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和陈赛娟,是学界令人羡慕的院士伉俪,他们的经历相似:一个曾做过赤脚医生,一个曾是挡车女工,却都完成了人生的蜕变。这华丽转变的背后,不仅与两位院士自身闪耀的智慧火花和不懈流淌的汗水密不可分,还得益于一位导师的精心雕琢。这位导师就是内科血液学专家、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故事起源于1978年。这一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得以恢复,王振义正好要招第一届研究生,手中握有2个名额。王振义慧眼识珠,鼓励当时正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科进修的陈竺报考自己的研究生。最终,陈竺通过自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二,血液学专业第一的成绩成功入围。
与此同时,从挡车女工成长为医科大学生的陈赛娟也凭借优异的考试成绩,成为王振义的另一位研究生。俩人读研期间,王振义手把手指导他们进行科研工作。陈赛娟回忆,导师的第一堂课,就是带他们走进图书馆,教授他们如何查阅文献、确立学术规范。
对于这两个年轻人,王振义还安排了针对性辅导。医院内科本来就有组织年轻医生开展外文学习的活动,但王振义仍坚持每周一次亲自指导俩人阅读和翻译外文文献,锻炼听力,并进行详细点评。
在王振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陈竺和陈赛娟在研究生期间共完成了6篇综述和19篇论文,其中包括3篇英文文章。
王振义与陈竺陈赛娟夫妇讨论课题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王振义还极力推荐他们前往法国深造。1989年,陈竺夫妇归国,继续在恩师的指导下工作,成为王振义的左膀右臂。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共同提出了“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案,这一创新性方案使得曾经最为凶险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从10%跃升至97%以上,从而成为首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类型。
当时,全反式维甲酸是一种全新的药物,市场上并没有供应。王振义放弃了申请专利,毫无保留地公开,让当时的患者只用13块钱就能买到一盒。
1996年,也就是在王振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第二年,他选择将舞台让给新一代,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当时年仅42岁的陈竺。王振义曾表示:“人生如同抛物线,有高峰也有低谷。一旦进入下降趋势,就要及早退出,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干。”
在长达75年的医疗和教育生涯中,王振义共指导了33名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生,其中陈竺、陈赛娟、陈国强3位学生后来成为院士。尽管学生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王振义教授始终保持着谦逊,他说:“我只是他们一段时间的老师,他们的成功完全得益于自己的努力。在某些方面,我还要向他们学习呢。”
参考文献:
[1]倪黎冬.血液学研究领域的常青树——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王振义教授[J]健康博览.2004(04).
[2]陈赛娟:从挡车女工到科学家[J]《神州学人》.2004(03).
[3]建院115周年·名医手记俩人|陈赛娟:我的老师王振义[OL].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2-09-09.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