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90%的烦恼,基本上都来源于社交。
从某种角度来讲:
人的诸多烦恼,焦虑,愤怒等情绪,都是自找的。
比如:
跟对方在一起不快乐,你明明可以及时止损,可你偏偏不离开;
于是你一边抱怨,一边焦虑,又不舍得离开对方。
面对过度索取的人,你明明可以停止付出;
可你为了照顾对方的情绪和面子,选择自己受委屈。
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
在体谅他人与自己之间,你选择体谅他人;
在爱别人与爱自己之间,你选择爱别人;
在过得好与过得不好之间,你选择让他人过得好,让你自己过得不好。
你会发现:
真正过得好的人,都有点自私;
过度为他人着想,无私的人,往往过得不怎么好。
-01
在“无私”与“自私”的博弈中,胜利者选择“自私”
举个例子:
在家庭里:
你忙碌了一整天,加班到很晚才回家。
回到家里,爱人躺在沙发上玩游戏;
而你看着饭桌上什么也没有,厨房也没有动火的痕迹;
爱人说:“怎么回来这么晚?还等着你做饭呢。”
自私的人:
“回家那么早你不做饭?那都别吃了”。
然后,他会自己选择出去吃,或者只买自己的外卖。
无私的人:
一边委屈,一边钻进厨房做饭,无论回家多晚,无论多累,做饭的活都是他的。
在职场上:
你正在休假,老板却半夜给你发消息,要求你去修改工作任务。
没有加班费,没有什么奖励;
做好了,你没什么好处,做错了,你会受惩罚。
自私的人:
“我管你有没有任务,现在是假期,你如果需要,那就自己去做;想要我给你做,你得给加班费。”
无私的人:
心里面骂骂咧咧,百般不愿,但行动上还是接受了这件事。
你发现了吗?
自私的人,从来都是先考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没有做错什么,就不惯着对方;
有原则的自私,才能让自己过得幸福,开心。
无私的人,则是委屈自己,没有原则;
明明不愿意,却装作愿意;明明不开心,却装作还好。
-02
爱别人之前,先学会爱自己
有些人的爱,令人窒息。
父母对子女:
“我们赚钱供你读书,满足你的需求,难道你就这样回报我们的吗?”
“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一次次让父母失望?”
爱人对你:
“我为你付出那么多,凭什么你不能为我多付出一些?”
“我花那么多时间陪你,凭什么你不能多陪陪我?”
这样的爱,以“自我感动式的无私”,来要挟对方,要求对方必须回报自己。
这种感觉就像什么呢?
你被一个不喜欢的人追求,你很厌恶;
他一次次为你付出,试图逼你:“付出那么多,你就如此狠心吗?”
你烦不烦?
有些无私,其实是廉价的自我感动。
爱自己是这样:
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先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会爱,连自己的需求都不在意;
在关系里,又如何能更好地跟他人相处?
无论对方是你的家人,爱人还是朋友;
当TA们的要求,行为,语言,让你感到强烈的不适;
这个时候,一定要果断拒绝。
太宰治在书中写下: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
重新整理自己的人生排序:
自己>家人>朋友>其他人。
记住:
当你自己好了,家人自然也会跟着你好起来;
当你自己越来越糟糕,他人的一点好,都会让你觉得是在“施舍你”。
心理学家大卫西伯利,提出一个概念——“高尚的自私”。
人们最大的悲哀和苦恼就在于:
在讨好与迎合他人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我以及实现自我的路径。
你眼里的无私,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伤害,并且给你戴上无形的枷锁;
适当自私,去感受自我,学会不伤害他人的自私,才是高尚的自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