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的一天深夜,南京火车站,从一节郑州开往南京的车厢中,走出一对老夫少妻。老者一手拎着一只破皮箱,另一只手提着几只老母鸡;而少妻则一手抱着孩子,另一只胳膊上挎着篮子,里面装满了五谷杂粮。

前来接站的27军军长尤太忠、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肖永银看到这个自己昔日老首长如此境遇,不禁喉头哽咽,差点落下泪来。

这位老者就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我军战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王近山。他从小参加革命,在战斗中奋勇杀敌,从普通士兵一路官至军区副司令员。但是在人生的顶峰时却因和妻妹的感情纠葛遭到中央的严厉处分,被开除党籍,并被降为大校,下放到河南的一个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世上最让人唏嘘者无过于英雄的末路与美人的迟暮。

悍将“王疯子”

就如《亮剑》中描绘的那样,王近山是打起仗来不要命的主儿。

王近山参加红军的时候只有15岁,在一次与敌人的肉搏中,他身受重伤后,用刀砍、用牙咬,最后抱住敌人一起滚下悬崖,还奇迹般地活下来,从此获得了“王疯子”的绰号。

由于屡立战功,王近山17岁就升任红十师三十团营长,很快又升任十师二十八团副团长。到了18岁,在抵御蒋介石的“六路围攻”中,他率领二十八团坚守阵地,创造了红军一个团全歼敌人一个旅的奇迹。

20岁上,王近山被任命为红31军第93师师长,之后参加了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近山不仅“敢”打仗,而且“会”打仗。抗战时期,王近山带领一支部队在山西娘子关地区的七亘村一带巧妙设伏,3天之内两次伏击日军,共歼灭了日军40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及装备。英国一位军事学家将这次战役列为世界十大经典战术之一。

解放战争中,王近山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在定陶战役大杨湖之战中,他们遇到了刘邓大军兵出太行山后的第一场恶仗。

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在文章中回忆道:刘邓大军兵去陇海时,遭遇国军大兵压境。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拍案而起,立下军令状:“我们6纵坚决打!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打光,我们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此役一举消灭国军主力59团。我军各部队围攻,整3师被消灭,国军全线崩溃,蒋介石在懊恼之余将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撤了职。

血战上甘岭

1951年,王近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发动了强大的“金化攻势”,投入大量火力兵力,每天都向秦基伟率领的十五军的防区上甘岭高地倾泻几十万发炮弹和成百上千吨炸弹,十五军在给对方以大量杀伤的同时自己也伤亡惨重,打到第七天,十五军第四十五师几乎打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危急时刻,王近山打电话:“秦基伟,你撤下来,我让十二军上!”秦基伟说:“我不下!死了也不下!”王近山说:“那就一言为定,十五军不下!不过,十二军也要上,我把十二军配属你指挥,怎么样?再增调些炮兵,还有一个喀秋莎炮团!”

就这样,王近山命令正在换防去后方休整的李德生的十二军两个师四个团返回前线,投入战斗,配属秦基伟指挥。王近山这才松了一口气,他说:“李德生一上去,我就可以放心睡一觉了。”

李德生带着十二军两个师四个团的兵力,配合着十五军坚守无名高地43天,其中的英雄人物事迹可歌可泣、惊天动地。这场战役,由两个连阵地的争夺,发展成了战争史上罕见的战役规模的持续激战,敌人投入兵力达6万余人,最终以损失2.5万余人、损失飞机270多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的惨败告终。

恩爱夫妻

王近山虽然打起仗来跟李云龙一样狠勇,不过与李云龙的大大咧咧、不修边幅相比,王近山为人却英俊洒脱、威武不凡,颇得女同志的青睐。

1938年在神头岭一战中,王近山身负重伤,被安排到129师的战地医院。在这里,他遇到了做护士的韩秀兰。如同《亮剑》中的李云龙一样,王近山对这个年轻漂亮的护士产生了好感,后来在老战友陈锡联的牵线搭桥下,二人走到了一起。

结婚后,因为王近山的名字的原因,韩秀兰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韩岫岩,这样自己就有了两个“山”字,她希望丈夫永远在伴自己身边。

不知道是不是一语成谶,如果韩秀兰甘愿做一支兰花,生长在山石上,也许她会像兰花一样伴在丈夫身边,不离不弃;然而两座山却是并列的,互不低头,在以后的岁月中,两人产生了矛盾,互不让步,直至各奔西东。

所以,名字不能轻易改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婚的小夫妻自是恩爱非常,形影不离。作为医护人员,韩岫岩即使怀了孕,也得挺着大肚子跟着东奔西跑。有一次,一不留神从山上滚下来,韩岫岩受了伤,孩子也不幸流产了。王近山心痛极了,想了个绝妙的方法,为韩岫岩设计了“豪华型”的交通工具——一辆骡子拉着的平板车,四周搭起了棉布帘子,乍一看,就像农村娶亲用的大花轿呢!

那段时间,韩岫岩就坐着这辆“山寨”版的大花轿,很是“招摇”地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后来,刘伯承元帅在路上碰到了,正要为这如此打眼的“大花轿”发脾气,可一听说里面坐的是“王疯子”的媳妇,说了声“哦,原来是王夫人”,就笑着打马走了。

送女风波

1953年,王近山从朝鲜回国后,韩岫岩又生下了一个女儿,起名叫王援援,这是他们的第六个孩子。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件喜事却成了以后家庭分裂的导火索。

原来在朝鲜战场上,王近山的司机朱铁民几次舍生忘死地保护王近山,为了报答朱铁民,因为老朱的妻子患病不能生育,王近山便许诺回国后将第一个孩子送给他们。

如今要兑现诺言,韩岫岩自是不肯,她大发雷霆,“谁让你自作主张把孩子送人啦?她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在男人的心里,除了亲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友情,为了一个“义”字,他们宁可像《赵氏孤儿》的故事里一样,让自己的孩子替别人的孩子死,何况要过继给别人一个孩子呢?而女人的眼里则只有家庭,每个儿女在母亲的眼里都是永远不可割舍的,为了儿女,母亲宁可自己去死。

在王近山的坚持下,王援援还是被送给了朱家,这件事成了韩岫岩心中解不开的恨,从此两人摩擦不断。韩岫岩则发誓再也不生孩子了,她听说麝香可以避孕,因此又是吃麝香又是用麝香。

两人的性格都比较要强,因此争吵起来总是互不相让,越吵越厉害,脾气暴躁的王近山常常气得在家里“噼里啪啦”地摔东西……

感情纠葛

王近山喜欢跳交谊舞,曾经韩岫岩是他最好的舞伴。有了矛盾后,两人就不再去跳舞。不跟他跳,但怕别的女人跟他跳,于是韩岫岩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自己的妹妹接到家里,陪丈夫跳舞。

彼时,韩岫岩的妹妹韩秀荣刚刚大学毕业,风华正茂。而那个年代,军人是所有群众心中的神祇,加之王近山身居高位,战功赫赫,为人又洒脱,因此迅速得到了韩秀荣的崇拜。而活泼开朗的韩秀荣则像一束阳光照进了王近山沉闷的心田,笑声又重新在王近山的家里回荡。

然而,这两个人的快乐却成了韩岫岩心中的痛,看到王近山和妹妹一到周末就成双入对去跳舞,平时也谈笑风生,她开始对两个人产生了怀疑,深悔自己的“引狼入室”。

“母亲误解了父亲和小姨,她更伤心,恨自己最爱的两个亲人如此对不起她。母亲越来越不信任父亲,不论他去上班还是开会,都要严加盘问,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母亲就像一只刺猬,深爱着父亲,却总是在不经意间将他刺得遍体鳞伤,最后竟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王媛媛后来在回忆文章中这些描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韩秀荣对于王近山的心情更多的是崇拜,而并非爱,只要善加劝导,总会走回正常的轨道。而王近山的心猿意马则是男人的通病,试问有哪个男人见了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不动心呢?

对待心或身出轨的男人,女人一定要冷静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要采取最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多数时候事情比较简单,无非是用钱来平衡而已,你给我补偿,我给你自由,然而各走各的路,从此天涯路人,河水不犯井水。但有的时候,女人并不想放弃这个男人,这个时候就需要策略了。

而此时的韩岫岩就选择了最最下策的一招——“闹”。她使用了当时最典型的做法:找亲友、找组织、找妇联,全家人在韩岫岩的鼓动下也对王近山和韩秀荣展开了大批判。

严厉处分

在韩岫岩的“努力”下,韩秀荣被有关部门发落到了呼和浩特的一家医院,而且内部的指示是以后不能再回北京的家了。韩秀荣孤身一人带着“生活作风问题”的档案,去了边疆,从此音信渺茫,与所有人断了联系。

直到2007年,韩岫岩去世,韩秀荣才出现在了遗体告别现场。这对亲姐妹的一次分别竟长达50年,不知道在韩岫岩的生前是否想念过她的亲妹妹,是否心中的恨意已经消失了。不知道她是否想到过,她的“闹”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

韩秀荣的离开,并没有缓解夫妻二人的矛盾,反而是加剧了。相信对于所有男人都一样,不仅仅是看到弱小者不能保护,而且看到自己的妻子对亲妹妹居然如此狠心地对待,便不顾一切坚持要离婚。

官司最后打倒了中央,惊动了毛主席。毛主席指定刘少奇出面处理此事,刘少奇不敢轻视,赶紧找到了王近山对他做思想工作。同时,王近山的老战友也纷纷出面进行劝说,有的部下甚至恳求王近山退一步,不要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此时王近山性格中的“疯劲”已经被激起来了,事实上韩岫岩的做法已经触及到了他的底线。通常时候,男人要个脸面,而韩岫岩的折腾已经让他面子扫地。另外最不能让他接受的是妻子对亲人的绝情,对亲妹妹的无情。

在离婚和处分面前,王近山选择了前者。

当时,有不少老干部革命成功后开始了享受,频繁换掉人老珠黄的原配,这种做法遭到了人民群众的议论。为了打击这种不正之风,中央处分了不少干部,而王近山正赶上风口浪尖。

1964年,中央作出处分决定,王近山被开除党籍,免去军区副司令员一职,降为大校,下放到河南周口地区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当副场长。

这样的结局不知是不是韩岫岩期望中的结果。

复出之后

此时上天给了绝境中的王近山一丝垂怜,就在他准备孤身上路时,曾经当过他勤务员的小黄来到他身边,并毅然决定跟他到农场当保姆。

要知道小黄作出这个决定需要莫大的勇气,毕竟当时的王近山属于极其 “落魄”,而且政治前途上一片灰暗,看不到将来。正是由于小黄无微不至的照顾,王近山才能在农场中度过那几年的艰苦岁月。后来,王近山和小黄结了婚,并生下了两个孩子。

知道王近山再婚的消息,韩岫岩呆住了,她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

1968年底,在战友们的劝说下,王近山写信承认了错误,通过许世友转交到毛主席的手中。不久,中央军委批示,恢复王近山6级(副兵团级)待遇,担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复出后的王近山把几个孩子都接到了南京,安排了工作。连送给老朱的已经改名叫“朱元”的女儿也改回叫了王媛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的韩岫岩最后一次给王近山扫墓)

然而正在此时,病魔却找上了王近山。得知他生病的消息,韩岫岩很是关心,她将电话打到南京,要求来看望父亲。王近山的秘书接到电话,直接挡驾:“你不能来!首长说了,他就是死也不愿意再见到你!”

在南京军区礼堂的一次演出中,有人告诉王近山,“韩岫岩也在”,他先是感到震惊,然后扭头就走。在他的心中,被伤害得太深了。

1978年5月10日,年仅63岁的王近山病逝,一代将星就此陨落,自此世间再无“王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悼会上,叶剑英、邓小平、刘伯承等送来了花圈,邓小平亲自审定悼词,对父亲的一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央军委补发了父亲担任南京军区顾问的任命。

值得一提的是,韩岫岩也非常希望参加王近山的追悼会,可是被告知根据王近山的遗愿不让她参加追悼会。

看来王近山至死都没有原谅他曾经的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将王近山同志的骨灰从南京迁至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放在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物的灵堂中。

2007年,韩岫岩病情恶化,去世前几天,她来到王近山的墓前,送上了一束鲜花。她去世后,也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与王近山的墓紧紧相邻。

这对曾经的恩爱夫妻,后来的刻骨仇人,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会不会彼此原谅。

参考资料:

《开国中将王近山鲜为人知的婚姻传奇》 文/王媛媛 (王近山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