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平凉柳湖,是陇东最著名的自然山水园林之一,始建于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以“柳中湖、湖中柳”而享誉大西北。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间,时任韩王朱旭櫏将柳湖辟为苑囿,修建书院供王府子弟读书,皇帝亲赐匾额名曰“崇文”,即后世柳湖书院的前身。
自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第二任韩王朱冲(火或)之国平凉,到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平凉城被李自成义军攻破,韩王家族共在此生活了二百十三年。韩王一脉的字辈是“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颢慥,令绪价蕃维”,历代韩王都有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第一代韩王
- 韩宪王朱松
朱松,太祖朱元璋第二十子,生母周氏,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封韩王,封国辽东开原。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高丽国最后一位忠臣郑梦周被李成桂派人暗杀,其人谋朝篡位之举已经箭在弦上。当年五月,韩王护卫指挥使司成立,经兵部力请,其名改为安东中护卫。换句话说,当时明廷和李成桂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剑拔弩张。
朱元璋是明代子嗣数量最多的皇帝,韩王出生之时,他的几个哥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便已经之国。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的时候,十五岁的朱松和另一位封国在辽东的亲王:沈王朱模一起由南京启程,北上拜访诸位兄长,联络一下兄弟感情。
甲寅,命韩王松、沈王模往省秦王、晋王、今上、周王、齐王。上以二王年幼,欲其游观诸王国都,以敦友悌之情,故有是命。—《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二》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遗诏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由于新天子的暴力削藩,逼得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韩王自然也不可能前往辽东就藩。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军杀入京师南京,朱允炆自焚殉国,朱棣篡位登基。由于当时辽东局势不稳,韩王一直留在京师未能就藩。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十月,朱松去世,终年二十八岁,谥曰宪,谥法“行善可纪”曰“宪”。朱松坟园位于南京安德门外向山之原,即今韩府山。
第二代韩王
- 韩恭王朱冲(火或
朱冲(火或),韩宪王嫡长子,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封韩世子,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袭封韩王。
父王早逝,让朱冲(火或)这位世子迅速成熟,他本人“资性聪敏”,又带着两个弟弟“勤学好文”,深受四伯朱棣和堂兄皇太子朱高炽的喜爱。朱棣驾崩仁宗朱高炽即位后,召韩王兄弟去北京朝觐,并且将他们的封国由辽东开原改为了陕西平凉府。与此同时,新天子还特意叮嘱韩王兄弟初夏启程,这样到了平凉之后可以尽快适应当地的气候。
乙未,赐书韩王冲(火或)曰: “别来怀思,不忘相同,二弟到家安通。兄初意欲贤弟及秋之国。今思若俟秋行,迨冬始达。西土冰寒,百事难为,殆非初到者所便。不若以四月下旬起程,虽道途触热,若从容而行,可以无虑。而及秋至,彼天时人事皆得便利。已敕诸司应付途中合用物件,在途加爱。”—《明仁宗实录卷十三》
而正当韩王兄弟赶到平凉之时,却突然接到了仁宗驾崩的噩耗。眼见得新天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宣宗朱瞻基,朱冲(火或)上奏朝廷,希望“改国江南”,可惜未能如愿。
韩王在平凉的王府,是原本的安王府。安王朱楹,太祖第二十二子,封国平凉,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去世,无嗣国除。但是尽管经过了陕西三司的修整,安王府依然“湫隘不足容”,让家眷众多的韩王家族深感不满。
看在小时候的情谊上,宣宗一面让行在工部即刻派官员赶往平凉,帮助韩王“增造居室”,一面又将安王府遗留的产业悉数赠送给朱冲(火或),也算是仁至义尽。可惜平凉实在过于荒凉,韩王在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再次上奏朝廷,希望能迁国长沙,可惜依然未能如愿。
上复书王曰: “岁禄不充,盖陕右频岁无获,未免供给不及。若年谷稍丰,便可足用。惟叔安意以俟之。府中军校未至者,已敕兵部挨究遣来。长沙之喻,先帝成命在上,不敢渝越,惟叔亮之。”—《明宣宗实录卷四十七》
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十二月,朱冲(火或)去世,终年四十五岁,谥曰恭,谥法“敬顺事上”曰“恭”,史书也给出了“孝友恭俭,乐善循理”的好评。
第三代韩王
- 韩怀王朱范圯
朱范圯,韩恭王庶长子,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封开城王,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进封韩王。
韩恭王并无嫡子,朱范圯以庶长子的身份进封韩王并无毛病。然而他的两位叔父襄陵王朱冲秌、乐平王朱冲烋却派人到陕西镇守官这里告状,指责朱范圯“不才违法”,表示亲王人选应该要选贤。此时的皇帝英宗朱祁镇虽然年幼,政治敏感性却很高,立刻对二王进行了训诫。
近奏欲选贤者嗣封王爵。嗣封之事,太祖高皇帝祖训已定,非后人所得移易。叔祖于恭王至亲。其子有未善者,皆当尽诚善诱,以成其德。岂可輙有异言,以贻下人讥议?自今慎之。—《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七》
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五月,朱范圯去世,年仅二十五岁,谥曰怀,谥法“慈仁短折”曰“怀”。
- 韩靖王朱范(土卬)
朱范(土卬),韩恭王庶次子,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封西乡王,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进封韩王。
由于韩怀王无嗣且死得突然,一时间平凉府内流言四起,恭王第三子平利王朱范壑更是向朝廷上奏,认为兄长死因成疑,自己的二哥西乡王朱范(土卬)有极大的作案动机。
英宗对此也很重视,命魏国公徐显宗前往平凉进行彻查。经过走访宪王妃冯氏、怀王妃郭氏之后,给出了朱范圯“实患阴厥而薨”的结论。不过英宗也只是申饬了平利王一番,并未追究其“妄言”的罪责。
大抵骨肉至亲,一人言造离间,遂致子母兄弟惊惶失措。况王于国家为宗室,于朝廷为君臣,尚可妄言乎?今以亲亲,念王无知,姑从宽贷。—《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十九》
当年两位叔父称西乡王为“贤王”,怀王袭爵不到一年就突然薨逝,怀王妃郭氏更是没能得到善待,桩桩件件,显示这位新任韩王属实不是一个善茬。而韩王府在朱范(土卬)的管辖之下,也一改此前宗室典范的形象,变得乱象丛生起来。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闰正月,朱范(土卬)去世,终年三十岁,谥曰靖,谥法“恭已鲜言”曰“靖”。王妃刘氏自尽殉葬,谥曰贞烈。
第四代韩王
- 韩惠王朱徵钋
朱徵钋,韩靖王庶长子,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袭封韩王。
父王去世之时,朱徵钋年仅十一岁,而他袭爵不久,又碰上一桩伤心事:曾祖母宪王妃冯氏去世。冯氏是开国元勋追封郢国公冯国用的孙女,也是开国六公爵之一宋国公冯胜的侄孙女。
前文提到韩宪王葬于南京,所以朱徵钋向朝廷上奏,请求将曾祖母的棺柩运往南京,与曾祖父合葬。但是此时土木堡之变的后遗症尚未完全消除,当朝皇帝朱祁钰决定让冯氏的棺柩“暂于彼处安厝”,而通过宪王墓的考古发掘可知,二人最终并未合葬。
帝以路远人难,命蹔于彼处安厝。俟边境宁靖,丰稔之年再议。—《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一·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十九》
由于年龄太小,整个韩藩处于一种“主少国疑”的状态。率先的发难的是朱徵钋的两位叔父:褒城王朱范堮、通渭王朱范墅,他们公然从韩王府中门中道进入府中,还将上前劝阻的门官冯贵殴打致残。
而在褒城、通渭二王遭到景泰帝朱祁钰的训斥之后,朱徵钋的叔祖襄陵王朱冲秌又跳出来强占王府宫人,占使军匠,侵夺园池,一时间嚣张无比。朱徵钋的心眼也很多,他在明英宗南宫复辟之后,上奏称赞叔祖孝行感动天地,一下子把老头给整不会了。
叔祖今年五十有七,旧抱气疾,憔悴尪羸。自母病,衣不解带,目不交睫,如是十余日。母疾既安,气积遂散。孝诚感通,显有徵验。—《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八十四》
韩王亲自出面,皇帝顺势夸赞襄陵王“孝行可嘉”,并且赐敕奖谕,日后朱冲秌还能再找朱徵钋的麻烦吗?显然是不能。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正月,朱徵钋去世,终年三十岁,谥曰惠,谥法“柔质慈民”曰“惠”。
第五代韩王
- 韩悼王朱偕㳘
朱偕㳘,韩惠王庶次子,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封广安王。
我们遍寻《明实录》,既不知朱偕㳘何年进封韩王,亦不知其何年去世,甚至有人怀疑是否有这么一位韩悼王存在。
依笔者看来,韩悼王确实存在,推测其袭爵时间在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九月,至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九月之间。
在前一个时间点,朝廷册封朱偕滦为高平王,给他的身份定义是“韩王第六子”。而在后一个时间点,朝廷册封朱偕瀞为西德王,给他的身份定义是“韩王弟”。
至于朱偕㳘的去世时间,不会晚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闰六月。因为当时户部提出韩王薨逝,幼子朱旭桧才三岁,应将朱偕㳘的一半岁禄作为养赡费用。
乙巳,户部言:“韩王薨,其应袭庶长子旭桧生才三岁。且府中连丧不举,百需窘乏。宜如襄陵王所请,量给养赡,命于王原禄三千石内岁给其半。”从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三十》
而在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正月的记载中,出现了朱偕㳘的谥号悼,谥法“中年早夭”曰“悼”。
- 韩康王朱偕灊
朱偕灊,韩惠王庶第五子,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封彰化王,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进封韩王。换句话说,原本的继承人朱旭桧已经夭折。
从史书记载来看,朱偕灊是韩藩第一位受到朝廷处罚的亲王,他在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因罪革去了三分之一的岁禄。
当时这位韩王殿下与襄陵王朱冲炑之孙辅国将军朱徵鍒、朱徵鋗不和,互相讦奏不已。朝廷一查,都不是什么好鸟,故而朱偕灊革岁禄,朱徵鍒则削爵废为庶人。
命官往按之。得偕灊占地违例,私纳赂遗,及强娶部下已聘妻。徵鍒搏人致死,诬告兄以重罪。徵鋗家法不谨状。刑部请治罪,故革降有差。—《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三》
除了与宗室不和,朱偕灊只赡养嫂子悼王妃,却对伯祖母怀王妃不闻不问,史称“遂至失所”,也就是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在韩藩仅存的宗室元老,乐平王朱冲烋的力请之下,宪宗告诫韩王“二妃义当同养”,让他分出禄米来赡养伯祖母。当年乐平王反对怀王袭爵,现在却为其遗孀出头,可见是出于公心。
这里我们还要再提一句,朱偕灊自己的王妃郭守真,正是怀王妃的侄女。其人之凉薄,由此可见一斑。
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四月,朱偕灊去世,终年四十三岁,谥曰康,谥法“温柔好乐”曰“康”。
结语:自宪王朱松开始,到康王朱偕灊,韩王一脉不但子嗣艰难,出现了两次“兄终弟及”,还没有一位能够活过五十岁的亲王。
另外说实话,韩藩这两次兄终弟及,其实都很可疑展开宫斗的联想。恭王去世后,靖王就利用两位叔父向朝廷施压,有意与兄长怀王争夺爵位。怀王袭爵后离奇去世,连本家老三平利王都觉得其中大有蹊跷。
而悼王死后,年幼的独生子突然夭折,以至于康王成功上位。联想到这位韩王对伯祖母的态度来看,根本就不是一个善茬,悼王之子的死因同样成疑。康王一脉其余韩王的故事,我们放到下篇之中再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