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此时正值抗日战争的重要时期,日军对中国发起了全面侵略。彼时,几乎全世界的国家都卷进了这场浩劫之中,忙于抵抗侵略者。在这种时候,自顾尚且不暇,更不要说对其他国家伸出援手。
神秘的庞大车队
但在中国抗战陷入困境之时,却有一支神秘的庞大运输队伍出现,满载着1300门火炮和14000挺机枪,缓慢地开往兰州方向。这是一支来自苏联的援助车队,向中国军队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弹药,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绝对是雪中送炭之举。
这是一支庞大的车队,由无数个小车队组成,这样才能避免日军的空军部队袭扰。而且,为了避免日军引起日军的注意,车队采取昼伏夜出的运输方式,同时将小车队运输的间隔时间拉长到数日之久。
当时第一批运输车队从苏联萨雷奥泽克军事基地率先出发,由350名苏军战士和司机负责押送,车上装满了火炮、机枪和弹药。这是一批重要的武器,当时苏联对运输十分重视,专门给每一个运输小队都配备了专门的警卫部队。
选择路线的时候,苏军也费了不少的心思,从三条通往兰州的路线中,选择了最平稳安全的一条。尽管这条路的行程较远,但好在路途宽阔平坦,对此国民党军也没有异议。而且,国民党军还在沿途积极设立了补给站,并将补给站伪装成集市,暗中向车队提供补给和帮助。
当时国内的抗日情绪很高,这支特殊车队的运输里程很长,所以沿途的百姓逐渐都知晓了情况,但没有出现过向日军告密的情况(当然,这和当时运输路线没有途经敌占区也有一定关系)。
因此,这支车队在沿途遇到困难时,例如遭遇暴雨,或者对当地地形不熟悉等情况,当地百姓就会自发的站出来帮忙,有的人给运输队提供食物和水,有的人给他们当向导,也有的人带他们走更加安全的路线。
运输车队途经一些事故多发地段期间,遭遇暴雨天气而无法行进,甚至出现过山中被困五日的情况。当时就是因为当地的百姓自发求助,这才帮助车队脱险。甚至还有的群众得知车队运输援助武器后,积极修筑辅助道路,预防主路因为雨季山体坍塌而影响车队运输效率。
由此可见,当时国民党军因为抗日,苏联因为援助中国军队,深得百姓的支持。也正是因为有百姓大力支持,苏联的运输车队一路有惊无险,第一批武器于大概两个月后顺利抵达兰州。国民党军第二十五集团军率先接收苏械,对于这支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惨重的部队而言,无异于久旱逢甘露。
因为苏械的到来,第二十五集团军得到了迅速补充,M1910型马克西姆重机枪和76.2毫米野战炮凭借极高的实战稳定性,成为最抢手的武器。但这样就能组建一支苏械部队了吗?当然不行,仅仅是接收工作就十分繁琐,除了登记造册之外,还要有专业人员逐一检测武器性能,随后才能按需分给第二十五集团军的各支队伍。
为了帮助中国军队迅速掌握这些武器的使用,苏联还专门派了军事专家过来,现场指导武器操作技术。苏联当时在实战中总结出很多利用这些武器展开的战术,在指导武器使用时,也都毫无保留的将战术配合讲了出来,对中国军队后续的作战还是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接收苏械背后的艰辛和代价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为了尽快掌握这批武器也做了很多努力。当时在兰州的郊外,修建了很多的训练场,就是专门为了掌控这批武器而拓建的实战场地。在得到这批武器以后,甚至还根据武器的特性专门改编了军队,例如重机枪连、独立炮兵营等。
对军事了解比较多的读者朋友们都清楚,军队的任何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其实都牵连甚广,需要做很多工作来配合。就以重机枪连为例,表面上看是将几挺重机枪调配到一个连队,就可以组成重机枪连。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重机枪连想要顺利建立运转起来,势必就要涉及到武器的使用,重机枪手和弹药手自然就必不可少。但这也仅仅是战斗人员而已,维持重机枪连持续作战的人远非如此,还需要运输的骡马,骡马不足的时候还要几个人来扛。
既然涉及到骡马运输,自然也就需要兽医、饲养员等职业随军行动,否则骡马病倒了,重机枪的转移就成了大问题。而且在重机枪连,甚至还要配备铁工军士、鞍工军士、掌工军士,以及各种文职工作人员和武器维护人员等等,真正达到了一人战斗九人服务的标准。
苏械固然好,但有些苏械的弹药却属于特制,与普通的武器并不通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中国军队当时在兰州和西安专门建立了苏械所使用的弹药生产线,总算是能够维持苏械使用所需。抗战时期,日军的飞机对中国军队的补给线威胁很大,为了避免日军战斗机的袭扰,中国军队专门在兰州通往前线的途中,设立了很多的弹药补给点,并将这些补给点伪装成民宅或者商业仓库。
事情做到这一步,仍然不算是彻底搞定这些苏械,因为苏械再稳定,也终究会在实战中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能够长期持续的对受损苏械进行维护,便成了重中之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后勤部门专门培养了一批维修人员,并尝试自主生产苏械维修所需的常用零件。
不得不承认,当时的这批后勤保障人员的实力真是不俗,平日里要慧眼如炬的甄别运来的苏械真伪,还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维修,同时还要防范日军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24小时不间断运转,将抗战时期苏械完好率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至此,苏械的接收和应用算是完成了,截至1938年6月,整整5个军实现了装备苏械,战斗力明显提升。加上中国军队在实战中的总结开发,很多适合山地作战的战术被开发出来,日军面对重型迫击炮和山地机枪火力点时,吃了不小的亏。
当然了,这支运输队冒着巨大风险,千里迢迢的运送武器到兰州,自然也不会空手而归。当时为了后续获得更多的苏军援助,很多重要的矿石资源都在车队返程时满载而归,其中不乏钨砂、锑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但即便如此,在当时情况来看,也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