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不喜欢把通过阅读得到的知识变现为自己的文字售卖出去。准确的说,我是对售卖文字有一种天生的抵触。这不是说我不愿意展示自己的才华,正相反,我对此倒是非常热衷,但不是在人前,而仅仅是在纸上。我热爱一切能充分展示创作者才华的文字,其中也包括我自己的作品。
每当我在书桌前大声朗读这样的文字时,他们所带给我的各种情绪便会充分的在我身体上呈现,悲伤时我会痛哭,喜悦时我会大笑。
但是除了阮阮,便几乎没有人看到过我这样的狂热。那种对文字的迷恋,仿佛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在体内指导着我的身体行为。小学一年级,我痴恋于崔颢的《黄鹤楼》,每当班级需要展示才艺时,我总是背诵这首诗,从来不管我清清楚楚的听到旁边同学交头接耳的吐槽“他又再背这首诗了”。
因为从那时,我就感受到了,驾鹤的仙人就在诗句里飞扬。我问过其他小孩,“你能看到诗句中的画面吗?”但是所有人都与我不同,他们看不到。所以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自己是尤其独特的另类,那么为什么我不能继续独特下去呢?
于是十岁开始那两年,我读完了家里所有的藏书,四大名著自不必说,尤其是《红楼梦》,我至今不能记清,当年毫无社会经验的十岁孩童,为什么可以这么有这样的兴致的去读完它。又或者《三言二拍》,在当时的条件下,我根本不可能找到那篇仅剩下标题而无内容的“金海陵纵欲亡身”这一则故事。
但由此我却想到,如果这一条故事可能被删除,那会不会别的故事,早都已经被篡改过了呢?关于这个问题的寻找则是另一个故事了,这里也就不表。我想说的是,我的童年,在一个个疑问和解答之间,在一个个接受和反对之间,在一个个思考和反思之间,在读书的快乐之间成长起来。
后来读到《五柳先生传》,才发现我的良朋并非是身边之人,而是这位已经作古了快2000年的陶先生。“娴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也是在那时起,文人风骨的种子也就种在了我的心里。
去看看陶渊明的作品,算来并不算多,但每一篇都是必读的经典。这也充分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定义,“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我也从来认为,文在精而不在多,而那些精华,其实就是“欣然忘食”的结果。
读书时最快乐的事也莫过于“欣然忘食”。每当夜深人静,只有我端坐书斋的灯下,取一本好书铺开在自己面前,这样的仪式感瞬间就满足了我的虚荣。及至翻阅到交心之处,那五脏百骸通透无间,天涯万念俱归于方寸一点,不正是进入了庄子“坐忘于心斋”之境界吗?
每到此时,我必提笔以纵心驰,短短数百字从心而出。待心境稍复,才开始继续阅读下文,依次往复。到困意来时,才发现书本不过翻了几页,而纸上竟已有了数千潦草的文字。
这些文字都成为了我的私人珍藏,就像托尔斯泰的日记本一样,48年来,他宁愿把日记存入银行,也不愿意给亲爱的索菲亚看上一看。那种如同信仰一般的力量,让这个82岁的老头在离家出走后的第十天,病死在俄罗斯的阿斯塔波尔车站。
即使贵为一代文豪,托尔斯泰也认为写作的职业化是文学堕落的主要原因。当写作成为制作,文字成为谋生手段,文字神圣性的败坏也就不可避免了。强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其《罪与罚》中大量添加为了拿取稿费而泛滥成灾的心理描写。更不用说普鲁斯特、米兰昆德拉等极度繁复无味的所谓长篇巨制。
爱书的人似乎只喜欢读书,而耽于写作。因为写作的人读书是为了写作,而读书的人写作是为了发出共鸣。只要是从事写作的人都会知道,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情是身不由己的,这导致他们的阅读基本上都是为了查找和使用。这不是读书,只是翻书。在这样的条件下,谁都不能期待拥有读书的快乐。
还有人说,“一个人成为爱书家,多半是无缘做别的更显赫之人的结果,但他却也品尝到了别的更显赫之人所无缘品尝的静谧的快乐”。这话我相信,这样的人也是可贵的,但这仍然是上品中的下品,而上品中的上品是甘心于寂寞。
因为甘心于寂寞的人,永远不会把文字当做争名逐利的工具,也不会因为生活的窘迫而失去读书的兴趣。有个写诗歌的小朋友南瑞跟我说,“写诗还得理想化,现实了就写不出来了”。确实如此,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功名利禄和柴米油盐,折磨着每一个身处于其中的灵魂。你说理想,说清闲,有几个人可以做到?
但是你也可以看到,斯宾诺莎拒绝德皇的邀请,靠磨镜片度过余生;西蒙娜薇依因为信仰,病死在自己的精神国度里。纵然寥寥,这个世界上的每个时代,总是有那么几个人可以坚守自己的底线。庄子不仅能在文字中创造出子祀、子與、子犁、子来这样的狂人,现实中也做得到在世人看来无比荒唐的鼓盆而歌。如果你能认可庄子,却不能认可今日仍有这样的人吗?
维特根斯坦希望“世界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他的作品”。如果他没有罗素,也许至今仍然一文不名。但这不会太重要,因为在我们这一类人看来,文字的第一受众,甚至是唯一受众,一定是本体的心灵,或者是心灵的本体,其次才是那些愿意阅读我们心灵的共鸣者。我之蜜饯,君之毒药,那些附庸风雅之徒,我凭什么要让他们看见呢?
所以,我不在乎自己的文字可以被人看到,也不会想像自己功成名就的模样。我可以依靠别的方式活着,但不会是文字。如果我的作品成为我功利的手段,那个时候,也许就是我堕入地狱的开始。
而你知道,身处在地狱的灵魂,唯一的终点,就是毁灭于末日的审判。
2024.9.28 2:58 抱月斋(图片为哈密大海道)
冷月的诗和远方
身边的朋友总是和我说,真的好羡慕你们这样的人。能够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去经历、去冒险。
可我也总说自由的美好,我还没感受到。为了诗和远方,我放弃了生活,去追寻,去寻找。常常紧衣缩食,遭遇失温,落石,独行是家常便饭。
但那里有纯洁的朝露,那里有已逝的热土。我总是两手空空,因为我触摸过所有。折桂而来,迷情而往。这是独行者的悲哀和幸福。
经得起这孤独的诗,耐得住这悠长的路,抛的下世俗与红尘苦乐,才到得了属于你自己的诗和远方。
▌冷月的哲学之诗▌
这世界的和弦流淌
一曲曲平凡与高尚
一幕幕生存与死亡
大鱼飞扬 在天地的光芒中
麦浪声响 于自由的守望里
点击卡片关注
▽冷月的哲学精选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