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崛起,似乎让西方感到格外不舒服。并没有通过掠夺和战争来积累财富,也没有像西方那样通过殖民帝国的扩张,去吞噬其他国家的资源。我们的崛起,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市场和人口优势,借力全球化经济的浪潮,发展自身的科技和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逐渐掌握全球经济的主动权。
我们常说,中国的崛起背后少不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几十年的韬光养晦,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体系,逐步发展了自己的制造业、科技创新以及市场影响力。不用像西方那样用枪炮和武力去占领别国资源,照样是全球供应链的非常非常重要一环。
从鸦片战争到“霸权时代”:西方的财富是如何“积累”起来的?
西方列强的财富并非凭空而来。最初的“资本积累”背后,有着血腥的殖民掠夺和横行的侵略行为。拿英国举例——它的世界霸权,并非单纯靠“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了市场,而是通过一场又一场的侵略战争,把无数殖民地的资源据为己有。
1820年,英国的制造业和工商业全面腾飞,背后不是单纯的技术进步,而是“强行占领”全球。尤其是与中国的鸦片战争,英方依靠压倒性的军力,强行向中国市场投放鸦片,获取源源不断的白银和财富。而后,西方列强不仅掠夺了中国的大量财富,还利用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推动全球资本的滚动。
这些事,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的黑暗篇章”,但是它却构成了西方经济崛起的根基。正是这段历史,成就了欧美国家的财富积累与资本扩张,特别是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凭借着对外战争的掠夺,把财富积累的速度推向了顶峰。
西方国家为何依然心存不甘?
他们不甘心看到一个没有侵略、没有战争、没有殖民扩张的中国,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正如特朗普时常抱怨的那样:“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工作岗位,利用廉价劳动力和不公平的市场准入,打破了全球贸易秩序。”他们甚至用“经济战”作为借口,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贸易摩擦和关税战。
然而,这背后真正的问题,是西方国家的“经济霸权”正遭遇挑战。当一个国家能够在没有战火硝烟的情况下,通过创新、合作、市场和技术积累,依然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时,这显然是对曾经依赖侵略、战争、掠夺来积累财富的旧秩序的深刻挑战。
“发展生产力”这事儿,听着挺高大上的对吧?但是说白了,就是让钱袋子鼓起来,让你能活得更舒服。别光顾着发展生产力,钱得赚得漂亮,大家也得都吃得饱,过得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发展得好,活得好”的原因——想让大家都不差钱,过得舒服。
西方那些国家,搞什么“自由市场”,表面上看着似乎都在鼓励你“自己拼”,但一到关键时候,他们可不会让你轻松。看那资本的积累,哪个不是从侵略、剥削、甚至打仗上来?要不咋叫“资本原始积累”呢?
但我们这边,能发展得更快,不是靠踩别人,而是让大家都富了,给你更多就业机会,工资也能上涨。一步步地,我们不急不躁,一点一点往上爬,终于成了个经济大国,连西方都开始嘀咕:“这中国,怎么越做越大?”这才是真正的“慢工出细活”——每一步都踏实,脚步稳稳地往前走,没踩谁的脚,也没要谁的命。
为什么中国依然成了世界经济大国?
我们中国是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的理念,怎能发展不快?还有我们中国人专治不服。我们不是好战分子,深谙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我们走的也一直是“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在加速,尤其在人工智能、5G、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中国已经紧追美国和欧洲,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西方对此显然有些不安,尤其是美国,它很清楚,曾经用技术壁垒和专利保护自己经济的“霸主地位”,如今,中国通过自主研发和全球合作,开始撼动这一局面。
拿我们的“华为”为例,西方国家对它的打压不只是因为“5G技术”,更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的崛起。中国没有发动一场针对西方的战争,却通过一项项科技突破、一个个市场战略,走到了经济舞台的前列。
像是中国与非洲的经济合作,早在2000年就已经启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协定和人才培训,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将数以千计的项目推进到全球经济版图上。这样的合作,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全球经济的垄断,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
从1990年代的“世界工厂”,到如今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我们展现了一种不依赖战争、而通过内外并举的战略手段,稳步走向世界经济的前沿。西方的焦虑,源自于中国这样的一种模式,它打破了资本主义历史上长期依赖资源掠夺和战争博弈的经济增长模型,创造了一种新的格局。
而中国的这一崛起,恰恰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打破了传统的经济霸权体制,展示了“非对抗性”的强大力量。没有硝烟的战争,依然可以撼动世界的经济格局,这或许是西方最不愿承认的事实。
以下为信息来源:
从经济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 求是网
《帝国的崩溃:西方霸权的衰退与中国崛起》 — 亨利·基辛格
《中国经济:大国崛起的故事》 — 赵晓
热门跟贴