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考拉君看剧的时候一直觉得,琅琊榜很像现在游戏中的高手榜单,强者才能登顶,大家靠实力说话。同时,不明真相的群众看了榜单,也能对江湖排名了解一二,如果需要结盟或者投靠,也可以略作参考。
折射到P2P行业,琅琊榜就是现在的网贷评级。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评级的必要性有多大,他们是否需要这个琅琊榜?
泛亚事件&卓达事件
或许你还记得之前的“泛亚”事件。
事情爆出的时候,几个数字让大家颇为震惊。全国20万投资者、总金额超过400亿,这比我们以往所听到的任何一次坏账,都要严重的多。那一阵,各地投资者堵门、拉条幅来维权的报道和图片也经常刷屏。
目前的进展是,11月1日开始,昆明市开始对泛亚的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审计。另外,泛亚的官网也已经打不开。
这之前,泛亚是嘴硬过一段时间的。一边称自己只是暂时资金问题,同时讲新故事“与某知名上市公司重组”来维稳。一边对投资者的维权非常抵触,打着“为国内的稀有金属行业在国际占一席之地”的旗号,斥责投资者不懂大局。
最近,由于新媒体无界被堵门的事情,又爆了卓达事件。作为一个地产公司,卓达居然一直在出售理财产品,利息高达20-30%。甚至有说法是,卓达在河北很多居民心中是财神爷。
被质疑后,卓达的回应和之前的泛亚是一个路子。
槽点最高的两个解释是,卓达宣称与俄罗斯签订了每年6000亿元的大合同,海关总署的数据却显示,2014年中国对俄罗斯的进出口总值是5851.88亿元;卓达称在国内有20万亿的建筑市场,但中国建筑学会发布的信息却显示,2014年销售额最高的绿地集团仅仅为2403亿元。
心疼投资者们。那么多钱,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要回来。
要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发生,最好的办法还是投资者教育。但这是个长久的工程,一天两天谁都搞不定。那么投资者、尤其是小白投资者,就需要一个相对权威的方式,来帮助进行投资决策。现在的背景下,评级或者排名仍然是最合适的方式。
为什么需要“琅琊榜”
必须承认的是,尽管法律身份没有最终明确,国内的p2p体量已经不容忽视。
根据融360的数据,中国P2P市场成交量突破万亿,平台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已经远远超过全球其他市场,毫无疑问已经是全球最大的P2P市场。但野蛮生长的背后有许多灰色地带,地雷一旦引爆,将推倒整个行业经济链条的多米诺骨牌。
这个看起来是弯道超车的背后,是P2P国内外的大环境差异。在美国,P2P归证监会监管,需要在证监会注册和进行严格的信息披露。注册和信披,是美国P2P行业很重要的进入壁垒。同时,美国的相关法规也很健全。而这三点,目前在国内都仍在完善中。这也是解释国内P2P平台井喷的一个原因,准入门槛低,投资者可能遇到各路牛鬼神蛇。
一组数据是,2014年P2P平台的涉嫌集资案是2013 年的11 倍,涉案金额是2013年的16 倍,参与人数是 2013 年的39 倍。
在这些之外,更多的是平台在资产以及风控方面的问题。由于准入门槛较低,p2p这个本身对专业能力要求颇高的行业,却在过去几年诡异的呈现出全民创业的态势。这就导致很多平台的风控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操作太过简单、找不到关键风险因素、次级债膨胀等。
行业间的激烈竞争则进一步激化了这个问题。由于平台的获客成本不断走高,很多平台不得不通过更高的利率水平来吸引投资者。近两年盛行的各种理财节耶助长了这种势头。但最终带来的是,借款成本高企、违约风险增大。同时,多数p2p平台都面临的资产荒,也迫使他们接受了更多的次级债权。
另一方面却是,投资人教育的眼中缺位。卓达事件暴露出的一个问题是,很多p2p的大客户,是中老年人,他们自身没有任何的金融知识甚至常识,很容易被高收益和平台宣传所诱导。
所以,要避免下一个泛亚或者卓达事件的发生,投资者需要恰当的指引,以一种他们能看懂的方式。连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评级,前阵子也加入P2P网贷评级,一定程度论证了这件事情的必要性。
网贷评级理解指南
那么,网贷评级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些打分、排序、等级,具体是怎么来的。
整个过程大致包括搭建模型、确定维度变量、确定权重、细化变量要素、带入具体数据等几个步骤。简单理解下,就相当于做了一道应用题,先列一个方程组,把已知条件带入,就能得出你要求的结果了。
举个例子说明下。下图是融360发布的2015年第三期评级报告中,所披露的评级体系。具体的维度变量和所占权重都一目了然。
可以看到,背景实力和风控能力是融360的评级报告中权重最大的两部分。在风控能力中,风险准备金、标的种类、借款集中度等因素都做了单独的细化考量。
现在有在做P2P评级这件事儿的,包括平台机构、第三方研究中心、财经媒体等。各机构的研究方式不一,每个评级机构给出的报告都不完全相同。
这就像阿里和腾讯的征信体系,你在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的得分相比,可能会有不小的差别。因为前者更侧重交易数据,后者则更侧重社交数据。
回到网贷评级上,不同的评级机构在维度选择、变量设定、权重分布上都会有不一样。再加上,目前的p2p公司数量庞大,评级机构对各个P2P平台的了解程度也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必然也会导致不同的评级机构最后得出的报告有所差别。
所以,也没有必要迷信评级报告,毕竟那不是致富宝典。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在参考这些评级的情况下,进行独立而审慎的决策。
给看官们提个小建议,如果你觉得投资决策无从下手,不妨先把自己的决策链条确定好。比如,先明确投资目的,再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确定自己需要的投资产品和风险水平。在这个基础上,筛选出一批符合自己需求的投资产品,多方比较和考虑后,最后确定到底投资什么。完成最后两步动作时,可以参考评级机构的相关报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