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当好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3场城阳区专场,介绍“凝心聚力 奋发进取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城阳实践新篇章”有关情况。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殷连刚;城阳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杨建军;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城阳区旅游发展中心党组书记李凌云;城阳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毕建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是城阳建区30周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打头阵、当先锋”,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湾区都市活力城阳建设迈出新步伐。下面从六个方面作一下介绍:
坚持稳扎稳打,经济运行呈现新亮点
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和省市两批政策清单,全区经济向上、结构向优的发展态势得到巩固增强。
从总体看,前三季度,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90.5亿元、增长5.7%,高于全市平均0.1个百分点、全市第4,实现进位赶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6.3亿元、全市第3,税收占比77.2%。
分领域看,工业锚定“两翻番、一提升”,深入实施制造业强区三年行动计划,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全市第二。服务业实施“三翻番、两突破”,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3.3%、高于全市平均4.5个百分点,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增速22.1%,多式联运增长59.1%。农业实施“三百工程”,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4.01%、全市第一,新增农业设施10万平米,农文旅产业吸引游客增长70%,经营性收入过百万社区超过90%。
就质量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投资增长33.7%,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9.8%、10.2%,产业外资占比达到73%。251个重点项目年度投资率达98%,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基地、中电科产业园、京东智造园、海尔大健康、科捷智能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坚持强链补链,产业培育取得新突破
重点打造“3+1”产业体系,制造业结构由“一业独大”向“四轮驱动”加快迈进。
轨道交通跃升能级。目前全国55%的高铁、20%的地铁由城阳制造,今年又与中车集团开启了新一轮合作,中车时代电动汽车等7个项目落地,首个国家级轨道交通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省支柱型雁阵集群。
集成电路加快投产。总投资110亿的物元半导体,建设了国内第一条3D晶圆堆叠技术路线的生产线,突破了12项核心技术。目前,试验线已经量产,明年上半年生产线也将正式投产,签约落地的上下游企业超过20家。
新能源产业抢滩布局。鹏辉能源是全市储能领域首个百亿级项目,预计年底实现量产,满产后产值可达40亿,20家上下游企业正加速聚链成群,将成为全市新能源产业重要的增长极。
低空经济探索城阳模式。发挥流亭机场得天独厚优势,加快建设辐射胶东半岛的低空试飞试验场。目前,已经布局了低空经济产业园,与民航总局航科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中大型、多任务载荷无人机惯性导航技术验证首飞。
坚持提速提质,创新引擎释放新动能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04%,高于全省、全市,作为全市唯一区市入选中国创新百强区,获批国家和省市科技扶持资金1.8亿元、实现翻番。
高能级平台加快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正式揭牌,康复大学去筹招生,海都科教园开工建设,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超过400家。
高成长企业加快培育。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家,省“瞪羚”企业79家,市“雏鹰”企业36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2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家750家,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企业122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28家,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这“十个方面”持续保持全市领先。
高效能生态加快构建。落地首个省级重大科技示范工程,镭视光电获国家立项支持,易邦生物、海利尔药业等10家企业获省重点研发支持,298个项目获省市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立项,获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40个。
坚持先试先行,改革开放激发新活力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出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意见》,制定出台49项改革举措。14项重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争取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10项。深化区街事权改革,完成6个重点领域、38项事权划分。创新出台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办法、“留改拆”方案,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销售收入增长8.2%、5.4%。
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加快引进“三高两核”项目,即研发投入占比高、市场占有率高、复合增长率高、拥有核心技术、拥有核心团队,新签约亿元项目89个,投资30亿元的瑞幸咖啡创新生产中心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开工,阜丰集团总部及研发中心签约落地,与韩国最大跨境电商平台联合搭建青岛进出口商品消费中心,揭牌运营国际医美产业园,综保区实现全省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首次全链条贯通。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召开全区企业家大会,城阳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揭牌,发布服务企业“一口进、一口出”工作机制,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基础上,打造有“人情味”的营商环境。扎实推进1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化护航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新增市场主体3.49万户、占比全市17%。
坚持精美精管,城乡融合展现新形象
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青兰高速二期、潍宿高铁青岛连接线、前阳立交等交通枢纽工程顺利开工,华中路、火炬路改造升级提前完工。新建改扩建市政道路34条、竣工通车17条。高铁红岛站、城阳火车站持续增容,开通直达黑龙江、新疆、青海3条旅游专列,经停班次增至43列。
深入推进重点区域更新,155个城市更新项目全部开工在建,年度投资和纳统分别达到计划的140%和200%。编制完成“一河两岸”设计方案(“一河”指白沙河,“两岸”指白沙河南北两岸),首开文化街区启动招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新建绿色项目46个,实施城市“微更新”76处,创建精品道路30条。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东西毛示范片区被农业农村部推广,山色峪片区入选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积极推进省市和美乡村整县制创建,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统筹开展农村垃圾、路域环境等七大专项攻坚行动,省市和美乡村数量达到18个。
坚持共建共享,幸福指数得到新提升
持续实施“三个由市民说了算”,扎实推进9件29项区办实事。新建、改扩建学校15所,完工5所,新增学位6400个,基本保障现阶段基础教育学位需求。区公共卫生中心开工建设,市中医院城阳院区、北大人民医院二期主体封顶,青岛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上马社区卫生中心竣工建成,青岛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诊运行,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新增社区养老服务站83个,打造养老示范社区10个,社区养老助餐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国内最大的室内live音乐现场,开心麻花大剧院首推沉浸式演出,机场音乐节举办4场、引流24万余人,青春足球场举办男足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等高标准赛事32场,观赛人数超过81万人次,明月山海间不夜城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
还有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起来看
↓↓↓
Q1
中广中文网记者:请谈一下城阳区在旧改回迁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杨建军:城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旧改回迁工作,特别是2022年实施城市更新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来,区委、区政府把解决群众回迁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以建设人民满意安置房为主线,全力打造居住舒适、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好房子”,推动群众居住生活品质提档升级。
持续加强顶格推进。一是构建顶格工作体系。按照“区级抓统筹、部门抓推进、街道抓作战”的工作体系,开展区、街各级专题调度、现场督导300余次,协调解决问题90余个。二是强化旧改政策保障。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全区旧村改造安置房建设质量的指导意见》,确保新建安置房品质不低于周边普通商品房。三是开展拆迁攻坚。2024年从年初19个未净地项目减少到8个,11个安置区实现拆迁清零,85栋安置楼开工建设。
严格施工质量管控。一是安置房建设全力抓好五个“关口”。抓牢规划、施工、验收、配套、服务“五个关口”,全程实行制度化、流程化管控,做到群众分户验收全覆盖,群众满意率100%。二是坚持样板引路,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创新工艺展示、设备材料封样、样板先行“三项”制度,把施工现场充分“曝光”给居民,做到“房子好不好,市民说了算”。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光“好看”更要“好住”。针对安置房小区物业管理难题,创新引入商品房物业管理模式,大力提升安置房社区物业服务和管理水平,确保旧改安置小区更加宜居。
积极争取专项借款,确保资金保障。一是超前谋划借款项目。城阳区抢抓国家专项借款政策机遇,提前对接了解借款程序,对全区38个旧村在建项目逐项排列,有效提高项目申报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二是汇成合力协同作战。提前会同区属平台企业及银行梳理申报要件,明确责任单位,最终38个项目全部纳入全国第一批城中村专项借款项目大名单。三是全力推动借款落地。截至目前,国开行、农发行已完成全区38个项目放款,共计100亿元,为全区旧村改造项目提供坚强资金保障!2024年,城阳区已回迁分房社区9个,年底将努力实现15个社区1.6万户居民圆梦新居!
2025年,城阳区将继续实施旧改回迁攻坚,全力加快25个旧改在建项目建设,年内回迁社区争取达到10个以上,让更多居民早日搬入新居开启幸福新生活!
Q2
鲁网记者:作为热门旅游城市青岛的新晋主城区,城阳区是如何引导文旅消费新热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李凌云:今年以来,城阳区紧紧抓住“演艺”和“体育”两大新型消费热点,抢抓机遇,全力做好文旅服务,创新文旅体验,重塑了“文旅+演艺+体育”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有效激活并扩大了服务业消费。
一是多点开花,“艺”览城阳风尚。今年以来,城阳区先后在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原流亭机场停机坪等举办了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13场,平均每场吸引观众近3万人,本月底张学友演唱也将登陆城阳。
我们在原流亭机场打造了全国首个航站楼音乐现场,也是全国最大的室内音乐现场——“未来音场”,运营5个月共举办演出32场,接待观众超4万人次。同时还吸引了爱奇艺“十天之后回到现实”、浙江卫视“闪光的夏天”等50余个剧组来此拍摄综艺节目、影视剧等。
城阳“开心麻花”大剧院推出了青岛市首部沉浸式带餐喜剧《偷心晚宴》,融入了青岛本土化情节和特色元素,已在全市演出43场,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剧体验。
同时,针对“演艺”粉丝群体“年轻、时尚、活力”的特点,我们推出了历史人文游、时尚文艺游等多条适合青年旅游的主题线路,全面推介城阳山海人文景的文旅资源,拉长了粉丝朋友在城阳的旅游消费链条。
二是一枝“足”秀,体味城阳烟火。城阳的青春足球场是全省首座5万人专业足球场,可满足国际足联国际A级赛事要求。我们以世界杯预选赛、中超联赛等高端足球赛事为抓手,针对球迷“激情、运动、团队精神”的特点,策划推出欢动城阳、漫步城郊、自驾山水等6条特色旅游线路。还以辖区内地铁1号、8号线为轴串联起沿途吃住行游购娱的精华文旅资源,请球迷朋友“跟着地铁游青岛”。在今年世界杯预选赛期间,城阳区推出了星级酒店“凭赛事门票享优惠”活动、举办“看球赛、赏非遗”文化市集、各景区门票实行或免费或打折优惠并举办趣味体育活动、吕家庄夜市全面焕新升级700多个摊位等,为球迷朋友创造充分的消费空间和便利,让“看一场球赛,游一座城市”成为城阳的一张崭新名片。
以演艺和赛事为牵引点,成功促进了城阳的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多方面的消费升级,形成了景城一体、主客共享、宜居宜游、消费多元的城阳文旅新格局。
今年1-10月份,全区各类住宿企业接待游客超152万人次,同比增长33%;限上餐饮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同比增长15.4%;限上零售营业额完成160.81亿元,同比增长4.9%。
文旅新流量正在源源不断转化为消费新增量,为城阳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Q3
青岛广电新闻广播记者:从流亭机场迁址至今也有三年时间了,近期“低空经济”这一概念十分火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请问城阳区政府有没有利用原流亭机场发展低空经济的相关规划?
毕建奎: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确定为战略新兴产业;2024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其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并与生物制造、航空航天一起作为新增长引擎。城阳区委、区政府敏锐地认识到这是一次重要的新的发展机遇,将空天和低空产业纳入全区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了轨道交通、集成电路、储能以及空天和低空“3+1”产业体系。其中,利用原流亭机场发展低空经济已经摆上了城阳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了做好、做优、做强低空经济产业,我们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开局、高水平推进,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顶格推进,积极协调国家部委和省、市资源,全力寻求支持。特别是近期,密集拜访了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交通部科技创新司、运输服务司,民航局适航审定司、空管办,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等单位,并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国家部委这些相关职能部门都对依托原流亭机场发展低空经济非常认可,包括省、市各级相关部门均表示将给予城阳区大力支持。下面从“一个聚焦”“两个优势”和依托的“三个资源”作以介绍。
一是聚焦一个基地建设,就是聚焦打造低空装备适航测试基地。依托原流亭机场及周边完备的载体配套资源,为低空航空器适航技术研究、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以试验试飞适航测试为切入点,实现与兄弟区市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中的错位竞争、良性合作。目前相关规划、行动方案、产业图谱和政策已经起草完成,即将面向社会发布。
二是发挥两个基础优势,就是城阳区所独有的两个沉淀积累了近40年资源禀赋的基础优势。第一个具有40年资源禀赋的基础优势,从1982年8月5日开航到2021年8月11日关闭,原流亭机场运营了近40年,关闭三年来,机场的航站楼、停机坪、起降跑道等基础设施保存完整,周边的仓储、物流等功能配套依然完备,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原生态保留下来的机场;第二个基础优势就是位于城阳区棘洪滩街道的头部企业——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车四方,该公司生产了占全国55%市场份额的高铁、20%的城轨地铁车辆,近40年来,中车四方孵化了1000余家配套工业企业、100余家检验检测机构,高铁与低空航空器在多个环节的研发制造工艺、检验检测技术具有高度相通相似性,可以随时实现产业转型。这两个优势,为我们聚焦打造低空装备测试基地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
三是依托三级试点资源,就是依托国家、省、市赋予青岛和城阳的三项重点任务。城阳区在发展低空经济产业中的定位,就是在全市勇于打头阵、当先锋,立足青岛、面向山东、放眼全国、彰显担当,把任务转化为资源、依托资源谋划好发展。一是依托民航局赋予给青岛市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任务,开展无人机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及验证符合性研究,为无人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试飞试验、适航测试等服务;二是依托山东省赋予青岛市的“探索开展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任务,积极推动低空运行场景和应用研究;三是依托青岛市赋予城阳区的“打造低空试飞试验场”任务,统筹利用全市相关资源,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低空装备适航测试基地。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对接储备了10余家有试飞试验需求的低空航空器制造企业,低空装备适航测试基地条件一旦成熟,这些企业可以立即开展试飞试验、适航测试业务。同时,通过试飞试验和适航测试,吸引低空装备制造企业将研发制造业务向城阳迁移集聚,逐步丰富和完善产业链条,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前、挑大梁,早见成效、快出成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