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8时许,冬日阳光洒在上海体育场蓝色的终点线上,此处的人们正在翘首等待一个历史性的时刻——28岁的上海马拉松即将迎来首位完赛的竞速轮椅跑者。当中国残疾人田径运动员罗兴传第一个冲过终点,这位21岁的小伙脸上绽放出略带羞涩的笑容,他在上马赛场超越了位居次席的残奥会冠军代云强。对他俩而言,这是一次洋溢着欢乐又充满考验的特别体验。
今年是上马正式进入雅培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评估流程的第一年。根据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办赛要求,上马增设竞速轮椅马拉松组别,12名参赛运动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竞速轮椅田径队的专业运动员。
细致安排保障竞速轮椅组完赛
巴黎残奥会登顶田径男子400米T54级的代云强,2010年首次在大连参加竞速轮椅马拉松,2011年到2014年每年都到厦门参赛。他告诉记者:"那几年,国内其实挺多专设竞速轮椅组别的马拉松赛事,到天津、杭州、成都等地参赛过。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国内设竞速轮椅组别的比赛就慢慢少了好多,去年只剩下成都马拉松。"上马是今年国内唯一一项专设竞速轮椅组别的马拉松赛事。
在国外,竞速轮椅组是几乎所有主流路跑赛事的常设组别。"我在残奥会上碰到的其他国外选手,经常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代云强说,自己在备战东京奥运周期时一共参加了三次大满贯赛——两次伦敦马拉松、一次纽约马拉松,"最直观的感受是国外竞速轮椅组别的跑者多达六七十人,那种比赛氛围很震撼"。国内马拉松竞速轮椅组参赛人数通常20人左右,本次上马共有12人参赛。
第一次"试水"竞速轮椅组别,上马获得了该组别运动员的好评,所有选手都顺利完赛。"竞速轮椅跑者最怕爆胎。"作为长距离田径运动员,罗兴传以1小时32分09秒完成了42.195公里的比赛。罗兴传告诉记者,与生活轮椅相比,竞速轮椅的轮胎更细,三年前参加芝加哥马拉松时,路面颠簸导致爆胎,他未能完赛。和罗兴传一样,上马男子竞速轮椅季军马卓也参加过芝加哥马拉松,上马顺畅的赛道路况以及沿线观众的热情鼓舞,给他俩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标马拉松大满贯赛事要求,上马竞速轮椅组6时45分率先起跑。为满足轮椅跑者的赛道要求,今年路线取消徐汇滨江路段,使用原徐汇滨江段沿线市政道路瑞宁路和龙腾大道,以保证轮椅选手的安全;同时,在轮椅选手通行、如厕等方面根据项目特点单独设置。代云强特别提到,上马在弯道折返点处铺上了海绵垫,防止竞速轮椅跑者受伤,这样贴心的服务只有在国外参加大满贯赛事中见到过。
"路跑和场地赛的感觉真不一样,"来自广东竞速轮椅队的女选手陈晓纯时隔三年第二次跑全马,一举摘得女子组冠军,她感受到与场地赛不同的热烈氛围。"我非常期待有更多的马拉松比赛平台能够设立竞速轮椅组。"陈晓纯说出了竞速轮椅跑者共同的心愿。
"把无障碍之路铺得越来越无障碍"
与竞速轮椅设立专门组别不同,生活轮椅跑者一般与大众跑者一同参赛。2017年上马曾首度向生活轮椅跑者开放,20名轮椅跑者首次加入上马行列。作为首位完成上马全程的轮椅跑者,广东小伙林文超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出席了上马发布会等活动。他这次没能来到上海参赛,今年上马没有生活轮椅跑者选手中签。
据林文超介绍,生活轮椅跑者和追求速度的竞速轮椅跑者不同,也和视障跑者不一样,"我们跑马拉松的轮椅就是可以在生活中使用的运动型轮椅,我们靠着自己的双臂一步一步前进。轮椅和两条腿跑步的速度不同,更容易受到道路坡度的影响,我们不提每公里的配速,也不需配备陪跑员的特别保护。"据林文超了解,优秀的生活轮椅跑者全马成绩可达3小时16分左右。
累计参加过70多场马拉松的林文超告诉记者,2015年左右中国马拉松赛事迎来井喷期,当年他在全国跑了十几场赛事,还参加过甘肃张掖100公里徒步比赛,"前一天去香港买来一台崭新的轮椅,完赛后基本报废了。"谈起那几年,林文超依然热血沸腾。2015年北京马拉松原本拒绝了生活轮椅跑者的报名,但在舆论呼吁下,北马放出了三个轮椅跑者名额,"我们第一次堂堂正正地享受马拉松的氛围"。九年过去了,林文超感慨,专设生活轮椅组别的马拉松赛还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比赛,生活轮椅跑者只能通过大众跑者的渠道报名抽签。
代云强说,竞速轮椅和生活轮椅跑友之间总隔了一层,生活轮椅跑者有机会参赛时,却没设置竞速轮椅组,而自己有机会出战时,又因为出发时间不同碰不上面,"等我退役了,我肯定会和朋友们一起参加生活轮椅马拉松赛"。作为生活轮椅资深跑者,林文超认为,前不久在香港机场举行的机场·渣马三跑道系统10公里跑就给出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为生活轮椅跑者专设组别。
"这几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国内的马拉松赛事应该用什么方式来接纳我们?"林文超说,上马设置无障碍洗手间的举措就"戳到了自己的心窝"。当这样做的马拉松比赛越来越多时,就代表着整个社会为残障人士打开了更多的门。"跑马拉松也好,做乐队主唱也好,做行为艺术也好,我都是为了把无障碍这条路铺得越来越无障碍。"生活中的林文超身兼多重身份,在他看来,"人有奔跑的本能,马拉松让我真正回归天性,让我感到自己与他人无异,能被社会接纳。"
奔跑平等地带给每个人内啡肽的快乐,也公平地磨砺着每位跑者心底的意志,这与轮椅无关。
作者:吴姝
文:本报记者/吴姝 图:本报记者/陈龙、周俊超 编辑:沈雷 责任编辑:谷苗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