
年少时,总不明白父母为何那样节俭,甚至有些吝啬:一年到头,难得做一身新衣服,买几回肉吃。
他们对自己有着近乎刻薄的节俭。在最平淡无奇的生活里,供三个女儿读书,是他们最闪闪发光的信念。
家里立下的规矩就是:少说话,多做事,少贪玩,多读书。
为此,每次放学回来,我们都会赶紧做家务:打猪草,喂猪食、放牛、赶鸭、浇菜,做好晚饭后,一边做作业,一边等着他们回来。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时,谈论的话题也是学习,爸妈从不检查我们的作业,却总是饱含希望地鼓励我们,考上大学,去看更宽广的世界。
家中最亮的灯,就是堂屋里那盏日光灯,宽大的八仙桌,就是我们的书桌。立志跳出农门,就是从父母一次次在饭桌上的鼓励开始。
村里人普遍重男轻女,唯独我们家,把三个女儿当成掌上明珠,当成“书生”来教养。若非他们的远见,也就不会有我们姐妹三个不同于同村女孩的命运了。
在我们姐妹三个相继考上大学时,爸爸妈妈一次次拿出了压箱底的积蓄,那是我们做梦都未曾想到过的数字,至今想来,那是他们为三个女儿“改天换命”而付出的一切啊。
03
父母的艰难,源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父亲是拉车的牛,一生都在为儿女,为这个家默默耕耘;母亲是那停船的港湾,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一盏心灯为儿女常明。”
是啊,只要身体健康允许,他们愿意为儿女付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可是,谁也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岁月匆匆过,爸爸妈妈的身板不再挺直,他们开始变得佝偻,步伐渐渐蹒跚起来,年老力衰的他们,总会为自己不能再帮着多做点家务、多为儿女事业发展献计出力而惭愧不已。
他们似乎忘记了,此生将抚养成人,培养成才,已经尽到了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丝毫不亏欠儿女的。
但似乎,他们有的只是无尽的付出,从未想过要儿女的回报。
一旦自己生病,需要住院治疗,需要儿女照料,更是觉得自己成为了负累,想方设法赶紧出院,嚷嚷着自己照顾自己就好。
其实,当父母的健康遭遇疾病的肆虐,他们是那样的无力、无助、无望,对于名目繁多的疾病,缺乏基本医学常识的父母,会被无边的恐惧笼罩。
他们想要健康地活着,却不知道,疾病会不会就此放手;他们想要好好地活着,不给儿女添负担,一直能够自己照顾自己。
但,这是一种造化,有人幸运,有人却只能任凭命运的摆布。
04
结束语:
年过四十,进入不惑之年。大概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必须要热爱生活吧。
我们开始重复父母走过的路,在亲身实践中,感知他们的艰辛、不易,也以此激励自己,勇往直前,无惧无畏。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