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取得如今的发展和众多优秀的人才的付出密不可分,他们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用自己的努力浇灌着祖国的花朵,饶毅就是其中之一。

回国后的道路并不平坦,面对科研体制的种种弊病,他勇敢发声,毫不妥协,落选院士后,他更是霸气宣告,永不参选!

一位科研界的领军人物为何会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在落选院士后为何如此愤怒?饶毅的科研之路究竟有怎样的坎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揣梦想,毅然归国

1962年,饶毅出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医学家族,父亲饶伟华是当地有名的呼吸病专家,创办了江西省的第一所ICU病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饶毅,从小就对医学充满了向往。

在1978年的时候,国家高考如约而至,16岁的饶毅以优异成绩成功考入了江西医学院。这个成绩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是天花板的存在,可是饶毅却并不满足。深知国内科研环境的局限性,这也让饶毅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为了能够深入研究医学方面的知识,饶毅顺利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的研究生,在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饶毅的视野有了更大的扩展。但当时的中国医学相较于西方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的,饶毅则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85年,饶毅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随后在哈佛大学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并且成为了博士后成员,成功在美国著名大学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在美国求学的时候,饶毅也见识到了许多国内没有的医疗设备,这也让饶毅受益匪浅。

当众人都以为饶毅会扎根在美国的时候,饶毅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回归祖国。因为饶毅前往美国学习医学知识的时候,就是想要学成归来回报中国。

饶毅向华盛顿大学提出辞职的时候,对方坚决表示不可以,甚至用十分优厚的待遇来挽留饶毅。可是在饶毅心中,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就一定要报效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言出必行的饶毅,为了重返美国,不仅放弃了美国国籍,拒绝了西北大学的邀请,接受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职位。刚刚回国的饶毅十分不适应,毕竟中国医学方面的研究与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让饶毅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犀利耿直,光明磊落

回国之后的饶毅在北京创办了生命科学研究所,开始研究社会神经生物学。但由于科研环境的不同,即便饶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效果始终不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研究经费的不足,饶毅还看到了一个令自己震惊的一幕。几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竟然给年纪轻轻的处长赔笑脸,反观处长很是享受老院长的赔笑,这一幕在饶毅眼中就是一种讽刺。

明明是为了国家科研做贡献,这种事情就一定要在酒桌上才能谈下去吗?这一点让饶毅十分不理解,性格耿直的饶毅,实在无法容忍这样的情况出现,也曾多次愤怒的批评这种行为。

甚至还在《读者》和《科学》等知名杂志中对这种风气进行批判,这种做法引发了许多人的不满,可是饶毅却毫不在意,只希望中国能够拥有一个整洁的科研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想而知,饶毅的这个行为得罪了很多人,虽然他说的没错,但是也碰到了某些人的痛点,动了某些人的蛋糕。所以饶毅在评选院士方面就比较受挫,跟他同一级别的人早就评上了。

饶毅是其中最为激进的批评者之一,这一举动无疑触犯了一些既得利益者,也为他接下来未能当选院士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霸气宣布永不参选院士

2011年的时候,饶毅与施一公同台竞逐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两个均未能成功。“院士”对于科学家而言不只是荣誉的象征,它也是对个人学术成就的最高嘉许。

正因为这次落选,饶毅才陷入了舆论的漩涡。由于他发表声明,表示将来永远不再参与院士竞选。决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学工作中。

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当中,饶毅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12年的时候,饶毅荣膺科技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一荣誉是中国科学界的顶尖成就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院士评选不再公平,那么院士这个头衔不要也罢。对于饶毅来说,他最光辉的成就,可不可要“院士”这个头衔来撑着,即便这个头衔光辉无比。

2018年4月受好友邀请到西湖大学任教,又联合设立了“科学探索奖”。在此期间发布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这些都是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到处奔波总结出来的临床经验。

从饶毅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位科学家的执着和坚持。他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国工作,体现了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他勇于批评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一公曾对饶毅作出评价,称他为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以及犀利耿直的当代鲁迅,这些评价已经很好地概括了饶毅的特点。正如历史证明,真理靠执着的人去开拓,进步靠勇者去推动。我们需要更多像饶毅这样的人,来完善学术之路,让科学之舟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