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写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很多人都是从这句诗中第一次听说了楼兰这个地域,或者说这个国家。

实际上,这时的楼兰早已沦为大漠深处的废墟,诗句中的“楼兰”也只是扮演了一个有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的探索不会止步,将会一直进行下去。

1900年3月,瑞典人斯文·赫定带着探险队在塔里木东端荒原地区小河墓地发掘一具古代女性干尸。

赫定还诗意将其称之为“微笑公主(又叫小河公主)”,他赞叹道:“高贵的衣着……双目微合,好像刚刚入睡一般。她漂亮的鹰钩鼻,微张的嘴唇合露出的洁白牙齿,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微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尸和文物的出土,无疑为楼兰古国的存在提供了考古证明。

可随之而来的一个疑问则是:楼兰古国究竟是怎样消失的?又是何时消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兰古国

关于楼兰古国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史记·大宛列传》。

本书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这里提到的“盐泽”指的就是新疆的罗布泊,别看现在罗布泊是一片沙漠,可几千年前的气候和如今截然不同。

当时,罗布泊是水草丰盛的淡水湖,哺育着周边的人民和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书·鄯善传》也有类似的记载:鄯善国都治玗泥城,古楼兰国也。去代七千六百里。所都城方一里。地多沙囱,少水草,北即白龙堆路。

从这一段文字中,可见到了北魏时代,楼兰古国改了名称,并且还因环境变化,有过迁都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从遗址中发掘出土的文书中,考古学家发现楼兰人使用的文字名叫怯卢文。

文书一再出现“Kroraimna”或者“Krorain(克楼拉那)”。

只是因为中国的古汉语没有“R”开头的对音,因而简化为“楼兰”,后人也就用“楼兰”代指这一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期的文明有着很深的地理烙印,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楼兰居于大西北,应是一个随水草而居的半耕半牧的小部落文明,这也解释了迁都的谜团。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新疆考古研究所多次在楼兰古城及其周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距今3800年前,楼兰文明就已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楼兰人种问题,英国人类学家基思发现,楼兰人具有显著的非蒙古人种特征。

德国人类学家在基思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确认楼兰人具有明显的印欧人特征。

在公元1-3世纪的5具楼兰人的头骨中,其中4具是欧洲白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部落文明发展为国家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就是城市的兴建和城市设施的逐步完善。

于是在西汉年间,楼兰人开始定居于罗布泊、孔雀河附近地区,发展出城市文明。

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汉的汉文化逐步传入楼兰,加速了楼兰从游牧-国家的历史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时期,楼兰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自然会成为匈奴和汉朝的拉拢对象。

这也很简单,楼兰地处塔里木盆地的咽喉地带,具有无比的战略价值。得到楼兰的控制管理权,就如同能得到整个塔里木诸国控制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非常清楚这点,派遣“票侯”赵破奴以武力的方式,掳走楼兰王。

迫于汉朝巨大的军事压力,楼兰不得不派遣两个儿子,分别送到匈奴和汉朝当作人质。

到了汉昭帝时期,汉朝对于楼兰的控制又大大加强。

公元前77年,楼兰王被杀,楼兰国迁都,更名为鄯善国,又立了一个楼兰宗室成员为新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汉书·西域传》中是这样记载这一事件的:“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

从此之后,楼兰城就成为汉朝在西域的军事基地和屯田重地。

楼兰地处丝绸之路塔里木盆地南北两道的交叉口,水土资源丰富,又归属了汉政府管辖,故而西汉政府选择楼兰古城为驻军的大本营,犹如现在的美国在日本的关岛驻军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这些驻军多达一万多人,还携家带口。

平时屯田,战事一旦发生,就穿上甲胄,拿起长矛,成为中坚力量。

这些兵士挖井修渠,开荒种地,建仓积谷,一来保护了楼兰民众,二来又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如此说来,楼兰古国似乎不应该神秘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那为何后人对楼兰知之甚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兰古国消失之谜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时期,国家或者文明遭到灭绝,不是一件特别稀奇的事情。

远的不说,印第安文明就无法抵御西方的长枪短炮,以至于现在只剩下了殖民者施舍下的几个保留地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公元前前2世纪见于历史典籍的楼兰,到了公元4世纪就渐渐销声匿迹。

考古学家在楼兰遗址中找到的最晚的有年代的汉文木简是建兴18年,即公元330年。

这篇木简中提到最后一位楼兰古国国王为伐色摩那,在位约公元321-33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楼兰古国的消失之谜,人们有种说法是受到了拉拉蛄的影响。

“拉拉蛄”又叫“蝼蛄”,俗称“娃娃虫”,属于直翅目蝼蛄科蝼蛄属。

现存的蝼蛄大约有4种,分别为东方蝼蛄、华北蝼蛄、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分类方式一眼便知,是按照地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蝼蛄,身体狭长,头部较小,呈圆锥形;复眼小而突出,单眼2个。

每一种蝼蛄体型不一、颜色不一,不过蝼蛄都遵循着昼伏夜出的习性。

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以活动,午夜前后取食,喜欢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蝼蛄以啃食植物种子为主,特别是刚发芽的种子,幼苗的根和茎叶。

啃食农作物时,蝼蛄还会在土层表面穿行,让幼苗和土壤分离,造成植株失水而死。

很明显,蝼蛄对人类而言,属于害虫中的害虫,会威胁庄稼的生长,进而造成粮食减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考古发掘中,人们在遗址中发掘出不少蝼蛄的化石。

据此,有学者推测,在西汉末年,来自华北地区的蝼蛄,大规模飞往西北地区,打破了该地的食物链。

由于西北地区,以前从未见过蝼蛄,根本不了解蝼蛄的习性,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楼兰人种植的农作物大规模减产,导致了楼兰人不得不迁移到别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拉拉蛄”毁灭楼兰的说法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人们很难想象小小的蝼蛄就能在短时间内毁灭一个国家,故而有学者提出了另外两种猜想。

第一种是河流改道造成楼兰古国水土流失。前面提过,楼兰的水资源主要就是塔里木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历史上,塔里木河很不平静,说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也不为过,曾多次发生改道。

1875年,新疆巡抚刘锦堂就派遣水利专家探查塔里木河的古道,发现罗布泊的主体“黑泥孩子”南迁到了库顺,其面积“水涨时东、西长七八十里,南北宽二三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河水和东北风带来的大量物质堆积在湖泊周围,使得塔里木河及其支流被沙丘所阻拦,由此改道向南注入台特玛湖。

另外,气候干燥,罗布泊湖面蒸发加速,罗布泊面积便大大退缩。

随着时间的流逝,罗布泊的水资源无法满足几百万人的用水需求,楼兰人不得不迁移至别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流水量的减少自然会影响人类的生存,“水乃万物之源”,水源直接影响农牧业。这样的信息在楼兰遗址中出土的文书也有印证。

一些羊皮卷上写着上层人士号召楼兰人民节约用水,表明楼兰的水源确实日益匮乏。

塔里木河的改道,非楼兰人所能阻止,面对大自然的变迁,楼兰人也只能望洋兴叹,毁灭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种说法是亡于战争,更具体一点则是外族入侵。

一个文明的衰亡更多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远非单一因素。

4-5世纪,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繁盛。

塔里木盆地的楼兰自然会成为各国垂涎已久的猎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北面实力强大的游牧民族柔然人和残忍无比的高车人,楼兰人武力抵抗。

别说楼兰人了,就连楼兰的保护者北魏孝文帝就被迫于公元472年从西域撤军,将国家的工作中心投入到如何汉化的战略上去。

《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九记载“后魏以西平郡为鄯善镇,孝昌二年改镇立州。”《南齐书》也有佐证:鄯善为丁零(即高车)所破,人民散尽……丁零僭称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场景:公元492年左右,楼兰国国内民生凋灵,没了充足的水源,粮食又大幅减产,每一个百姓都面黄肌瘦。面对高车人的入侵,武力抵抗的楼兰士兵遭到屠杀。

某天,楼兰城破,国王化装潜逃,幸存者的楼兰子民也流落异乡。

有的来到了高车,有的南下来到了北魏,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和汉族、鲜卑人结婚,慢慢融合在一起,楼兰也就成了一个只存在于典籍中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不管怎么说,楼兰都是一个小国,没有抵抗大危机的能力。

再者,历史变迁中,又有多少国家和文明神秘消失。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社会真的是“适者生存,弱者淘汰“。

至于失去家园的楼兰人去向了何方?为了解答这个疑问,国家采用了DNA技术,并启动了新疆第三代居民研究工程。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楼兰人的最后归宿。

参考资料

《楼兰三大未解之谜》 史海回眸

《浅谈楼兰王国兴衰史》 历史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